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震撼」我們的成績單:三天,六個鄉鎮,五萬人次……

3月30日至4月1日,阿克蘇市開展2017年“喜迎十九大暨民族團結一家親”農牧民文藝匯演,

此次匯演覆蓋阿克蘇市依幹其鄉、拜什吐格曼鄉、喀拉塔勒鎮、托普魯克鄉、庫木巴什鄉、阿依庫勒鎮6個鄉鎮,觀看人數達到5萬人次,掀起文藝匯演新浪潮。

據瞭解,此次匯演以行政村表演隊為單位開展村村演活動,在村村演的基礎上組織一台代表本鄉鎮文藝演出水準的節目,參加市級農牧民文藝匯演比賽,選拔的優秀節目參加市級優秀節目專場彙報,

並代表阿克蘇市參加地區農牧民文藝演出,用這樣的方式全力打造咱們阿克蘇市風格的文藝匯演。

匯演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阿克蘇市喀拉塔勒鎮中學校園,30日上午,喀拉塔勒鎮中學校園內熱鬧非凡,臺上農牧民演員表演著精彩的節目,

台下觀眾掌聲、喝彩聲不斷。

喀拉塔勒鎮的演員們用輕盈的舞姿,動聽的歌聲營造了各民族團結和諧的氛圍。

喀拉塔勒鎮的匯演有獨唱《偉大的父母》、女子集體舞、小品《團結之花》、《老鼠的約會》、都塔爾彈、集體舞《熱鬧的巴紮》等節目,中間還串接著知識問答,齊跳蘋果舞。特色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抒發了廣大基層農牧民對黨、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和讚美之情,

表達了阿克蘇各族農牧民對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演員們的每一個節目都結合著百姓生活中的實際,用肢體和語言的表演形式向群眾演繹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現場看到,很多環節讓群眾們哈哈大笑,也有很多環節讓群眾們潸然淚下,也許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寫照,道出了群眾們的心聲。

在整個匯演過程中,我們演員們使用的道具也都是來自我們生活中的物品,有自行車,有坎土曼,有掃把,負責此次匯演的人告訴我們,此次匯演就是希望能通過這些常見的東西來表達我們的想法,用這樣接地氣的方式,百姓們都願意接受,效果會更好。

艾合坦木·依明是喀拉塔勒鎮克地木阿依瑪克村的村民,也是當日演《團結之花》宣傳民族大團結的男主角,講的是一個身有重病的爸爸無法供女兒上大學,鄰里鄉親、各族同胞瞭解這個情況後,大家湊錢供養孩子上學的故事,他把發生在身邊的一個民族團結故事搬上了舞臺,想讓農民看了後明白,要學習鄰里互助的好榜樣,促進民族團結,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咱們的文藝匯演先後在各鄉鎮舉行,而我們所有的演員回報給群眾的就是用精湛的表演把歡樂傳遞給他們。一起來看看咱們各個鄉鎮的群眾都是如何誇獎演藝團們的匯演吧!

【依幹其鄉】

依幹其鄉村民艾合買提·買買提說:“我們國家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這樣做,各民族之間,鄰里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成為兄弟,成為朋友,一起維護穩定,一起增收致富。自從我跟漢族兄弟結為親戚後,我們每個禮拜都會像朋友一樣聚一次,大家一家人一樣,這感覺真好!”

【托普魯克鄉】

56歲的托普魯克鄉村民依明尼亞孜·拜克熱高興地說:“小品《團結之花》情暖鄰里、親如一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讓我非常感動,從節目中可以看出現在的農牧民真是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農牧民積極向上、建設家鄉的精神面貌非常好。這個節目真是太精彩了,我覺得非常有教育意義,今天我也把孫子帶來了,他還太小看不懂,但我回去之後一定好好給孫子講解,還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講,讓大家都能明白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庫木巴什鄉】

庫木巴什鄉村民孜瓦熱木·土木爾說:“看了農民群眾的文藝匯演,我覺得他們演的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我很高興也很興奮,我覺得他們非常的棒,今天演的都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我覺挺好,意義也很好,我希望他們以後演出更多的好的作品。”

【拜什吐格曼鄉】

拜什吐格曼鄉婦女主任看匯演完後,感悟很深,她對我們說,以前在村裡她自己也組織過這樣的活動,但是內容有點單一,互動性也比較少,效果就不是很明顯,今天看了之後,給了她很大的啟發,在以後她們自己組織這樣的活動的時候,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大家開心起來,還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作用,一舉兩得,太好了!

【阿依庫勒鎮】

匯演的終點站咱們來到阿依庫勒鎮,當天,咱們的演藝者們還沒到的時候,阿依庫勒鎮的群眾們早早的來到現場等候著。

阿依庫勒鎮帕依那甫村村民艾山·玉山說,今天我是第二次看這樣的表演,因為前天的時候我去了喀拉塔勒鎮辦事情,聽說有文化活動,我就去看了,很精彩,我沒有看過癮,今天咱們這也有了,我就把一家人都帶來了,真希望我們農忙完後,他們再給我們表演一次。”

阿依庫勒鎮宣傳幹事李松激動地說:“這次演出隊的隊員們根據群眾對文化的不同品味,分門別類的打造有針對性的節目單,努力讓節目對口、對味,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這樣的形式很值得我們宣傳幹部學習,在以後的宣傳工作中,我們也要為群眾量身定制,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來做宣傳,通俗化,地氣化!”

據瞭解,這次農牧民演出主要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突出喜迎“十九大”和“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歌頌黨、歌頌偉大祖國、反映民族團結等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節目內容,可以採取歌舞、小品、快板、音詩畫、歌伴舞、舞臺劇等多種表演形式進行,節目創編力求生動活潑,貼近現實生活,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投稿郵箱:akswxb66@163.com

有自行車,有坎土曼,有掃把,負責此次匯演的人告訴我們,此次匯演就是希望能通過這些常見的東西來表達我們的想法,用這樣接地氣的方式,百姓們都願意接受,效果會更好。

艾合坦木·依明是喀拉塔勒鎮克地木阿依瑪克村的村民,也是當日演《團結之花》宣傳民族大團結的男主角,講的是一個身有重病的爸爸無法供女兒上大學,鄰里鄉親、各族同胞瞭解這個情況後,大家湊錢供養孩子上學的故事,他把發生在身邊的一個民族團結故事搬上了舞臺,想讓農民看了後明白,要學習鄰里互助的好榜樣,促進民族團結,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咱們的文藝匯演先後在各鄉鎮舉行,而我們所有的演員回報給群眾的就是用精湛的表演把歡樂傳遞給他們。一起來看看咱們各個鄉鎮的群眾都是如何誇獎演藝團們的匯演吧!

【依幹其鄉】

依幹其鄉村民艾合買提·買買提說:“我們國家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這樣做,各民族之間,鄰里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成為兄弟,成為朋友,一起維護穩定,一起增收致富。自從我跟漢族兄弟結為親戚後,我們每個禮拜都會像朋友一樣聚一次,大家一家人一樣,這感覺真好!”

【托普魯克鄉】

56歲的托普魯克鄉村民依明尼亞孜·拜克熱高興地說:“小品《團結之花》情暖鄰里、親如一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讓我非常感動,從節目中可以看出現在的農牧民真是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農牧民積極向上、建設家鄉的精神面貌非常好。這個節目真是太精彩了,我覺得非常有教育意義,今天我也把孫子帶來了,他還太小看不懂,但我回去之後一定好好給孫子講解,還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講,讓大家都能明白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庫木巴什鄉】

庫木巴什鄉村民孜瓦熱木·土木爾說:“看了農民群眾的文藝匯演,我覺得他們演的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我很高興也很興奮,我覺得他們非常的棒,今天演的都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我覺挺好,意義也很好,我希望他們以後演出更多的好的作品。”

【拜什吐格曼鄉】

拜什吐格曼鄉婦女主任看匯演完後,感悟很深,她對我們說,以前在村裡她自己也組織過這樣的活動,但是內容有點單一,互動性也比較少,效果就不是很明顯,今天看了之後,給了她很大的啟發,在以後她們自己組織這樣的活動的時候,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大家開心起來,還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作用,一舉兩得,太好了!

【阿依庫勒鎮】

匯演的終點站咱們來到阿依庫勒鎮,當天,咱們的演藝者們還沒到的時候,阿依庫勒鎮的群眾們早早的來到現場等候著。

阿依庫勒鎮帕依那甫村村民艾山·玉山說,今天我是第二次看這樣的表演,因為前天的時候我去了喀拉塔勒鎮辦事情,聽說有文化活動,我就去看了,很精彩,我沒有看過癮,今天咱們這也有了,我就把一家人都帶來了,真希望我們農忙完後,他們再給我們表演一次。”

阿依庫勒鎮宣傳幹事李松激動地說:“這次演出隊的隊員們根據群眾對文化的不同品味,分門別類的打造有針對性的節目單,努力讓節目對口、對味,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這樣的形式很值得我們宣傳幹部學習,在以後的宣傳工作中,我們也要為群眾量身定制,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來做宣傳,通俗化,地氣化!”

據瞭解,這次農牧民演出主要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突出喜迎“十九大”和“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歌頌黨、歌頌偉大祖國、反映民族團結等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節目內容,可以採取歌舞、小品、快板、音詩畫、歌伴舞、舞臺劇等多種表演形式進行,節目創編力求生動活潑,貼近現實生活,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投稿郵箱:akswxb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