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發脾氣,父母應該怎麼辦,你真的作對了嗎

孩子大腦發育理智管理區的發育速度是趕不上情緒管理區。也就是說孩子還不能用理智來控制情緒,所以孩子稍不如意就會發火,暴怒。雖然有些時候作為父母在孩子發火的時候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清楚,他們還是孩子,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科學研究發現人在20歲以後理智管理區才能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你還要忍你的小孩很久呢!但是這一次次的發怒,鬧情緒,

反而是我們父母幫助孩子學習用理智控制情緒的好機會

其實人類的理智管理區和情緒管理區是相輔相成的,我們用理智來管理情緒,用情緒來激發理智,包括記憶,注意力,權衡利弊等都是情緒來幫助理智來判斷的,所以在孩子發怒的時候就是父母刺激孩子情緒管理區和理智管理區之間連接,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發展自己的記性。


那應該怎麼做呢?三步即可。描述,分析,反思

1.描述

讓孩子描述自己當前的情緒病不容易,所以我們就應該用遊戲的方法引導孩子說出現在的情緒,比如給孩子的玩具賦予喜怒哀樂的屬性,比如紅色的小人就是代表憤怒,當他發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拿起代表憤怒的小人,

問孩子是不是現在腦子裡是它等等方法,當孩子跟隨我們梳理了自己的情緒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快速平靜下來,同時又一次刺激了孩子理智與情緒的連接。

2.分析

這一步我們就應該幫助孩子對自己的發脾氣的原因進行分析。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做才能消除這樣的負面情緒。

比如有可能是我們大人對孩子的誤會,或者是大人冤枉孩子了,

這是最容易導致孩子發火的原因,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產生了誤解和冤枉,這就需要家長們和孩子溝通,並且幫助孩子分析原因。


3.反思

最後就是要讓孩子對整個事件進行反思,比如和孩子的誤會解開了,問問孩子能原諒自己嗎?給孩子說如果你當初沒有和爸爸媽媽發脾氣,

而是好好說,也不會錯怪你了,而且一定要給孩子說,你生氣,爸爸媽媽也很難受,你能感覺到嗎?

讓孩子知道也要體諒別人的感受

所以,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帶著小孩進行梳理,既改變了孩子的認知,也改變了孩子的情緒,最後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三步,只要對孩子進行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孩子不是程式沒有這個能力,只有耐心加上科學的方法才能更早的讓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