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應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對人類最為致命的病毒之一,

其致病機理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團隊通過構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轉移載體,系統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細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達的致病效應。

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華林研究員學科組介紹,埃博拉病毒可編碼多種形式的糖蛋白,但是此前對糖蛋白潛在的致病效應的推測只是基於細胞或組織培養物水準的初步研究,

相關致病效應尚缺乏體內水準的直接證據。此外作為一種生物安全四級病毒,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機理的研究,一直受到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特定實驗條件的明顯限制。

在最新的這項研究中,王華林研究員學科組成功構建了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轉移載體,並利用腺病毒基因轉移技術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實驗條件下,系統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致病效應。

糖蛋白表達導致的急性炎症及組織損傷作用,提示該蛋白可能在埃博拉致病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埃博拉病毒致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此外,該項研究也為進一步揭示糖蛋白等烈性病原體致病因數的致病效應及其分子機理提供了一種重要且便捷的實驗模型,而且此模型或許同樣可以用於研發針對這些致病因數的特異性干預手段或治療藥物。

這意味著我國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應及其實驗模型的研究中取得的新進展。部分成果近日線上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和細胞》。

(原作者李偉。編輯唐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