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戶外裝備的正確使用方式,你用對了嗎?

大多數戶外愛好者,都是偽驢,比如小編我...每次出去參加戶外活動什麼的,同行的小夥伴們都是裝備精良,高大上的既視感,讓小編有一種想和土豪做朋友的趕腳。但是這些戶外裝備精良的小夥伴當中不乏很多的新驢,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他們使用戶外裝備的方式就不難看出,很多都是錯誤的,你現在是不是在想“哎呀媽呀...我是不是也是錯的,丟死人了...”下面戶外遊幫大家糾正錯誤!!!

戶外裝備錯誤一:搭帳篷不拉防風繩

風繩不僅僅是防風,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帳篷內外帳分開,把帳篷打飽滿。 內外帳有效分離後,外帳凝結的水露就不會打濕內帳裡的睡huwaiu.cn袋和衣物。 在外面看到太多太多的朋友搭帳篷時不拉防風繩,很多人都以為這東西可有可無,在沒風的日子裡可以不用。這是犯錯最多的一種。

下面戶外遊教大家帳篷的防風繩怎麼用:

首先,要正確使用防風繩上的滑片

通常帳篷的防風繩上都會有這樣一個三孔的滑片,打結的是滑片一端,另外一端沒有打結的是無劃片一端。使用時要將防風繩的無滑片一端穿入帳篷的扣眼中,系緊,然後開始調整滑片一端。

一般分這四步進行:

第一步:將滑片中靠近末端繩尾的環繩抽出,套住地釘。不論你使用哪種帳釘,都是用它來套緊的。

第二步:根據地面情況選擇地釘的位置。一般來說防風繩與地面角度越小,帳篷的抗風性越好。將地釘以45-60度斜角插入地面,這樣受力最大。

第三步:一手將防風繩的前端拉緊,另一手捏住三孔滑片將它向帳篷端推近。

用力收緊,越緊越好。

第四步:將手鬆開,如果整根帳繩依然繃得很緊,表示防風繩設置完成。如果發現有鬆動,按照上面的方法持續收緊即可。

其實帳篷的防風繩不僅僅是防風,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帳篷內外帳分開,把帳篷打飽滿。內外帳有效分離後,外帳凝結的水露就不會打濕內帳裡的睡袋和衣物啦!

另外,有些朋友拉防風繩時,將其綁死,這種用法是非常錯誤的,

且不說是否能將地釘打到最佳位置後拉緊防風繩,即便能拉到最緊,可帳篷在使用時的晃動很多時候都會讓防風繩變松,這樣防風繩穩固帳篷的作用就會逐漸減小,這點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噢~~

戶外裝備錯誤二:直打地釘、綁風繩

經常見到很多人打地釘直著90度角就打下去了,不是說這種方法就一定錯,但更好的方法應該是以外角的45-60度角打下去,這樣在 受力時能承受最大。 有些朋友拉風繩時,將風繩是綁死的,這種用法非常錯誤,且不說是否能將地釘打到最佳位置後huwaiu.cn拉緊風繩,即便能拉到最緊,但帳篷 在使用時的晃動很多時候都會讓風繩變松,這樣風繩的作用就會逐漸失駢。。事實上,風繩上都會有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塑膠的 有些是金屬的,作用都是一個,就是可以利用這個滑片將風繩抽緊。隨後我拍些圖片上來給大家示範一個正確用法。

另外再提一點:紮地釘時,打內帳時要先把它拉拉平。 下面講下帳繩上三孔滑片的使用方法:

我們的帳繩上都會有這樣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顏料有些是金屬的,但原理和使用方法都是一樣。請將靠近末端繩尾的那一環繩抽出,這一環是用來套住帳釘的,不論你是哪種帳釘,都是用它來套緊的。

將帳釘以45-60度斜角打入地面後,將這一環套進釘中。(注意,用這種方法,你可以根據地面情況任意選擇帳釘的位置遠近)然後,前手將帳繩前端拉緊,後手捏住三孔滑片將它向帳篷端推近。用力抽緊,抽得越緊越好。

鬆開手後,你會發現整根帳繩繃得很緊不會松(如圖示)。

如果發現有鬆動的話照上面的方法再次抽緊即可。

戶外裝備錯誤三:使用登山杖不用腕帶

見到太多朋友手握登山杖,就象抓一根木棍那樣的使用。

事實上,登山杖在設計時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它的腕帶。在使用時將腕帶套於手腕處收緊到合適位置,行走時利用胳膊--手臂--手腕的慣性壓下腕帶來幫助自己,而不是僅僅靠手握的力量,那樣的話很快容易疲勞。

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方式:

1.別忽略腕帶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但這種握法是錯誤的,只會讓手部肌肉更容易疲勞。正確使用登山杖,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虎口部位,然後再輕huwaiu.cn輕地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這樣,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衝擊力可以通過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同樣,上坡時,手臂的推力借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2.調整好長度

登山杖的長度是有講究的。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把近底端的支杆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然後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於腋下5-8釐米,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鎖緊。另一隻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下麵來一張直觀圖:

使用登山杖還有種常犯的錯誤:在調節長度時,很多人不是把最下面一節放到標準卡位才鎖緊,登山杖最下一節通常是圓錐形的,如果在標準卡位前鎖緊的話,杆體和鎖扣間會留有空隙,受力時容易造成折斷或鎖扣損壞,所以這節要放到杆體上標示的長度線位置,整體長度用上面幾節來調整。

戶外裝備錯誤四:晴天用背包防雨罩

沒有正確使用大背包的背負系統。 說起大包,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背到背上,系好腰帶、肩帶就行了,誰不會啊。可還是有很多人背著不舒服,拋開選錯背包的不談,僅 說一下正確的調整和使用背包,怎麼能讓你更舒服些。 腰帶,最差的錯誤是把腰帶真的扣在腰部最軟的部位。腰帶雖是這麼叫,但系扣的位置應該是在人體髖骨突起的位置上,利用臀部的 骨架來支撐背包的重量,如果系到腰上,會很不舒服,並且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肩帶,這個問題比較深些。要把背包的背負系統調整後,使得肩帶圍在自己的肩膀部位最好,很多人實在使用時達不到這種效果,在 肩膀的後部有時部會有一些空隙,有些還很大,這樣背負系統的作用也會減弱。

重心調節帶,這個是什麼帶子?呵呵,恐怕會有些人問這個問題,這名字是我自己叫的,別人怎麼叫我不知道。這根帶子是位於你肩帶上部與背部頂部連接的一根可調節帶子,有時會用白色或其它不同顏色來標示出來。這根帶子是用來調節背包的重心位置的,抽緊時就可以把包裡的重量調整到靠近你整個身體的部位。通常這根帶子會有高低兩個不同huwaiu.cn的日字環可供你選擇,你可根據已經調節好的背負長度來選擇,當你背起包來扣好腰帶收緊肩帶好,可把這根帶子抽緊,這根帶子與你肩帶的夾角是20-30度時最為理想。 不使用重心調節帶,是很多新人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背包的背法,我可以給你幾個圖示看一下:

把背包背起來不要把背包從地上直接舉起到肩膀的高度.首先抓住背包的拎帶, 然後一肩膀滑入背帶,再另一肩膀. 如果背包拎不動, 就先放在大腿上。

調節背包 為了調節好背包, 要先把所有的拉帶鬆開。 拉緊各個拉帶的順序也很重要: 一般的順序是: 腰帶à 肩部帶à位置調節帶. 如圖腰帶中部一般要系在髖骨周圍,如圖,拉緊肩部繃帶, 使襯墊緊靠肩部. 但要避免過緊, 以防所有負重 由臀部轉移到肩部。

然後調節肩部繃帶上部的重心調節帶(鎖骨附近). 慢慢調節這兩個拉帶變換背包在背部的位置並使肩部繃帶順暢的緊靠你的肩膀. 一般說來調節後調節拉帶和水準夾角應在20-30度之間. 如果小於20度, 就應該選擇背部長些的背包. 反之大於30度就選擇短些的(現 在大部分都是可調節的)

抽緊背包主體與腰帶之間的收緊帶,使包體緊密貼合背負系統。

重的物品安排得離身體越近, 背包背起來就越輕鬆. 重的物品應該放在輕的上不靠近肩部的位置

戶外裝備錯誤五:存放篇

這個錯誤是我剛開始用戶外裝備時常犯的,現在也還常見一些朋友犯這個錯,順便就寫下來給大家。

睡袋、帳篷,特別是自充氣墊,去完戶外使用回來後,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先將它們弄乾淨晾乾再存放。 睡袋最好就是平攤放在那兒,象被子一樣,最好不要壓東西在上面。或是如果有單獨的睡袋儲存袋,就放在這個裡面(通常羽絨睡袋會配一個)。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會影響睡袋的膨松性。

帳篷把內外帳面料疊放。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在外帳和帳底部分會形成皺褶,對帳篷的壽命會有影響。

自充氣墊一定要擰開氣嘴,讓它處於充氣的自然狀態存放。如果在野外使用時你有用嘴補氣的習慣,回來後最好把氣嘴放開讓裡面的濕氣慢慢跑出來。自充氣墊裡面的泡棉是它自充的材料,這種材料會疲勞,如果長時間壓縮存放,將來它就疲軟了:)

正確的保養裝備,可以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套用理財的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裡可以把‘財’換成‘裝備’。

裝備保養錯誤之洗滌、晾曬 呵呵,常見有人問這個問題,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問題。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服裝的洗滌標識。 每一種服裝,用的面料不同,它的成份可能就會不同。是否可以機洗,是否可以加柔順劑,是否可以乾洗等等問題,其huwaiu.cn實都可以最簡單的看洗滌標識來解決。

把帳篷,睡袋,衣服、褲類裝備,最好是晾乾,尤其是帳篷外帳,忌暴曬。這類產品都是滌綸或尼龍類材料,暴曬對其壽命都會有影響。

以前的借給朋友帳篷,還回來後也沒在意放到一邊的,等想拿出來用時發現奇臭不可近。原因就是沒晾乾就收起來了。現在還經常看到有些朋友犯這個錯誤,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帳底和外帳的壓膠,導致防水性能下降。

下面再整理下我幾年前寫的關於性價比的一篇文章: 看到很多新人在網上搜索了各種各樣‘高性價比’的裝備在論壇上發問,每次在回答問題時我總會先歎上一口氣。所以我想就性價比這個話題單獨談一下。

所謂‘性價比’,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性能價格比,也就是說從性能和價格兩方面綜合考慮的。但很奇怪,很多新人找到的高性價比的裝備我發現都只看到了它的價格低,而從來沒有談到它的性能如何。比如說看到一款包包有60L那麼大,別的品牌都賣幾百、幾千塊,而這個包包只賣1、2百塊,就覺得它很值,是性價比很高的包了。那麼事實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看一看:

首先,這個包包有60L這麼大,卻只賣1、2百塊,從它的體積和價格比上來講確實很值了。但是,那是體積和價格比,不是性能與價格比。以它的價格來講,不可能用UTX的扣件、不可能用YKK的拉鍊、不可能用勝記織帶,也不可能用好的結實面料。為什麼?因為那樣會虧錢的。而這些材料以及背包整體的設計直接就影響到它的性能,換句話說,這個包是夠大了,但性能卻很差!所以無法談到它的性價比。如果一定要評一下這種包的性價比,那我們就來算一筆帳:

如果我花800元錢買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包,品質各方面也很好,背著也很舒服,它能用5年。而我花了200元買了同樣大的一個包,背著不舒服且不說它,以這個價錢買的包在一年內壞掉的可能性是90%,到那時候我可能明白了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我再買時可能就會再花800元買個好包,但,這時已經多花掉了200元錢。大家可以算算這筆帳,200元的包是不是性價比很好的?我想大家都會算,200元的包不是賺了,而是賠了!也就是說,這個包的性價比是很差的!

不要以為我說的都是理論上的,其實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購物時的貪便宜心理總是存在著,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從開始玩以來,用過包的品牌有7、8個,款式超過10種,從最早的91攜行具到比較好的BD,一樣也經歷了從便宜貨到好包的轉變,深深體會到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也看到了很多便宜包的品質問題!

同樣道理,諸如睡袋、帳篷、服裝、鞋子等等,如果太便宜的貨,通常性價比反而是最差的。

以上就是戶外遊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些朋友拉風繩時,將風繩是綁死的,這種用法非常錯誤,且不說是否能將地釘打到最佳位置後huwaiu.cn拉緊風繩,即便能拉到最緊,但帳篷 在使用時的晃動很多時候都會讓風繩變松,這樣風繩的作用就會逐漸失駢。。事實上,風繩上都會有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塑膠的 有些是金屬的,作用都是一個,就是可以利用這個滑片將風繩抽緊。隨後我拍些圖片上來給大家示範一個正確用法。

另外再提一點:紮地釘時,打內帳時要先把它拉拉平。 下面講下帳繩上三孔滑片的使用方法:

我們的帳繩上都會有這樣一個三孔的滑片,有些是顏料有些是金屬的,但原理和使用方法都是一樣。請將靠近末端繩尾的那一環繩抽出,這一環是用來套住帳釘的,不論你是哪種帳釘,都是用它來套緊的。

將帳釘以45-60度斜角打入地面後,將這一環套進釘中。(注意,用這種方法,你可以根據地面情況任意選擇帳釘的位置遠近)然後,前手將帳繩前端拉緊,後手捏住三孔滑片將它向帳篷端推近。用力抽緊,抽得越緊越好。

鬆開手後,你會發現整根帳繩繃得很緊不會松(如圖示)。

如果發現有鬆動的話照上面的方法再次抽緊即可。

戶外裝備錯誤三:使用登山杖不用腕帶

見到太多朋友手握登山杖,就象抓一根木棍那樣的使用。

事實上,登山杖在設計時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它的腕帶。在使用時將腕帶套於手腕處收緊到合適位置,行走時利用胳膊--手臂--手腕的慣性壓下腕帶來幫助自己,而不是僅僅靠手握的力量,那樣的話很快容易疲勞。

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方式:

1.別忽略腕帶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但這種握法是錯誤的,只會讓手部肌肉更容易疲勞。正確使用登山杖,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虎口部位,然後再輕huwaiu.cn輕地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這樣,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衝擊力可以通過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同樣,上坡時,手臂的推力借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于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2.調整好長度

登山杖的長度是有講究的。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把近底端的支杆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然後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於腋下5-8釐米,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鎖緊。另一隻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下麵來一張直觀圖:

使用登山杖還有種常犯的錯誤:在調節長度時,很多人不是把最下面一節放到標準卡位才鎖緊,登山杖最下一節通常是圓錐形的,如果在標準卡位前鎖緊的話,杆體和鎖扣間會留有空隙,受力時容易造成折斷或鎖扣損壞,所以這節要放到杆體上標示的長度線位置,整體長度用上面幾節來調整。

戶外裝備錯誤四:晴天用背包防雨罩

沒有正確使用大背包的背負系統。 說起大包,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背到背上,系好腰帶、肩帶就行了,誰不會啊。可還是有很多人背著不舒服,拋開選錯背包的不談,僅 說一下正確的調整和使用背包,怎麼能讓你更舒服些。 腰帶,最差的錯誤是把腰帶真的扣在腰部最軟的部位。腰帶雖是這麼叫,但系扣的位置應該是在人體髖骨突起的位置上,利用臀部的 骨架來支撐背包的重量,如果系到腰上,會很不舒服,並且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肩帶,這個問題比較深些。要把背包的背負系統調整後,使得肩帶圍在自己的肩膀部位最好,很多人實在使用時達不到這種效果,在 肩膀的後部有時部會有一些空隙,有些還很大,這樣背負系統的作用也會減弱。

重心調節帶,這個是什麼帶子?呵呵,恐怕會有些人問這個問題,這名字是我自己叫的,別人怎麼叫我不知道。這根帶子是位於你肩帶上部與背部頂部連接的一根可調節帶子,有時會用白色或其它不同顏色來標示出來。這根帶子是用來調節背包的重心位置的,抽緊時就可以把包裡的重量調整到靠近你整個身體的部位。通常這根帶子會有高低兩個不同huwaiu.cn的日字環可供你選擇,你可根據已經調節好的背負長度來選擇,當你背起包來扣好腰帶收緊肩帶好,可把這根帶子抽緊,這根帶子與你肩帶的夾角是20-30度時最為理想。 不使用重心調節帶,是很多新人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背包的背法,我可以給你幾個圖示看一下:

把背包背起來不要把背包從地上直接舉起到肩膀的高度.首先抓住背包的拎帶, 然後一肩膀滑入背帶,再另一肩膀. 如果背包拎不動, 就先放在大腿上。

調節背包 為了調節好背包, 要先把所有的拉帶鬆開。 拉緊各個拉帶的順序也很重要: 一般的順序是: 腰帶à 肩部帶à位置調節帶. 如圖腰帶中部一般要系在髖骨周圍,如圖,拉緊肩部繃帶, 使襯墊緊靠肩部. 但要避免過緊, 以防所有負重 由臀部轉移到肩部。

然後調節肩部繃帶上部的重心調節帶(鎖骨附近). 慢慢調節這兩個拉帶變換背包在背部的位置並使肩部繃帶順暢的緊靠你的肩膀. 一般說來調節後調節拉帶和水準夾角應在20-30度之間. 如果小於20度, 就應該選擇背部長些的背包. 反之大於30度就選擇短些的(現 在大部分都是可調節的)

抽緊背包主體與腰帶之間的收緊帶,使包體緊密貼合背負系統。

重的物品安排得離身體越近, 背包背起來就越輕鬆. 重的物品應該放在輕的上不靠近肩部的位置

戶外裝備錯誤五:存放篇

這個錯誤是我剛開始用戶外裝備時常犯的,現在也還常見一些朋友犯這個錯,順便就寫下來給大家。

睡袋、帳篷,特別是自充氣墊,去完戶外使用回來後,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先將它們弄乾淨晾乾再存放。 睡袋最好就是平攤放在那兒,象被子一樣,最好不要壓東西在上面。或是如果有單獨的睡袋儲存袋,就放在這個裡面(通常羽絨睡袋會配一個)。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會影響睡袋的膨松性。

帳篷把內外帳面料疊放。不要收緊在壓縮袋裡,因為長時間的壓縮,在外帳和帳底部分會形成皺褶,對帳篷的壽命會有影響。

自充氣墊一定要擰開氣嘴,讓它處於充氣的自然狀態存放。如果在野外使用時你有用嘴補氣的習慣,回來後最好把氣嘴放開讓裡面的濕氣慢慢跑出來。自充氣墊裡面的泡棉是它自充的材料,這種材料會疲勞,如果長時間壓縮存放,將來它就疲軟了:)

正確的保養裝備,可以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套用理財的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裡可以把‘財’換成‘裝備’。

裝備保養錯誤之洗滌、晾曬 呵呵,常見有人問這個問題,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問題。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服裝的洗滌標識。 每一種服裝,用的面料不同,它的成份可能就會不同。是否可以機洗,是否可以加柔順劑,是否可以乾洗等等問題,其huwaiu.cn實都可以最簡單的看洗滌標識來解決。

把帳篷,睡袋,衣服、褲類裝備,最好是晾乾,尤其是帳篷外帳,忌暴曬。這類產品都是滌綸或尼龍類材料,暴曬對其壽命都會有影響。

以前的借給朋友帳篷,還回來後也沒在意放到一邊的,等想拿出來用時發現奇臭不可近。原因就是沒晾乾就收起來了。現在還經常看到有些朋友犯這個錯誤,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帳底和外帳的壓膠,導致防水性能下降。

下面再整理下我幾年前寫的關於性價比的一篇文章: 看到很多新人在網上搜索了各種各樣‘高性價比’的裝備在論壇上發問,每次在回答問題時我總會先歎上一口氣。所以我想就性價比這個話題單獨談一下。

所謂‘性價比’,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性能價格比,也就是說從性能和價格兩方面綜合考慮的。但很奇怪,很多新人找到的高性價比的裝備我發現都只看到了它的價格低,而從來沒有談到它的性能如何。比如說看到一款包包有60L那麼大,別的品牌都賣幾百、幾千塊,而這個包包只賣1、2百塊,就覺得它很值,是性價比很高的包了。那麼事實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看一看:

首先,這個包包有60L這麼大,卻只賣1、2百塊,從它的體積和價格比上來講確實很值了。但是,那是體積和價格比,不是性能與價格比。以它的價格來講,不可能用UTX的扣件、不可能用YKK的拉鍊、不可能用勝記織帶,也不可能用好的結實面料。為什麼?因為那樣會虧錢的。而這些材料以及背包整體的設計直接就影響到它的性能,換句話說,這個包是夠大了,但性能卻很差!所以無法談到它的性價比。如果一定要評一下這種包的性價比,那我們就來算一筆帳:

如果我花800元錢買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包,品質各方面也很好,背著也很舒服,它能用5年。而我花了200元買了同樣大的一個包,背著不舒服且不說它,以這個價錢買的包在一年內壞掉的可能性是90%,到那時候我可能明白了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我再買時可能就會再花800元買個好包,但,這時已經多花掉了200元錢。大家可以算算這筆帳,200元的包是不是性價比很好的?我想大家都會算,200元的包不是賺了,而是賠了!也就是說,這個包的性價比是很差的!

不要以為我說的都是理論上的,其實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購物時的貪便宜心理總是存在著,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從開始玩以來,用過包的品牌有7、8個,款式超過10種,從最早的91攜行具到比較好的BD,一樣也經歷了從便宜貨到好包的轉變,深深體會到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也看到了很多便宜包的品質問題!

同樣道理,諸如睡袋、帳篷、服裝、鞋子等等,如果太便宜的貨,通常性價比反而是最差的。

以上就是戶外遊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