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市套路深呐!細數那些專用來坑外地人錢的老街,你去過哪些?

一向很奇怪,為啥不論哪兒一定都有這麼一個搶手景點,標配是“一看即是翻修出來”的假•古建築+“聲稱本地特產本來我們都知道是義烏批發”的各種高價小商品和小吃。就差在街口明晃晃地寫上“坑外地人”四個大字。

為何有些地方的搶手景點大同小異,比如說:一看即是翻修出來”的假•古建築+“聲稱本地特產,最可怕的是,每次去完這種“景點”,都立誓再也不來第二次。成果下次去別的地方,又會遇見這條似曾相識的路……

依據多年被坑的經歷,這種各路小吃店的霓虹燈招牌過於密佈的街,潛臺詞都是“人多錢傻速來”。

看著樓還挺令人驚歎的,不過裡邊的人群密佈程度也會令你驚歎。

著名的南翔小籠包排隊時間根本都是半小時起(還並不好吃)。

看到這,有沒有發現上面一切呈現的“坑人路”真的長得都很像……

像很有本地特徵,仔細一看本來賣的都是美特斯邦威優衣庫之類哪都能買得到的牌子,你唯一能獲得的“特徵體會”即是人特多。

▼▼▼

西 安

在西安,那條街叫做回民街

這種各路小吃店的霓虹燈招牌過於密集的街,潛臺詞都是“人多錢傻速來”。千遍一律的清真小吃(去甘甯吃更正宗吧?)和泡饃,還要時時提防小偷......

武 漢

在武漢,這條街叫做戶部巷

湖南湖北一家親,武漢小夥伴表示戶部巷擁有最難吃的熱乾麵。不過老司機表示,有家常年排隊的糊湯粉和烤麵筋很好吃。

揚 州

在揚州,這條街叫做東關街

東關街周邊集中了揚州最好玩的景點,當然,作為中國十大文化古街之一,裡面東西的價格也是翻了N倍的高。

拉 薩

在拉薩,這條街叫做八角街

去過八角街的都知道,講價最低也得從6折開始往下講。如果你不夠“心狠”,八角街旁邊的沖賽康巷會告訴你什麼叫做人傻錢多,有錢任性。

這名字一看就是用來忽悠遊客的,耿直度我給一百分。

帝 都

在北京,

這條街叫做南鑼鼓巷

一個永遠都人山人海的地方……But,難道北京只有南鑼鼓巷是坑?呵呵,前門大街、王府井小吃街都表示不服!

昆 明

在昆明,這條街叫祥雲美食街

就是一般的大排檔,千萬別去,什麼雲南小吃都有,但什麼都不正宗。價格貴,就餐環境堪憂!專騙外省人!

在雲南,叫做麗江古城、大理古城、雙廊古城

在天津 叫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

在杭州,那條街叫河坊街。

在成都叫錦裡和寬窄巷子

在西安 那條街叫做回民街

在嘉興,那叫西塘

在西藏,叫八廓街

在黃山 叫屯溪老街

在開封,叫宋都禦街

在廈門,那叫中山路和鼓浪嶼

在重慶,叫磁器口和洪崖洞

大連的俄羅斯一條街

在揚州,叫東關街

在福州那叫三坊七巷

在北京,那叫南鑼鼓巷

在桂林,叫西街

在武漢,叫戶部巷

在拉薩,叫八角街

在昆明,叫南屏街

在濟南,叫芙蓉街

在美國,那個地方,叫唐人街。

在青島,叫中山路

在西寧,那條街叫水井巷

在潮州,叫牌坊街

在深圳,那叫東門老街

在南昌……叫做繩金塔,叫做中山路

在廣州…表示真不知道有哪條街坑,北京路、上下九。。。條條都坑呐!

不過,在許多的吐槽中,也有些不一樣的聲響,以為這些街區關於遊客來說,不失為一個能夠軋軋鬧猛的當地,這幾乎是國內游必有的體會之一。而且,大多數遊客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到最地道的本地特徵景點或小吃。也有人說到,廈門中山路上花生茶、西安回民街的一些小吃本來還不錯,本地人有時也會偶然去吃。

從事了多年國內旅行的通達旅行社總經理楊玉寶以為,遊客的吐槽反映了這些小吃街表像的疑問,更深層次的因素則是國內各地旅行開發整體水準較低,雷同的街區、品類差不多的旅行紀念品、一應俱全但並不地道的小吃,讓這些當地相貌含糊,很難真實有自己的特色。“現在不斷增加的遊客情願挑選出境遊,也和國內遊整體的低水準有關。不過,中國遊客基數巨大,這些當地暫時並不短少客源,要進一步轉型晉級還有個綿長的過程。”

微先生覺得,這些大同小異的街道,這些旅遊城市慣用的套路,歸根到底是旅遊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的缺乏,一味地跟風推崇,解決不了這個核心問題,因為,廣大的遊客不是傻子,是好是壞心裡很清楚,你這樣的旅遊體驗遊客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了,也會鼓動身邊的朋友不要來。久而久之,這些專門用來坑騙外地遊客的街道,坑了遊客一時,卻坑了城市旅遊形象很長一個階段,孰輕孰重,自見分曉。

就是一般的大排檔,千萬別去,什麼雲南小吃都有,但什麼都不正宗。價格貴,就餐環境堪憂!專騙外省人!

在雲南,叫做麗江古城、大理古城、雙廊古城

在天津 叫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

在杭州,那條街叫河坊街。

在成都叫錦裡和寬窄巷子

在西安 那條街叫做回民街

在嘉興,那叫西塘

在西藏,叫八廓街

在黃山 叫屯溪老街

在開封,叫宋都禦街

在廈門,那叫中山路和鼓浪嶼

在重慶,叫磁器口和洪崖洞

大連的俄羅斯一條街

在揚州,叫東關街

在福州那叫三坊七巷

在北京,那叫南鑼鼓巷

在桂林,叫西街

在武漢,叫戶部巷

在拉薩,叫八角街

在昆明,叫南屏街

在濟南,叫芙蓉街

在美國,那個地方,叫唐人街。

在青島,叫中山路

在西寧,那條街叫水井巷

在潮州,叫牌坊街

在深圳,那叫東門老街

在南昌……叫做繩金塔,叫做中山路

在廣州…表示真不知道有哪條街坑,北京路、上下九。。。條條都坑呐!

不過,在許多的吐槽中,也有些不一樣的聲響,以為這些街區關於遊客來說,不失為一個能夠軋軋鬧猛的當地,這幾乎是國內游必有的體會之一。而且,大多數遊客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到最地道的本地特徵景點或小吃。也有人說到,廈門中山路上花生茶、西安回民街的一些小吃本來還不錯,本地人有時也會偶然去吃。

從事了多年國內旅行的通達旅行社總經理楊玉寶以為,遊客的吐槽反映了這些小吃街表像的疑問,更深層次的因素則是國內各地旅行開發整體水準較低,雷同的街區、品類差不多的旅行紀念品、一應俱全但並不地道的小吃,讓這些當地相貌含糊,很難真實有自己的特色。“現在不斷增加的遊客情願挑選出境遊,也和國內遊整體的低水準有關。不過,中國遊客基數巨大,這些當地暫時並不短少客源,要進一步轉型晉級還有個綿長的過程。”

微先生覺得,這些大同小異的街道,這些旅遊城市慣用的套路,歸根到底是旅遊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的缺乏,一味地跟風推崇,解決不了這個核心問題,因為,廣大的遊客不是傻子,是好是壞心裡很清楚,你這樣的旅遊體驗遊客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了,也會鼓動身邊的朋友不要來。久而久之,這些專門用來坑騙外地遊客的街道,坑了遊客一時,卻坑了城市旅遊形象很長一個階段,孰輕孰重,自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