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創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輝煌歷史的長兵器

漢武帝當年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仍然令多少炎黃子孫感動?當年創造這段輝煌歷史的軍隊的主要兵裝,就是戟。在戟出現之前,矛和戈兩種兵器是古代中國戰埸的主要兵器為了令兵器更加多功能,

於是人們就將矛和戈合二為一,於是戟就出現了。

戟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蔔”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是一種戈的柲頂有矛形尖刺裝置的兵器,少數是戈和刀的合體。

作為中國特有兵器,戟最初出現于商代,但直至春秋時代才開始被軍隊大量裝備。戟一般長約3米(車戰用的更長),主要功能是刺和勾啄,用時戈的武器也可以鎖住敵人兵器,並進而反擊。

戟是一種既可刺殺也可勾啄具有雙重性能的兵器,能夠明顯提高戰鬥效能。《說文解字》載:“戟,有枝兵也。”是一種戈的柲頂有矛形尖刺裝置的兵器,少數是戈和刀的合體。以前者居多,後者發現的僅限於西周時代。不論是戈、矛或戈、刀的合體,其形式都符合”有枝兵”的特點。

圖為呂布的方天畫戟

另外戟往往還以它的裝備數量來象徵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幾經變遷,幾番征塵,作為軍隊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敵寇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