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彝彩》演繹多彩民族風 原生態歌舞展現彝族文化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陳荷 攝影報導

“我們是鷹的後代,

雖然衣衫單薄、空腹赤腳,仍然無數次地守望天,等待雄鷹的出現......” 10月11日晚,“復興路上頌黨恩——四川省十月演展季”精彩繼續,由涼山州歌舞團編排的大型綜藝歌舞《彝彩》在成都上演,表演者用原生態的彝歌彝舞演繹多彩民族風,盡顯彝族特色風情。

晚上7點半,歌舞《朵洛荷》拉開了演出序幕,只見十幾個穿著彝族節日盛裝的姑娘們手拉著手,打著顏色鮮亮的黃傘,踩著細碎而富有韻味的舞步,

哼著當地彝族動人的歌曲從台下緩緩走上舞臺。她們端莊典雅,穿梭在彩雲間,就像山間裡盛開的一朵朵索瑪花。

悠揚的朵洛荷帶著彝家山寨最美的祝福。涼山州歌舞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朵洛荷是一年一度彝族火把節上的節慶活動之一,

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每年農曆的六月下旬,彝族姑娘和婦女們會打著黃傘到壩上踏歌圈舞,進行選美。在火把節上,不僅要展示自己服飾的華美,也要展示自己的才華。彝諺語道:‘不是火把節日盛大,有了朵洛就盛大’,可見‘朵洛荷’在火把節中處於靈魂地位。”

隨後,柔情似水的彝族姑娘,健壯如山的彝族兒郎,在聚光燈下表演了群舞《赤腳》和《織彩》,熱情似火的表演將演出推向了高☆禁☆潮。而《喜兒嫫》、《祈福》等歌曲節目則用動聽的歌聲表達彝族人質樸的信仰與衷心的祝願。

據悉,整台演出由《古歌·彝人迷彩》《戀歌·彝鄉織彩》《山歌·彝山多彩》《新歌·彝家華彩》四個篇章組成。

精美的民族服飾、嘹亮歡快的歌聲、搖曳多姿的舞蹈將演出打造得精妙絕倫,給全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富衝擊力的視聽盛宴。值得一提的是,現場的舞美也是精益求精,在光影的營造下,舞臺如夢似幻,甚至可以在舞臺上看到白雲朵朵浮動的場景。

涼山州歌舞團團長吳永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有些激動,他說,“這次《彝彩》的演出,是將涼山州歌舞團近些年創作的具有濃郁風情魅力又富有豐富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融合其中,集合了傳統民歌、時代經典歌舞、新創優秀歌舞等精品節目,還有很多是彝族原生態的作品。整台歌舞表現出濃郁的彝族風情,在歌舞中融入了火把、山鷹、朵洛荷等很多彝族元素。我們與時俱進,用現代編舞、編曲的形式表現出來,舞蹈優美,音樂動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中,女子群舞《情深誼長》、男子群舞《生在火塘邊》都是荷花獎金獎作品。《情深誼長》展現的是彝族人民在党的領導下翻身解放,從奴隸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歷程。彝族與火有著不解之緣,《生在火塘邊》表現的就是彝族對火的崇尚,彝族人民在火塘邊生,在火塘邊長,從古至今,從小到大,火對彝族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意義,火塘永遠是彝族的搖籃和希望。”吳永波推薦了幾個極具彝族特色的節目。

當晚,劇院內坐得滿滿當當,高☆禁☆潮迭起的演出打動了慕名而來的觀眾,大家都沉浸在彝族歌舞的魅力當中。一位觀眾表示,“這場歌舞表演太有感染力了,歌曲的旋律像山風一樣自由,每一支舞蹈都充滿了力量,讓我領略了大涼山彝族風情,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大涼山走一走。”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歌舞中融入了火把、山鷹、朵洛荷等很多彝族元素。我們與時俱進,用現代編舞、編曲的形式表現出來,舞蹈優美,音樂動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中,女子群舞《情深誼長》、男子群舞《生在火塘邊》都是荷花獎金獎作品。《情深誼長》展現的是彝族人民在党的領導下翻身解放,從奴隸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歷程。彝族與火有著不解之緣,《生在火塘邊》表現的就是彝族對火的崇尚,彝族人民在火塘邊生,在火塘邊長,從古至今,從小到大,火對彝族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意義,火塘永遠是彝族的搖籃和希望。”吳永波推薦了幾個極具彝族特色的節目。

當晚,劇院內坐得滿滿當當,高☆禁☆潮迭起的演出打動了慕名而來的觀眾,大家都沉浸在彝族歌舞的魅力當中。一位觀眾表示,“這場歌舞表演太有感染力了,歌曲的旋律像山風一樣自由,每一支舞蹈都充滿了力量,讓我領略了大涼山彝族風情,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大涼山走一走。”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