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再起爭端!高通起訴蘋果:要求禁止在中國生產、銷售iPhone

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高通在中國發起了一項訴訟,尋求禁止蘋果公司在中國製造和銷售iPhone。

高通發言人克莉絲汀·特林布(Christine Trimble)表示,該公司已經向北京的一個智慧財產權法庭提交了訴訟,指控蘋果侵犯了該公司的專利權,並尋求該法庭發佈禁止令。

特林布稱,“蘋果使用了高通發明的技術,卻並未付錢。 ”

高通表示,這項訴訟是基於三項非標準基本專利而發起的,並表示這些專利覆蓋了蘋果目前應用於iPhone的電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和Force Touch觸控式螢幕技術。

特林布稱,這些發明只是“很少的一些例子,事實上蘋果使用了高通的很多技術來改進其設備和提高盈利”。

蘋果發言人Josh Rosenstock則表示,在我們和高通的多年持續談判中,這些專利從沒有被討論過。這一指控沒有價值,相信和高通其他的法庭手段一樣,這次的法律行為也會以失敗而告終。”

圍繞專利授權費一事,蘋果與高通之間的爭執已有一段時間。

今年1月份,蘋果一紙訴狀將高通告上法庭,

指控高通向蘋果收取了過高的專利授權費,報復蘋果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合作而拒絕歸還承諾的10億美元專利授權費,蘋果要求高通歸還承諾的10億美元專利授權費。

而在沉寂了兩個多月之後,高通在4月份以一份長達134頁的狀紙對蘋果的訴訟作出了回應,列出35條抗辯理由逐一駁斥蘋果的指控,並細數蘋果對高通的種種不公,並直言蘋果無非就是想通過自身的巨大影響力,

迫使高通接受不合理的專利授權協議。

外媒稱,高通的最新訴訟,是這家晶片廠商目前針對蘋果採取的最大行動。

與蘋果的專利糾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在全球遭到質疑。

近年來,中國、韓國、歐盟、美國、臺灣,陸續對高通進行調查及處罰,作為蜂窩通信技術關鍵專利的持有者,該公司的授權方式一直飽受批評。

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是把整個專利打包,

交給手機企業使用,按照手機銷售額提取一定比例的專利授權費。很多手機企業認為,有些專利根本沒有使用也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蘋果則是高通模式最大的反對者。

從業績表現看,目前高通更受專利官司影響。今年二季度該公司營收下降12%,淨利潤下降40%。高通預計,三季度專利授權部門的營收將同比下降47%左右,公司總體營收將同比下滑約13%。

此外,手機晶片市場的激烈競爭仍對該公司不利。該公司面臨著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英特爾的嚴重威脅。英特爾一直在為移動計算市場重新設計晶片。

在iPhone的某些版本中,蘋果使用了一些高通的數據機(將手機連接到蜂窩網路的晶片)。但在部分市場,蘋果通過使用英特爾公司的替代產品,減少了與高通這種依賴關係。

加拿大投資銀行分析人士邁克·沃克裡稱,目前來看,高通的訴訟是為了進一步向蘋果施壓,使其再次回到專利談判上來。

沃克裡說,中國法院受理美國公司之間糾紛的案例,此前幾乎沒有先例,中國監管者應當意識到,像這樣的案子也會牽涉到蘋果公司的供應商,比如鴻海集團,該公司吸納了大量就業。

沃克利還指出,如果高通勝訴,iPhone在中國被禁止生產和銷售,這對諸如OPPO這樣的中國手機品牌將是極大的利好。蘋果的投資者並不擔心iPhone供應的終端,因為他們認為一旦蘋果產品的生產受到威脅,蘋果將立即做出妥協。

對於蘋果來說,高通的這次訴訟來的可真不是時候——蘋果剛發佈了iPhone 8和X,希望能借此重新確立市場領導地位,而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快速成長導致蘋果面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

蘋果在華的供應商和組裝廠目前都在快馬加鞭地生產,希望能在關鍵的假期購物季來臨前生產出盡可能多的iPhone,因此,一旦生產受到任何衝擊,代價可能會很高。蘋果最近一個財年2156億美元的銷售中,大中華市場貢獻了22.5%。

高通的訴訟是為了進一步向蘋果施壓,使其再次回到專利談判上來。

沃克裡說,中國法院受理美國公司之間糾紛的案例,此前幾乎沒有先例,中國監管者應當意識到,像這樣的案子也會牽涉到蘋果公司的供應商,比如鴻海集團,該公司吸納了大量就業。

沃克利還指出,如果高通勝訴,iPhone在中國被禁止生產和銷售,這對諸如OPPO這樣的中國手機品牌將是極大的利好。蘋果的投資者並不擔心iPhone供應的終端,因為他們認為一旦蘋果產品的生產受到威脅,蘋果將立即做出妥協。

對於蘋果來說,高通的這次訴訟來的可真不是時候——蘋果剛發佈了iPhone 8和X,希望能借此重新確立市場領導地位,而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快速成長導致蘋果面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

蘋果在華的供應商和組裝廠目前都在快馬加鞭地生產,希望能在關鍵的假期購物季來臨前生產出盡可能多的iPhone,因此,一旦生產受到任何衝擊,代價可能會很高。蘋果最近一個財年2156億美元的銷售中,大中華市場貢獻了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