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真的存在沒有餌就可以釣到魚的方法

曾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一說,但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魚“心甘情願”地被釣上岸。

所以開餌就成了釣魚的第一課。

生長在農村水庫附近的人,從小就懂得釣魚要先開餌。對於一些初學的往往就在怎麼開餌上愁雲滿面,有這麼一句像是順口溜的話“一杯餌料一杯水,先拌餌料後加水,西裡嘩啦攪三下,

捏巴捏巴就OK”,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青島就曾發生了一件怪事,在碼頭只用魚鉤不用魚餌,就能釣到大量的魚。這種釣魚方式一傳十十傳百的居然在第二天來了更多的人,並且人人都有不小的收穫,有人最多一天釣到40多斤魚。

人們在海面上三下兩下,

毫不費力就可以釣上新鮮的魚,估算甩出魚鉤後釣到魚的成功率在一半以上,還見到一人一次甩鉤釣上2條魚,最最奇特的是所有人釣魚時只用魚竿、魚線和魚鉤,都沒有用魚餌。

這樣下來,說釣魚,不如說是鉤魚了。

鉤上的魚大多是一種名叫“鯔魚”的海魚,

這種魚外形與梭魚相似,它們成群結隊地遊弋在淺海,這才有了不用魚餌,輕鬆 “鉤”魚。初步推測是因為風向和洋流作用,使得魚群到岸邊覓食,才導致了這種現象。

這種釣魚方式有一定的偶然性,那麼是否真的有不用魚餌就能釣到魚的方法呢?

凝語在漁民間打聽,還真有了發現。

無論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魚類都有趨光性,只是喜歡的顏色不同。肉食性魚類、上層魚類喜愛紅色,底層魚類喜愛黃色,烏賊和中層魚類喜愛綠色,凝語想這種色彩大概與它們喜食的食物色彩一致有關。

不用餌料的誘魚方法之光誘:

利用黃色集魚器,沉入海底,魚兒來聚,伸鉤垂釣,是不少海釣愛好者的常用方法。

這種聚魚器以日本和我國臺灣生產使用較多。著名的“深海一支釣”,就是一繩一竿,繩系集魚器,沉入海底,另一手拋兩用竿當手竿用,沿繩將鉤餌放入海中,釣取石斑魚、鰏鱝等底層魚。

釣烏賊的發光集魚器是誘餌合一的。在三角錨鉤的長鉤柄上塗以螢光粉,或用錫紙包裹,鉤上不放餌。以螢光和錫紙的反光引誘烏賊前來扒食,提鉤拎取。

釣鯊魚的方法是在夜晚用紅燈掛在船尾,鯊魚看到紅光即尾船而來,在船尾劃水躍起發出聲響的時候,可拋鉤餌入水,憑手感釣取它們。

漁民徐師傅和凝語說到,一般出海打漁,最快需要五天往返,近海無魚的時候,兩個月才回來一次也是常見的,到了年底時候甚至有過四五個月出海,過年都沒法回家的情況。在海上行船過程中無事可做,又因為出海不可能帶著魚餌,所以就常琢磨這種釣魚方法和磨練性子,慢慢的也就摸到了一些門道。

他還講到,淡水中也可以用光來釣到魚。例如黃白光誘來鯿魚、草魚、鯽魚、鰷魚、鰟鮍以及鮊魚;紅光可誘來鯰魚、鱖魚、鱤魚。但是此方法僅限於夏秋季節。

其實當凝語打探到這些釣魚方法的時候,很是驚呆,原來真的存在沒有餌就可以釣到魚的方法。

釣取石斑魚、鰏鱝等底層魚。

釣烏賊的發光集魚器是誘餌合一的。在三角錨鉤的長鉤柄上塗以螢光粉,或用錫紙包裹,鉤上不放餌。以螢光和錫紙的反光引誘烏賊前來扒食,提鉤拎取。

釣鯊魚的方法是在夜晚用紅燈掛在船尾,鯊魚看到紅光即尾船而來,在船尾劃水躍起發出聲響的時候,可拋鉤餌入水,憑手感釣取它們。

漁民徐師傅和凝語說到,一般出海打漁,最快需要五天往返,近海無魚的時候,兩個月才回來一次也是常見的,到了年底時候甚至有過四五個月出海,過年都沒法回家的情況。在海上行船過程中無事可做,又因為出海不可能帶著魚餌,所以就常琢磨這種釣魚方法和磨練性子,慢慢的也就摸到了一些門道。

他還講到,淡水中也可以用光來釣到魚。例如黃白光誘來鯿魚、草魚、鯽魚、鰷魚、鰟鮍以及鮊魚;紅光可誘來鯰魚、鱖魚、鱤魚。但是此方法僅限於夏秋季節。

其實當凝語打探到這些釣魚方法的時候,很是驚呆,原來真的存在沒有餌就可以釣到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