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客家農村的“牛哈卵”快成熟了,你還記得它的味嗎?!

牛哈卵,你們認識這個好吃的東西嗎?它是很多客家人小時候的最愛,在鄉下老家的山上到處都有。因其外形如水牛的睾丸,故有了這種形象的稱謂,客家俚言稱“牛哈卵”。

牛哈卵,是藤本植物,像似麻麻密密的麻繩,它喜歡纏繞在各種樹上生長,爾後開花結果。牛哈卵,是我們客家人對這種山野果形狀的稱謂,因其果形非常像公牛的睾丸,所以人們稱它為〞牛哈卵〞,有些地方也稱〞麻藤包〞,在中草藥的圖譜裡是稱〞野木瓜〞。剝開“牛哈卵”,

絲絲清甜伴隨清香,瞬間觸到兒時的回憶。對於山裡人來說,採摘野果的樂趣,在於享受整個採摘過程的充實。

牛哈卵(麻藤包,野木瓜),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份,是成熟的時節。聽家鄉農村老人家說,牛哈卵結果實,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主指節氣好的年份,

結的果實多又大;小年指節氣不好,雨水偏多,結的果實就少又小。

很少有人會把摘來的野果拿到集市上去賣。這麼美味的山貨,自己吃還來不及。肉質可口的山果,自然也是鳥禽動物們的美味。所以須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上山摘回,然後埋在稻穀、米糠、大米里悶熟,

待顏色變黃,輕捏有鬆軟感時便可享用。撕開薄薄的果皮,裡面肉質豐厚,果肉呈紫黃色,略多籽,入口細膩、嫩滑,微甜中略有淺酸的鮮美味道。

家鄉的〞牛哈卵〞不但鮮美好吃,而且還是一種極好的民間偏方的中草藥。在幾年前的一個深秋之日,

去一位朋友家作客,桌上豐盛的菜肴,讓我喝得酒醉肉飽,回到家裡,覺得腸胃不太舒服,次日便出現嘔吐腹瀉(急性胃腸炎了)。後來農村老家的一位長者告訴我,可採用山上的〞牛哈卵〞果實(藥名野木瓜)60克,用水煎服,就可以治癒。果然效果明顯,見效甚快,當日下午就不吐不瀉了。呵,原來家鄉的這種純天然野果〞牛哈卵〞還有治療急性胃腸炎的功用。

“牛哈卵”廣泛分佈在中國的江西、江蘇、浙江、廣東、廣西、貴州、安徽、福建、四川等地,一般生於山谷溪邊、密林中、山地疏林和丘陵林緣,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純野生綠色水果。中國人講究“以形補形”,所以牛哈卵被附上了“具有壯腎補陽之功效”的標籤。

大自然的饋贈太多,深山裡的寶貝也太多:野酸棗、野芭蕉、當蓮子、焦幾子(雞爪蓮、拐棗)、油柑、油bi......不管你在離家鄉多遠的地方,都不會忘記家鄉野果的美味,這就是鄉愁,這就想念的滋味。

大自然的饋贈太多,深山裡的寶貝也太多:野酸棗、野芭蕉、當蓮子、焦幾子(雞爪蓮、拐棗)、油柑、油bi......不管你在離家鄉多遠的地方,都不會忘記家鄉野果的美味,這就是鄉愁,這就想念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