華文網

魅力幸福邵東 生態宜居家園

圖為邵東豬婆山林場

華聲線上訊(張亦斌 曾曉風 羊麗平 劉海)“我們林場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

切實加強生態保護,這幾年沒有隨意砍伐一棵樹。”10月11日,邵東豬婆山林場場長顏新華撫摸著林場裡高大的杉樹,動情地對記者說,“我們有義務、有能力、有責任保護好這一方綠色。”

邵東縣有豬婆山林場、皇帝嶺林場、黃草坪國有油茶林場等3個大型林場,森林面積達萬餘畝。綠浪起伏,生機盎然。

圖為黃草坪國有油茶林場

2014年起,邵東縣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林業廳、湖南省財政廳關於實施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的通知》精神,切實加強全縣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和管理等工作,2016年採伐林木共計782立方米,不到省計畫指標的5%。

黨的十八大以來,邵東縣始終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目標,

以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為主線,認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著力解決了一批影響當前和長遠發展的環境問題,建設宜居宜業家園。

圖為邵東八老公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邵東每年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生態建設,

明確縣財政每年安排25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四邊五年”綠色行動,突出生態建設和環保治理,大力推進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四邊五年”綠色行動、環保治理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不斷壯大林業產業,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2015年獲“中國生態魅力縣”殊榮。

圖為邵東怡卉園

在建設創新邵東、富裕邵東、宜居邵東“三個邵東”美好願景引領下,全縣堅持造林與造園相結合、造林與造景相結合、造林與造福相結合的原則,著力構築生態優勢,發展新型生態產業、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綠化建設,民間資本參與林業開發,

運用現代工業化理念,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推出了“新屋生態農莊”、“怡卉園”、“雙鳳高山玫瑰觀光園”、“昭陵茶業觀光園”等一批精品生態農業專案,促進了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

邵東縣堅持把“四邊”造林作為森林資源保護的重中之重,高標準、高品質打造綠化工程,啟動實施“森林景觀建設工程”,全面恢復城市周邊受損林地,在昭陽公園種植各類綠化大苗60多萬株,達到“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的森林景觀效果。

圖為邵東昭陽公園

同時,統籌城區、城鎮內的綠色通道、綠色水道、森林公園等規劃佈局,將之與市政工程、防洪工程、園林設施有機結合,同步實施綠化、美化、彩化、香化、硬化、亮化,構建融“山、水、洲、城、林、園”於一體的風景園林。以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兩側造林綠化為重點,積極推進通道綠化,形成通道綠色景觀,全面提升綠化品質,縣城呈現出“一山一景”、“一街一花”的生態美景。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格局。

邵東縣堅持加快發展生態工業。邵東生態產業園堅持“佈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環保生態”原則,精心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實施重大專案佈局,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集中力量辦大工業興大產業,以大產業推動大發展。

目前已建設了1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成功引進110家入園企業,形成大項目帶動大投入、大發展的良好格局。實行工業專案全部進園,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在三年內逐步關停並轉,徹底摒棄“企業遍地開花,到處污染”的陳舊模式,以此促進工業企業集中布點、集中治理、集中控汙、達標排放,實現工業園區檔次不斷提升、發展品質不斷提高。

圖為拆除非法粘土磚瓦窯現場

邵東縣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市交辦的各類群眾環境污染投訴案件,嚴格按照問題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問題整改不到位不放過、長效機制不建立不放過的原則,確保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49個(重複交辦11個)問題制定了具體細化的整改方案,全面整治電鍍、溝瓦窯、紅磚廠、造紙廠等污染企業,大力治理礦湧水,強力治理非法采錳遺留問題。

近年來,關停小造紙廠37家、煉焦企業49家、小電鍍廠39家、土法煉鉛和鉛酸蓄電池廠11家、溝瓦窯152家。今年已將93家非法粘土磚瓦窯全部關停,引導6家造紙廠退出,全面治理餐館油煙污染,啟動了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

目前,全縣的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保持優良水準,空氣環境品質達國家一級標準,飲用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以上,雜訊環境品質達到功能區標準。

達到“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的森林景觀效果。

圖為邵東昭陽公園

同時,統籌城區、城鎮內的綠色通道、綠色水道、森林公園等規劃佈局,將之與市政工程、防洪工程、園林設施有機結合,同步實施綠化、美化、彩化、香化、硬化、亮化,構建融“山、水、洲、城、林、園”於一體的風景園林。以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兩側造林綠化為重點,積極推進通道綠化,形成通道綠色景觀,全面提升綠化品質,縣城呈現出“一山一景”、“一街一花”的生態美景。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格局。

邵東縣堅持加快發展生態工業。邵東生態產業園堅持“佈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環保生態”原則,精心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實施重大專案佈局,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集中力量辦大工業興大產業,以大產業推動大發展。

目前已建設了1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成功引進110家入園企業,形成大項目帶動大投入、大發展的良好格局。實行工業專案全部進園,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在三年內逐步關停並轉,徹底摒棄“企業遍地開花,到處污染”的陳舊模式,以此促進工業企業集中布點、集中治理、集中控汙、達標排放,實現工業園區檔次不斷提升、發展品質不斷提高。

圖為拆除非法粘土磚瓦窯現場

邵東縣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市交辦的各類群眾環境污染投訴案件,嚴格按照問題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問題整改不到位不放過、長效機制不建立不放過的原則,確保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49個(重複交辦11個)問題制定了具體細化的整改方案,全面整治電鍍、溝瓦窯、紅磚廠、造紙廠等污染企業,大力治理礦湧水,強力治理非法采錳遺留問題。

近年來,關停小造紙廠37家、煉焦企業49家、小電鍍廠39家、土法煉鉛和鉛酸蓄電池廠11家、溝瓦窯152家。今年已將93家非法粘土磚瓦窯全部關停,引導6家造紙廠退出,全面治理餐館油煙污染,啟動了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

目前,全縣的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保持優良水準,空氣環境品質達國家一級標準,飲用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以上,雜訊環境品質達到功能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