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拿你的SUV挑戰別人的越野車

把小鮮肉拖到荒野去,它會嚇尿的,那是屬於硬漢的天地。

每次在今日頭條看到民間高手和NBA球星單挑的視頻,總會看到有人評論:別拿你的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

這句話用在汽車領域,

就是——別拿你的SUV挑戰別人的越野車。當然,這是在說越野性。

一張圖感受SUV和越野車的區別

以前看到有人問,買越野車好,還是轎車好?

完全沒有可比性啊!後來我才知道,他實際上是在問,買SUV好,還是轎車好?

“哦,你以為SUV就是越野車啊?”

“城市越野不是越野車?”

來,朋友,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啥叫SUV。SUV起源于90年代初的美國,全稱叫Sport Utility Vehicle,可翻譯成運動型多功能車,或者運動型轎車,在字面意思上,就跟越野沒半毛錢關係。你非要說能對付小溝小坎就叫越野我也不能把你怎麼樣。

越野車源于二戰上的軍用車,可以“跨溝過河”,

有能力在山地、泥地、沙漠、雪地等惡劣路況行駛,吃苦耐勞、能抗能造,具有強力的通過性及爬坡能力。

4S店的銷售往往會這麼給小李說:雖然我們這輛車是城市SUV,但是越野能力一點都不含糊,你看底盤特別高,保證不托底,而且還有四驅系統,肯定不會打滑的,總之一定能讓你走的更遠,現在大夥都喜歡自駕遊,買這個車,越野絕對不後悔。

兩周後在某景區,小李的車過坑被困,

被拖車拖走了。

如果小李早點看到下面這張圖,就不會被銷售忽悠了。

我們挨個來講。先說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的區別。

車身結構

非承載式車身擁有獨立承受扭力的大樑,它擁有更大的強度、剛性,可以抵禦越野這種複雜路況帶來的衝擊;承載式車身在這方面就會差很多,也許經過幾次的衝擊之後,車身就會發生扭曲形變。

傳統的越野車,比如普拉多、陸巡、牧馬人,

都無一例外採用了非承載式車身;而SUV無一例外都是承載式車身。當然你要非得去野外豁車,那麼也許2-3年車身就散架了。

你想說進口三菱帕傑羅是承載式車身?是的,但帕傑羅的車身結構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屬於半承載式結構,它擁有內嵌的梯形結構,加強了底盤強度,兼顧了越野與公路性能。

懸掛系統

麥弗遜式懸掛是轎車和SUV的主流前懸掛系統,優點在於舒適性和體積小,但是由於其結構是直筒型,橫向只有一根下控制臂,當應對左右橫向衝擊力時,表現的很脆弱。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SUV的車主,開的SUV車身明明很高,但以較快速度沖上馬路牙子之後,會有方向盤抖動的現象,其原因就是脆弱的前懸掛受損。

越野車的懸掛,特別是後懸掛,會傾向於選擇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這樣的好處就是抗造,擁有更大的剛性與強度,抵禦衝擊能力更強,比如牧馬人、普拉多。但是會犧牲掉一定的舒適性與操控性,不過話說回來,這兩位本來也不是幹這個的。

發動機

越來越多的SUV開始帶T,而越野車大部分還是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近些年,渦輪增壓很流行,仿佛變成了省油給力的代名詞,也成為了很多廠商的宣傳點。渦輪增壓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車輛的動力,尤其還能讓乘坐者感受到瞬間的爆發推進感。但是由於增加了發動機艙的壓力,也就犧牲了發動機工作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對於越野車而言,對於發動機動力輸出的連續性要求大大高於對於爆發力的要求,同時也更追求在苛刻條件下,發動機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越野過程中,發動機可能長時間保持在高負荷的工作狀態,而渦輪增壓的弊端也更容易暴露。所以絕大部分越野車會採用自然吸氣式發動機,並不是廠商沒有這個技術,更不是越野車負擔不起成本,而是實實在在的為了越野車的使用考慮的結果。

四驅及差速鎖

首先,越野車一定要有四驅功能,不論是全時四驅還是分時四驅;某些SUV也有四驅系統,但是這些四驅系統的主要還是用作防滑和幫助過彎,可以用來輕度越野,但真拿他當越野車使用的話,你一定會失望的。

其次,越野車的四驅系統擁有強大的脫困能力和高可靠性。越野車都要求具備能夠放大扭矩的低速四驅擋(俗稱低四),能夠相當大的放大車輛的扭力,越野車普遍能提供接近2倍的放大,而牧馬人盧比肯甚至能提供4倍(將牧馬人315牛米的扭矩擴大4倍,也就是1260牛米)。這在車輛脫困和攀爬陡坡的時候將起到關鍵作用。

最後,越野車具備硬連接的中央差速鎖,以及後橋差速鎖。而SUV即使某些車型具備了中央差速鎖,也多採用矽油粘性耦合式的,在困難的路況下很有可能耦合失效。

以上,已經足夠碾碎廠商們吹噓自家SUV能越野的誇張宣傳的謠言。

可能有些人覺得我說的有點過了,因為大部分人不會有那麼專業的越野,買個SUV就是隨便玩玩,走走爛路也就點到為止了。但實際上,越野是件充滿危險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聽信了廠家的宣傳,覺得自己買的車很厲害,到了真正的越野場地發生了車毀人亡的慘劇,這個責任怪誰?

我不是在吹越野,黑SUV。比加速、比操控、比配置、比舒適性,同價位寶馬X5把陸巡碾壓得爹都不認得。但比越野,則反之。每輛車的定位不一樣,並無好壞之分。

談越野性時,別拿你的SUV挑戰別人的越野車,把小鮮肉拖到荒野去,它會嚇尿的,那是屬於硬漢的天地。

懸掛系統

麥弗遜式懸掛是轎車和SUV的主流前懸掛系統,優點在於舒適性和體積小,但是由於其結構是直筒型,橫向只有一根下控制臂,當應對左右橫向衝擊力時,表現的很脆弱。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SUV的車主,開的SUV車身明明很高,但以較快速度沖上馬路牙子之後,會有方向盤抖動的現象,其原因就是脆弱的前懸掛受損。

越野車的懸掛,特別是後懸掛,會傾向於選擇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這樣的好處就是抗造,擁有更大的剛性與強度,抵禦衝擊能力更強,比如牧馬人、普拉多。但是會犧牲掉一定的舒適性與操控性,不過話說回來,這兩位本來也不是幹這個的。

發動機

越來越多的SUV開始帶T,而越野車大部分還是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近些年,渦輪增壓很流行,仿佛變成了省油給力的代名詞,也成為了很多廠商的宣傳點。渦輪增壓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車輛的動力,尤其還能讓乘坐者感受到瞬間的爆發推進感。但是由於增加了發動機艙的壓力,也就犧牲了發動機工作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對於越野車而言,對於發動機動力輸出的連續性要求大大高於對於爆發力的要求,同時也更追求在苛刻條件下,發動機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越野過程中,發動機可能長時間保持在高負荷的工作狀態,而渦輪增壓的弊端也更容易暴露。所以絕大部分越野車會採用自然吸氣式發動機,並不是廠商沒有這個技術,更不是越野車負擔不起成本,而是實實在在的為了越野車的使用考慮的結果。

四驅及差速鎖

首先,越野車一定要有四驅功能,不論是全時四驅還是分時四驅;某些SUV也有四驅系統,但是這些四驅系統的主要還是用作防滑和幫助過彎,可以用來輕度越野,但真拿他當越野車使用的話,你一定會失望的。

其次,越野車的四驅系統擁有強大的脫困能力和高可靠性。越野車都要求具備能夠放大扭矩的低速四驅擋(俗稱低四),能夠相當大的放大車輛的扭力,越野車普遍能提供接近2倍的放大,而牧馬人盧比肯甚至能提供4倍(將牧馬人315牛米的扭矩擴大4倍,也就是1260牛米)。這在車輛脫困和攀爬陡坡的時候將起到關鍵作用。

最後,越野車具備硬連接的中央差速鎖,以及後橋差速鎖。而SUV即使某些車型具備了中央差速鎖,也多採用矽油粘性耦合式的,在困難的路況下很有可能耦合失效。

以上,已經足夠碾碎廠商們吹噓自家SUV能越野的誇張宣傳的謠言。

可能有些人覺得我說的有點過了,因為大部分人不會有那麼專業的越野,買個SUV就是隨便玩玩,走走爛路也就點到為止了。但實際上,越野是件充滿危險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人聽信了廠家的宣傳,覺得自己買的車很厲害,到了真正的越野場地發生了車毀人亡的慘劇,這個責任怪誰?

我不是在吹越野,黑SUV。比加速、比操控、比配置、比舒適性,同價位寶馬X5把陸巡碾壓得爹都不認得。但比越野,則反之。每輛車的定位不一樣,並無好壞之分。

談越野性時,別拿你的SUV挑戰別人的越野車,把小鮮肉拖到荒野去,它會嚇尿的,那是屬於硬漢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