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板栗之鄉鎮安縣秦嶺南麓,商洛市西南,素有“秦楚咽喉”之稱

鎮安縣

鎮安一般指鎮安縣

鎮安縣,是陝西省商洛市所轄的建置之一。

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商洛市西南,漢江支流乾佑河與旬河中游,東西長175.5公里,南北寬72.5公里,總面積3477平方公里。

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山大溝多,耕地少,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

鎮安縣是全國科普試驗縣,全國醫改試點縣,

陝西省園林城市,陝西省衛生縣城,其中鎮安大板栗以個大色潤、甜脆可口、顆粒飽滿、營養豐富、品質獨特而聞名全國,被譽為“中國板栗之鄉”。

自古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是聯繫陝西與湖北的天然紐帶,素有“秦楚咽喉”之稱。

地理環境

位置

鎮安縣位於秦嶺東段南麓,陝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商洛地區西南隅,乾佑河和旬河中游。

位於北緯33.8'至33.48"57',東經108 34"35'至109 36"51'。

東接山陽縣和湖北鄖西縣,西鄰寧陝縣,南與旬陽、安康縣接壤,北與柞水縣相連。

距陝西省西安市98公里,離商洛市178公里。

地貌

鎮安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勢叢橫交錯,浸蝕河流眾多,形成山、川、坪、灘縱橫一體的掌形葉脈狀地貌和複雜多樣。

鎮安縣地處秦嶺南麓秦巴山地,位於秦嶺地槽褶皺系的南秦嶺印支褶皺地帶。

鎮安地形複雜,最突出的特徵是山地面積廣大,山大溝深,山河相間,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位於楊泗和栗紮之間的鷹嘴石,海拔2601.6m,是鎮安最高點,最低點位於龍勝鄉旬河村石家溝口,海拔344m,最大高差2257.6m,鎮安境內多山,地形以山地為主。

廣洞山、迷魂陣、鷹嘴石、塔雲山、海棠山、王龍山、香爐山、古道嶺、北陽山、戴家嶺、郝家山、雞上架12大山系為主要山脈,

鎮安有大小河流5801條,河流水域面積61萬畝,屬長江水系漢江支流,過境河流有洵河、乾佑河,出境河流有5條,流域多為林區。

氣候

鎮安地處南北氣溫0℃分界線和800毫米降水線上,南北氣候共存,南北生物皆有,南北景觀薈萃,雖屬長江流域,但有黃土風情,雖歸西北地方,卻有江南美景,屬於北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段,半濕潤性氣候。

年均日照1947.4小時,年平均風速1.4米/秒,年均氣溫12.2℃,無霜期206天,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04.8毫米。

鎮安縣由於地形複雜,氣候垂直差異較大,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的多”氣候差異農諺。

文化

民間藝術

遊藝

鎮安縣民間藝術歷史悠久,項目多樣,活動時間多集中在春節和正月十五前後。在雲鎮、縣城、大坪、白塔、西鎮、柴坪等集鎮尤為興盛。形式主要有:舞獅子、龍燈、旱船、竹馬、社火。

民樂

山歌是縣境流行最廣泛的歌謠,鎮安山歌非常豐富。其中有歌唱民間愛情生活的“梅花香”、“鬧五更”、“八板頭”、“女望郎”、“十探妹”、“十二把扇子”等,也有歌唱帝王將相的“取長沙”、“王彥章擺渡”、“桃園三結義”等,還有歌唱解放戰爭、土地改革等。

古跡

岩屋村落遺址

屬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晚期。中心點在今岩屋小學,東西約50米,南北約60米。

遺址有陶窯。內有厚唇斂口缽、尖底瓶、小罐等。陶質有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細泥紅陶、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

趙家灣村落遺址

屬仰紹文化。在米糧鄉十字河口的三角地帶,由於大部分被河水沖毀,遺址面積尚未弄清,其灰色土裡夾有泥質紅陶片和夾砂紅陶片。

遺物有泥質紅陶缽、尖底瓶殘片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尖底瓶為線紋。

前灣村落遺址

屬龍山文化時代。在白塔鄉白灣村前灣,地處米糧河口的三角地帶。

遺址被水沖毀,面積為長30米,寬40米。

灰層中有鹿腿骨,平底罐,陶碗等,紋飾多為繩紋,陶片以灰陶為主,褐色陶次之。

旅遊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鎮安縣西部木王國有林場境內,距鎮安縣城78公里,距西安市156公里,總面積3616公頃,2003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森林植物茂盛,原始森林蔥郁神秘,高山濕地險象環生,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整個公園濃縮秦嶺旅遊資源的精華,以林海、杜鵑、奇峰、怪石為主,融林、花、峰、石、水、洞景為一體,集雄、奇、秀、險、野、幽、閑於一身,有3河9溪18瀑36 潭72峰108個景點,有“萬象森列、天開畫卷”之美稱。

塔雲山景區

塔雲山,地處秦嶺南麓,位居鎮安縣城西約20公里處,是秦嶺山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其主峰海拔1665米,因其形似寶塔,直聳雲端,故稱“塔兒山”。

清代鎮安進士晏安瀾後來改名為塔雲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

金頂是塔雲山畫龍點睛之筆,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美譽,鎮安舊志稱其為“邑西仙境”。

塔雲山以險、奇、秀、峻、神而著稱,不僅擁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而且具有厚重久遠的道教文化。

險峰、怪石、古松、雲海、幽洞、峽谷、密林等與道教文化人文景觀相融一體。

繡屏公園

繡屏公園地處鎮安縣新老城區之間的日幾山,因日幾山又名繡屏山而得名。

繡屏公園是一座集休閒、健身、娛樂、科普、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山體生態公園。

公園面積800餘畝,分佈在一梁一漕兩面坡,園內亭臺樓閣、街莊廟廊、林路苑場;

燈盞音響、石桌石凳、石雕奇石,各具特色;

石材牌樓、石材浮雕、各有千秋;

魁星樓、氣象閣、文廟、孔子像、聶翁亭、安瀾亭、俞公亭、觀景台、花架廊、亮化塔、秀山花園、繡屏廣場、永樂古街、繡屏山莊,彰顯鎮安豐厚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梁脊林蔭道、密植松柏林、珍稀樹木園、銀杏紫薇園、紅葉還春園、桂花園、六合園、百竹園、怡心苑,構成公園綠色秀美的自然景觀。

備註:歡迎本地及去過的朋友留言回饋最新情況,給準備去遊玩的朋友提供參考,謝謝!

雖歸西北地方,卻有江南美景,屬於北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段,半濕潤性氣候。

年均日照1947.4小時,年平均風速1.4米/秒,年均氣溫12.2℃,無霜期206天,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04.8毫米。

鎮安縣由於地形複雜,氣候垂直差異較大,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的多”氣候差異農諺。

文化

民間藝術

遊藝

鎮安縣民間藝術歷史悠久,項目多樣,活動時間多集中在春節和正月十五前後。在雲鎮、縣城、大坪、白塔、西鎮、柴坪等集鎮尤為興盛。形式主要有:舞獅子、龍燈、旱船、竹馬、社火。

民樂

山歌是縣境流行最廣泛的歌謠,鎮安山歌非常豐富。其中有歌唱民間愛情生活的“梅花香”、“鬧五更”、“八板頭”、“女望郎”、“十探妹”、“十二把扇子”等,也有歌唱帝王將相的“取長沙”、“王彥章擺渡”、“桃園三結義”等,還有歌唱解放戰爭、土地改革等。

古跡

岩屋村落遺址

屬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晚期。中心點在今岩屋小學,東西約50米,南北約60米。

遺址有陶窯。內有厚唇斂口缽、尖底瓶、小罐等。陶質有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細泥紅陶、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

趙家灣村落遺址

屬仰紹文化。在米糧鄉十字河口的三角地帶,由於大部分被河水沖毀,遺址面積尚未弄清,其灰色土裡夾有泥質紅陶片和夾砂紅陶片。

遺物有泥質紅陶缽、尖底瓶殘片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尖底瓶為線紋。

前灣村落遺址

屬龍山文化時代。在白塔鄉白灣村前灣,地處米糧河口的三角地帶。

遺址被水沖毀,面積為長30米,寬40米。

灰層中有鹿腿骨,平底罐,陶碗等,紋飾多為繩紋,陶片以灰陶為主,褐色陶次之。

旅遊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鎮安縣西部木王國有林場境內,距鎮安縣城78公里,距西安市156公里,總面積3616公頃,2003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森林植物茂盛,原始森林蔥郁神秘,高山濕地險象環生,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整個公園濃縮秦嶺旅遊資源的精華,以林海、杜鵑、奇峰、怪石為主,融林、花、峰、石、水、洞景為一體,集雄、奇、秀、險、野、幽、閑於一身,有3河9溪18瀑36 潭72峰108個景點,有“萬象森列、天開畫卷”之美稱。

塔雲山景區

塔雲山,地處秦嶺南麓,位居鎮安縣城西約20公里處,是秦嶺山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其主峰海拔1665米,因其形似寶塔,直聳雲端,故稱“塔兒山”。

清代鎮安進士晏安瀾後來改名為塔雲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

金頂是塔雲山畫龍點睛之筆,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美譽,鎮安舊志稱其為“邑西仙境”。

塔雲山以險、奇、秀、峻、神而著稱,不僅擁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而且具有厚重久遠的道教文化。

險峰、怪石、古松、雲海、幽洞、峽谷、密林等與道教文化人文景觀相融一體。

繡屏公園

繡屏公園地處鎮安縣新老城區之間的日幾山,因日幾山又名繡屏山而得名。

繡屏公園是一座集休閒、健身、娛樂、科普、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山體生態公園。

公園面積800餘畝,分佈在一梁一漕兩面坡,園內亭臺樓閣、街莊廟廊、林路苑場;

燈盞音響、石桌石凳、石雕奇石,各具特色;

石材牌樓、石材浮雕、各有千秋;

魁星樓、氣象閣、文廟、孔子像、聶翁亭、安瀾亭、俞公亭、觀景台、花架廊、亮化塔、秀山花園、繡屏廣場、永樂古街、繡屏山莊,彰顯鎮安豐厚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梁脊林蔭道、密植松柏林、珍稀樹木園、銀杏紫薇園、紅葉還春園、桂花園、六合園、百竹園、怡心苑,構成公園綠色秀美的自然景觀。

備註:歡迎本地及去過的朋友留言回饋最新情況,給準備去遊玩的朋友提供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