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搶魚抓雞割稻尋寶品美食 江蘇句容天王鎮“金秋豐收節”上演鄉村旅遊嘉年華

2017-10-15 22:51

稻田音樂會、農家菜評比、競技割稻、水田摸魚、抓雞撿蛋……

今天,在江蘇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5000多名中外遊客雲集這裡,參加首屆“金秋豐收節”,在樂趣中感受深厚傳統農耕文化,體驗一把天王鎮別有韻味的鄉村旅遊活動。

鄉村旅遊 要辦就辦“土掉渣”旅遊活動

煙雨江南稻穀黃、山鄉秋色別樣美,青山、薄霧、稻田、村莊構成一幅絕美的鄉村田園畫卷。

在天王鎮最晚成熟的稻田邊,一場別開生面的農趣盛會正在熱烈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旅遊活動正上演得如火如荼——

田野間,一把把鋥亮的鐮刀揮舞,有節奏地割稻;地頭上,一陣陣的鑼鼓聲震天呐喊聲、加油聲此起彼伏;不遠處,露天大灶台正生起柴火,農家人摘洗著待烹飪的農家菜蔬;孩子們三五成群,或在田邊觀看割稻摜稻,或在稻草迷宮嬉戲玩耍;遊客們,一個個摩肩擦掌,有的下了田參與起收割,有的悠閒坐在河邊垂釣,還有一些挽起了褲腿,去水田裡摸魚摸得不亦樂乎……而休息處,

幾位耋耄老人正安然端坐,滿面笑意看著這一派熱鬧溫馨又充滿趣味的場面。

這場集山水、競技、比賽、趣味活動與一體的活動,則是句容發展鄉村旅遊,精心打造的一場“盛會”。

鄉村旅遊,各地都在搞;如何讓旅遊宣傳真正的生動起來,成為各地政府思索的問題。

近年來,各地鄉村旅遊活動層出不窮,論壇峰會、歌舞表演、民俗展示紛紛登場,

叫人眼花繚亂。句容市天王鎮表示,在多年鄉村旅遊的發展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想法。

“鄉村旅遊,紮根在‘土’上。‘高大上’的活動需要有,‘接地氣’的活動更需要。論壇、評估,搞得多了,大眾審美疲勞,也未必見成效;來一場土得‘掉渣’的鄉村活動,真真正正把土味、農味融進去,大眾不再坐著觀看,而是親身參與,反而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天王鎮副鎮長王惠宇如是說。

句容市旅委認為,鄉村旅遊內核,

是“鄉土文化”,村民親自上陣展示農活廚藝,擔賣自家土產,賺到吆喝,也推廣了生態經濟;遊客親身入田下河,手腦並用,過足了農民癮,更與鄉村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接觸……這種參與感、體驗度,讓市民遊客親身體驗了鄉村生活和農家樂趣。

遊客村民“親密”接觸城與鄉“近”了

“弓腰,左手握住距稻子根部約一尺地方,右手拿緊鐮刀,鉤住一拉,就割下來了……”賽場稻田裡,一位割稻選手,正手把手地教一位杭州遊客如何割稻。“大姐,你是本地人不,手腳可真利索!”“可不是,天王本地農民,割稻割了幾十年了。”一把稻子割下,兩束笑聲從地頭傳開。

另一邊,來自上海的遊客羅先生正跟一位本地的參賽者一起參加摜稻比賽,摜完稻,羅先生細心地抖了抖稻把,把散落在稻把裡的稻粒抖入穀桶後,才將稻把放下。“你這不像城裡人啊,手法老道的很!” “我是老知青,當年下鄉時在田裡也是一把好手,今天總算又回味了一把做知青的滋味了!”

對才上小學的楊雨晗小朋友來說,今天在這,她又學到了新知識:原來種稻子要先插秧,稻子收割完了還要打稻子,原來爆米花就是用稻米“崩”出來的……除了漲知識,她還收穫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今天我用拾到的稻穗炸了一袋爆米花,可香了,我還撿到了幾隻雞蛋鴨蛋呢。”

對天王鎮而言,這一個個溫馨的場景,正是這次節慶的真正意義所在。

節慶前幾周,天王鎮16個村村民們的互動,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各村割稻摜稻人評選、各村代表性美食評選、各家派誰參加啦啦隊、各村出幾個人去幫忙場地搭建,成了每天晚飯後村民們一起商量探討的議題。村幹部們也沒閑著,有時間就坐下來開個交流會,沒時間就在手機群裡保持交流暢通,每迸發一個新創意,都會引起大家一系列的思想碰撞。

一場活動下來,村與村親了,城與鄉近了,人與人感情也愈發密切了。鄉村旅遊的意義和效果就達到了。”

“春華”到“秋實”天王要譜寫鄉村旅遊新模式

今年春天,15萬株櫻花在天王鎮絢爛綻放,在周邊引起轟動,27種不同的櫻花以唯美的姿態迎來了百萬遊人。

今年秋天,在陣陣稻香中,天王鎮又拉開了秋季之旅的帷幕。“三月份時在天王賞櫻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間,我又站在了天王的土地,原來天王鎮不止有櫻花,這裡的秋天更讓人陶醉……”站在稻田邊,回想起春季的天王賞櫻之旅,來自南京的遊客小顧不由發出感慨。

離南京市區60公里的句容天王鎮山清水秀,物產豐饒,一直以來是蘇南地區生態環境最好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櫻花節”打出天王鎮的名聲,“土特產”助力了天王鎮的口碑。在此基礎上,天王鎮確立“打造全域旅遊”的發展主攻方向。該鎮準備以“森林文化小鎮”為載體,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修建綠道串聯九大園區,還能聯結6座山中水庫和8個民俗特色村,風俗各異,繪就一張真山真水真美景的全域旅遊藍圖。

與此同時,天王鎮還不遺餘力發展有機農業,在三產融合上做文章,將現代農業和旅遊觀光有機融合。以戴莊村為例,他們停止使用化肥、農藥,全面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採用生物之間相克作用和生物農藥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山上山地部分,不開墾不破壞,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形成天然有機的生態系統;幾年下來,戴莊村農田地力顯著提高,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一幅蛙鳴縈繞的鄉間景象躍然眼前……天王旅遊,正慢慢由“春華”轉向“秋實”,正逐步由“觀光式”變為“體驗式”,把遊客從賞風景到看生態,從擠爆景區到追捧田間地頭,最終讓遊客留下來。

摜完稻,羅先生細心地抖了抖稻把,把散落在稻把裡的稻粒抖入穀桶後,才將稻把放下。“你這不像城裡人啊,手法老道的很!” “我是老知青,當年下鄉時在田裡也是一把好手,今天總算又回味了一把做知青的滋味了!”

對才上小學的楊雨晗小朋友來說,今天在這,她又學到了新知識:原來種稻子要先插秧,稻子收割完了還要打稻子,原來爆米花就是用稻米“崩”出來的……除了漲知識,她還收穫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今天我用拾到的稻穗炸了一袋爆米花,可香了,我還撿到了幾隻雞蛋鴨蛋呢。”

對天王鎮而言,這一個個溫馨的場景,正是這次節慶的真正意義所在。

節慶前幾周,天王鎮16個村村民們的互動,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各村割稻摜稻人評選、各村代表性美食評選、各家派誰參加啦啦隊、各村出幾個人去幫忙場地搭建,成了每天晚飯後村民們一起商量探討的議題。村幹部們也沒閑著,有時間就坐下來開個交流會,沒時間就在手機群裡保持交流暢通,每迸發一個新創意,都會引起大家一系列的思想碰撞。

一場活動下來,村與村親了,城與鄉近了,人與人感情也愈發密切了。鄉村旅遊的意義和效果就達到了。”

“春華”到“秋實”天王要譜寫鄉村旅遊新模式

今年春天,15萬株櫻花在天王鎮絢爛綻放,在周邊引起轟動,27種不同的櫻花以唯美的姿態迎來了百萬遊人。

今年秋天,在陣陣稻香中,天王鎮又拉開了秋季之旅的帷幕。“三月份時在天王賞櫻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間,我又站在了天王的土地,原來天王鎮不止有櫻花,這裡的秋天更讓人陶醉……”站在稻田邊,回想起春季的天王賞櫻之旅,來自南京的遊客小顧不由發出感慨。

離南京市區60公里的句容天王鎮山清水秀,物產豐饒,一直以來是蘇南地區生態環境最好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櫻花節”打出天王鎮的名聲,“土特產”助力了天王鎮的口碑。在此基礎上,天王鎮確立“打造全域旅遊”的發展主攻方向。該鎮準備以“森林文化小鎮”為載體,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修建綠道串聯九大園區,還能聯結6座山中水庫和8個民俗特色村,風俗各異,繪就一張真山真水真美景的全域旅遊藍圖。

與此同時,天王鎮還不遺餘力發展有機農業,在三產融合上做文章,將現代農業和旅遊觀光有機融合。以戴莊村為例,他們停止使用化肥、農藥,全面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採用生物之間相克作用和生物農藥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山上山地部分,不開墾不破壞,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形成天然有機的生態系統;幾年下來,戴莊村農田地力顯著提高,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一幅蛙鳴縈繞的鄉間景象躍然眼前……天王旅遊,正慢慢由“春華”轉向“秋實”,正逐步由“觀光式”變為“體驗式”,把遊客從賞風景到看生態,從擠爆景區到追捧田間地頭,最終讓遊客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