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的造船業曾經是世界第一,為何如今訂單數量已經大幅落後中國

據海運狀況調查機構英國克拉克松公司11日消息,今年1-9月,全球海運累計訂貨量1593萬CGT(573艘),較去年同期(979萬CGT,438艘)增加614萬CGT。從各國的累計訂貨量來看,中國共計509萬CGT(217艘)、韓國405萬(133艘)、日本147萬CGT(76艘)。

中國造船也世界第一,已經很久了,產量已佔據全球造船業的三分之一。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密不可分,一切所需的材料、配套設備等都可以在國內獲得足量供應,根本不存在受制於人的問題。

所有的民船中國均可製造,包括難度最高的液化天然氣船,

幾十萬噸的油輪,中國建造也不在話下,目前的空白主要是萬噸破冰船和十萬噸左右的大型豪華郵輪,不過中國均已開始開建而且碰巧的是兩者建造均在上海,萬噸破冰船是在位於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建造,而十萬噸豪華郵輪則由外高橋船廠建造,這也是這一兩年開建的明星船舶,相信中國不久後能迅速填補這一空白。

動力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俄羅斯造船業沒落,軍艦一直造不出來就是受制於軍艦的動力系統根本不行,當時建造小型護衛艦因為烏克蘭無法提供燃氣輪機,只能拱手送給印度了。還多次向中國進口相關的軍艦動力系統裝備。

中國已經完成了大型傳動曲軸的製造,

以及重型低速柴油機,其功率超過10兆瓦以上的柴油機建造,其可滿足中國製造大型民用船舶的需要,這次之前全部需要依靠進口,現在我們自己已經有能力量產了。

在燃氣輪機方面,中國已經完成了30兆瓦以下船用燃氣輪機的製造技術,並已將之運用於中國最新型的驅逐艦,

相信未來也可以裝備排水量達到五千噸的新型護衛艦,目前中國在艦船用高速柴油機上已經沒有瓶頸。

至於大家關心的核動力系統,其實這方面也難不倒中國的,說句話自大的話,我們國家已經實現了對外技術輸出了。

中俄之間之前已經在核動力船舶領域展開新一輪合作,中國與俄羅斯聯合建造核動力破冰船,其中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LK-60YA級破冰船的核動力系統RITM-200型核反應爐,這個就是中俄兩國聯手建造的。

中俄共同研製出的RITM-200型反應堆,該反應堆為壓水反應堆,造價為2100萬美元,這種新型核反應爐比上一代堆型重量降低40%,功率是其1.5倍,使用壽命40年,10年換一次核燃料。最大功率達到55兆瓦,單座可以提供超過8萬以上的馬匹動力,滿載排水排水量達2萬噸的的超大型戰艦能夠擁有30節以上的最大航速。

綜上情況而言中國造船行業拿世界第一,可不是蓋的,我們已經有了扎實的功底,就不怕做不出成績,除了這些基礎的技術有保證之外,我們的造船基礎設施也有保障,比如龍門吊啊,船塢是最津津樂道的。所以啊,韓國哭暈也是應該的,如果好好努力努力,也是有可能超越中國的。

單座可以提供超過8萬以上的馬匹動力,滿載排水排水量達2萬噸的的超大型戰艦能夠擁有30節以上的最大航速。

綜上情況而言中國造船行業拿世界第一,可不是蓋的,我們已經有了扎實的功底,就不怕做不出成績,除了這些基礎的技術有保證之外,我們的造船基礎設施也有保障,比如龍門吊啊,船塢是最津津樂道的。所以啊,韓國哭暈也是應該的,如果好好努力努力,也是有可能超越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