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評」清明時節,激蕩起這個時代對英烈的深情告慰和守望

梨花風起正清明,灑淚追思祭先烈,塵封的記憶總在這個季節被打開。

清明節是傳統節日,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緬懷親人的傳統。在這個節日,人們對先人綿延不絕的思念會愈加濃烈。無論是對軍人,還是在社會上,緬懷先烈、慎終追遠、崇德向善正成為一股社會清流,激蕩著這個時代對英烈的深情告慰和守望。

無數英烈殫精竭慮以成之,無數將士執戈仗劍以礪之,成為無私的愛國者、無畏的革命者、無悔的犧牲者,他們挺起了民族的脊樑,譜寫了不同時代的慷慨壯歌。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浩軼長卷中,英烈經歷生與死、義與利、家與國的拷問,這才成就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底色。

據統計,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的近百年歲月中,犧牲的烈士就有約2000萬,有名可查的烈士約370萬人。

面對戰爭年代的槍林彈雨,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面對建設年代的艱難局面,他們激情燃燒、無私奉獻;面對改革開放的千鈞重擔,他們不畏艱險、勇敢擔當;面對強軍興軍的使命責任,他們血灑異國他鄉、寂寞邊關、長天深藍……

沒有英烈血與淚,

哪有吾輩安和康。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革命先烈的行為沒有別的長處,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為國來奮鬥。”因為有了千千萬萬有名無名的英烈,一個“覆屋之下,漏舟之中”的中國,走上強盛的道路;一個“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的民族,迎來復興的曙光;億萬“為壓迫奴隸,為牛馬羊犬”的人民,實現小康的夢想。社會主義中國正闊步行進在夢想征程上。

回望是為了更好前行,紀念是因為不曾忘卻。英烈長存,豐碑永恆。蝶舞醉芳菲,泣淚梨花前,我們除了無盡的思念,更應該有擔當和努力。

黨旗、國旗、軍旗都是紅色,一如英烈們胸膛血管裡奔湧的信仰的顏色。身為軍人,我們對英烈更有著更為割捨不掉的感情!當你走進田野享受和平陽光的同時,

請別忘記祭奠那些英烈們,去掃卻一方灰塵、擦亮一張照片,捧上一把黃土、獻上一束鮮花,吟誦一首詩歌、說出一段心語。因為,是他們為我們的今天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

春風已解千層雪,後輩難忘英烈恩。清明時節,我們還可以借助“網上祭奠英烈”的新風,寄託哀思和懷念,讓英烈的浩然正氣充盈網路空間。

英烈皆以身許國,你我當莫忘家國。今天,我們以一個強盛的祖國,深情地告慰英烈!明天,我們許一個更強大的盛世中華,向英烈致敬!

(第493期)

作者 | 吳郁德 王大春

編輯 | 藍精靈

來源 | 鈞正平工作室

投稿郵箱:qtbswx@126.com

寄託哀思和懷念,讓英烈的浩然正氣充盈網路空間。

英烈皆以身許國,你我當莫忘家國。今天,我們以一個強盛的祖國,深情地告慰英烈!明天,我們許一個更強大的盛世中華,向英烈致敬!

(第493期)

作者 | 吳郁德 王大春

編輯 | 藍精靈

來源 | 鈞正平工作室

投稿郵箱:qtbs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