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安CS95銷量跌入谷底,長安何時能造出有競爭力的旗艦SUV?

近兩年以來,國產汽車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已經和合資品牌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長城汽車哈弗品牌的成功更是吹響了國產品牌反擊合資品牌的號角,長城的WEY和吉利的領克更是向中高端市場的持續邁進。

然而在國產旗艦SUV為國產汽車取得歡欣鼓舞的成績時,長安CS95作為長安旗下的旗艦SUV卻是高開低走,只能用失敗來形容了。

長安CS95剛上市之初就來到8000多的月銷量,不可謂是開了一個不錯的好頭,而現在就狂跌到了數百台的月銷量,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長安CS95的失敗,這背後透露這國產品牌怎樣的造車隱憂呢?

按理說長安CS95造型大氣,標準的中大型SUV身材在加上藍鯨2.0T發動機應該有著不錯的動力表現,作為一款長安精心打造的旗艦SUV為何為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呢?首先得從現代消費者的審美觀念說起,

以前的比亞迪眾泰等汽車品牌靠著模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光靠模仿已經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反而給人一種廉價的感覺。由於前臉讓人聯想到模仿路虎,而內飾這模仿了福特銳界,這無疑在打造精品汽車的時候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長城WEY系列旗艦SUV的成功就是其最大的原創設計,傳奇GS8更是將原創作為突破的方向而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在這個顏值擔當的年代,造型對汽車的影響確實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僅僅是造型設計的問題就說明CS95的失敗還是缺乏公允的。在長安CS95身上缺乏吸引消費者亮點是其失敗的另一大原因。

中國市場的汽車消費向來不能用理性來形容,作為一款家用7座SUV並沒有體現出應該有的舒適性,反而在可以強調其越野性能,試想在中國這個特殊的汽車市場上,消費者花20萬帶回來的7座SUV在在乎其舒適性還是越野性能呢?而長安CS95過度強調越野性能,無疑體現著沒有深刻理解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