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建中:一個專啃“硬骨頭”的援藏幹部

“用實幹去做群眾最盼的事,用實幹去幹群眾心中最想的活”,這是南充市援藏幹部李建中對自己援藏工作的要求,在援藏工作中,他帶領27名南充市順慶區援藏幹部紮根汶川縣,

傾情幫扶。今天的《援藏這五年》,我們來看看李建中的援藏故事。

木上村是汶川縣16個貧困村之一,全村有92戶321人,其中貧困戶9戶33人。由於缺水,通村路狹窄,2008年後,不少村民搬到山下,村上常住村民不足50人,近千畝撂荒的土地無人問津,導致該村經濟發展一直滯後,

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通村路窄、缺生產用水、缺致富產業是木上村發展的三大“攔路虎”。李建中與對口幫扶工作組一到汶川便決定啃下木上村這塊在汶川縣脫貧攻堅中最硬的“骨頭”。從哪裡下手呢?

李建中在考察到木上寨時公路的情況時說:“這條公路以前非常窄,

僅夠一輛拖拉機通過,路面很爛,安防設施也很破舊,安全性也很低。我們第一次來確實感覺山高路險,腿也在打閃。 ”

木上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余文說:“以前我們木上村的設施是相當狹窄的,從村上到汶川縣城是15公里,但是開車要走一個小時。”

“要致富先修路”,李建中與工作組立即籌措資金,為木上村拓寬、硬化通村道路,滿足木上村安全出行和產業發展需求。

而天生恐高的李建中卻要一次次走上公路施工現場,克服自身的心裡障礙付出了超越常人的艱辛。

李建中:余主任,我們村道這麼長,一共規劃了多少處錯車道。

余文:現在村道是五公里多,然後我們現在設計了22個錯車道,幾乎就達到了兩百米一個。

李建中:那乾脆這樣,把能夠加寬的地方都加寬成錯車道,徹底解決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方便大家駕車。

余文:對,那我去跟施工方談這個事情。

路修好了,有了產業發展的基礎,李建中與幫扶工作組為了解決木上村集體經濟空白的問題,利用木上村荒地,整理了80畝的青紅脆李的果園,栽種6000株青紅脆李,建成了“木上村奔康產業園”。

通過栽種給老百姓做一個示範。通過近一年的發展,

已經實現收入45000元,同時帶動了老百姓形成了20多個家庭果園,影響了周邊周達幾個村的發展。

同時,為村裡修建了一條7公里的產業路,方便老百姓以後的生產和銷售,結束了木上村肩挑背抗的歷史。

木上村村民應永瓊說:“我們種植的青紅脆李全靠背,從地裡背下來很遠,現在他們把產業道路給我們修通了,就可以用車子拉,很方便,感謝南充市順慶區幫扶我們的同志們。”

“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的路也好了,灌溉水池也基本滿足老百姓的需要,產業也起來了,在他們的幫助下,老百姓也看到了希望。”余文說。

李建中告訴記者:“對口幫扶一年來,真切的讓我感到,要做好對口幫扶工作,一定要走進群眾的心裡,用腳走進群眾的家裡,用心打開群眾的心門,用實幹去做群眾最盼的事,用實幹去幹群眾心中最想的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締結藏漢、羌漢一家的親情,共同實現脫貧奔康的夢想。 ”

李建中和援藏隊員們一起“做汶川人,說汶川話,做汶川事”,紮根到汶川縣產業發展、基礎建設、民生改善、精准扶貧等各方面工作中,推動了汶川縣各方面的發展。未來,南充市順慶區還將充分利用自身在醫療、教育等多方優勢,在各領域互派幹部,加強民間合作,促成順慶、汶川深度融合,為建設康養汶川提檔升級,建成阿壩州區域醫療中心出實招、辦實事,助力汶川脫貧奔康。

從地裡背下來很遠,現在他們把產業道路給我們修通了,就可以用車子拉,很方便,感謝南充市順慶區幫扶我們的同志們。”

“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的路也好了,灌溉水池也基本滿足老百姓的需要,產業也起來了,在他們的幫助下,老百姓也看到了希望。”余文說。

李建中告訴記者:“對口幫扶一年來,真切的讓我感到,要做好對口幫扶工作,一定要走進群眾的心裡,用腳走進群眾的家裡,用心打開群眾的心門,用實幹去做群眾最盼的事,用實幹去幹群眾心中最想的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締結藏漢、羌漢一家的親情,共同實現脫貧奔康的夢想。 ”

李建中和援藏隊員們一起“做汶川人,說汶川話,做汶川事”,紮根到汶川縣產業發展、基礎建設、民生改善、精准扶貧等各方面工作中,推動了汶川縣各方面的發展。未來,南充市順慶區還將充分利用自身在醫療、教育等多方優勢,在各領域互派幹部,加強民間合作,促成順慶、汶川深度融合,為建設康養汶川提檔升級,建成阿壩州區域醫療中心出實招、辦實事,助力汶川脫貧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