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小學生遇上蘇軾》引發父母焦慮,網友:另一種形式的“拼爹”

蘇軾又火了一把!他一定想不到,在自己出生後980年的國慶日,被一群小學生用大!數!據!分析了個透徹......

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啥?蘇軾在景區中有多大的品牌價值?蘇軾的“朋友圈”是怎樣的?最近幾天,

朋友圈被清華附小2012級4班的10萬+文章《當小學生遇見蘇軾》刷屏了,吃瓜網友紛紛感歎,自己六年級還在玩泥巴,人家的六年級已經在用大資料研究蘇軾了......

事情是這樣的,針對蘇軾誕辰980周年,清華附小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包括瞭解蘇軾生平、吟誦蘇軾的詩詞、臨摹蘇軾的書法和畫作等,並在老師推薦下觀看了紀錄片《蘇東坡》。

臨摹蘇軾書法、創作畫作

利用課前演講瞭解蘇軾生平,在晨讀時間吟誦蘇軾的詩詞

暮省時間進行遊戲飛花令

小朋友們還跟著康震,一起品讀了蘇軾的作品

誰是康震?《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老師還推薦學生,觀看了紀錄片《蘇東坡》

大招來了,請開眼!

這些學生還利用國慶假期,

進行了以蘇軾為主題的小課題研究。老師作為學生的貼身軍師,都把課題研究群置頂,方便隨時關注。

認真研究的樣子

改到崩潰的11稿......

你恐怕連想像都不敢這麼想,一群“別人家的孩子”,對蘇軾的3459首詩詞和生平進行了大資料分析,共完成課題研究報告23份,研究主題各有不同,比如《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和蘇軾的影響力》《行走的蘇軾》、《蘇軾 vs 李白》、《蘇軾的朋友圈》、《蘇軾的心情曲線》等。

內容有多燒腦,請自行感受一下。再對比自己孩子的課外作業——什麼做手工、種花草,都弱爆了好嗎?

人家六年級的學生爬程式做資料分析、中國知網也不算什麼了,資料要查哈佛線上圖書館的,資料找到了再來個OCR識別,再來做個對照表,做的表可以快速搜索蘇軾每一首詩的具體年代……

算了,不說了,好像我真的能看懂似的......

看看網友們是怎麼看的吧,大概分為這幾大流派。

獻上膝蓋的

@CandiceCandyCan61:同樣是小學生,一些人在認真追星,一些人通過優良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早早就睜開了眼睛看世界!

@會跳的坦:我小學的時候還不知道資料是為何物……

@Coco_pororo:是在下輸了……老阿姨連篇論文都編不出來!

@想擁有藝興般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從起跑線上就開始輸了……

@TL之靈:這就是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結果,非一二線城市的家長看這個新聞都驚呆了,感覺自己孩子比別人差了一個光年。

大加讚賞的

曾猿:我不評價在這樣課題裡孩子自己的發揮占多少,因為顯而易見的是絕大部分的課題絕對是父母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量。比如大資料分析吧……你要我如何相信一個小孩子對程式設計的熟悉已經達到了可以爬資料分析詞頻的程度了?

但是我更感興趣的是在這個活動背後透露的一些現象。在這些嚴謹的課題裡每一個家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自己分析問題的方法、思路、步驟這樣的一個邏輯過程言傳身教給了孩子。這樣的活動其實給家長向孩子灌輸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方法論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有匪君子000:雖然論文的邏輯思維是父母的,但有這樣的起點,只要孩子參與其中了,收穫肯定也會很大的,還是會超同齡人一大截。

深深質疑的

不想說話:作為一個清華本科畢業生,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覺得上清華大學比上清華附小容易。

蕭定權:就報告來看,其方法之科學,邏輯之縝密,考據之嚴謹,思想之成熟,令一眾研究生也歎為觀止,自愧弗如。但……語文不是感性的嗎?蘇軾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嗎?

燕小六:......不管文章是自己獨立完成還是家長協助完成,我確信,他們很難事後繼續耐著性子細細品讀體悟其中一兩篇詩詞文章,或者對蘇軾的一生深入探究。一旦這些作業被樹立為典範,一大波家庭怕是要哭天搶地了。

九天:這就是所謂的素質教育的典範了嗎?小學生真的需要通過研究蘇軾和旅遊產業的關係以及高頻詞分析蘇軾的文章才能體現教育的成功?讓孩子們安安靜靜讀讀詩不好嗎?什麼叫基礎教育?孩子們真能讀懂那些原始材料嗎?清華導師們的學術技能留著好好認真帶帶自己那些研究生吧,他們有的半年沒和老師見面了,學術規範還不如那個娃呢……

機智旁觀的

@好難的起名字:神一般的小學生的背後,一般都站著一位高深莫測的爸爸。

Bienews:從這些報告中,我大概猜到了這些孩子家長的職業。

正如網友們的議論紛紛,這些報告的確“研究”出了諸多問題。

能否反映小學生的真實水準?

對於網上對這些論文,特別是《大資料》一文,認為孩子父母可能也參與了比較多,文章能否體現小學生的真實水準的質疑,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質疑並沒有依據,也不懂小學生。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不過,看過網友的評論我就放心了,即便是點贊的網友,貌似也無法說服自己這論文完全出自小學生之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北京大學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沈豔在看完文章和學生的“小課題”後表示,憂慮早就超過了欣喜。

“小學生的論文題目都如此老氣橫秋嗎?大資料……就是成年人,大抵也不太能說清楚究竟什麼是“大資料”、大資料有什麼用處、該怎麼用、有什麼要注意的問題吧。

孩子們開會,分工、確定主題。然後查找資料。先找到兩本工具書,然後“在爸爸的幫助下”,又找了很多其他資料。手工查詢每一卷詩創作的年代和地點、做對照表考察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關係,再然後分析統計……這麼繁複大量的工作,真的可以由幾個孩子在八天內完成?”

是否揠苗助長?

一位重點中學一線語文教師撰文直指,現實的教育是:家長拔苗,老師點贊;老師拔苗,家長叫好。

文章中還指出,這種超越兒童年齡的揠苗助長,有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總覺得要讓兒童少年老成,或者少年就能成就一番偉業,那才能光宗耀祖,才能青史留名,那才是教育的成功,那才是完美的人生。

教育過程中的揠苗助長,短期看成就斐然,但長期看則是造成兒童未老先衰的罪魁禍首。

北大教授沈豔也表示,如果這些工作,主要是老師授意、“爸爸”執行,那麼目前的署名就是教十多歲的孩子從小養成將別人的工作當做自己的來報告的習慣。如果有孩子將來真以學術為業,無論他們多麼有才華,單單將別人的工作別人的貢獻寫成自己的,就足以斷送他們的學術生命。

據說有家長對學校這些做法提出疑議時,有班主任很冷靜地告訴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想上北清,就得這樣”。但是,如果可以給大學教育者發聲的機會,我想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精通研究的套路、習慣做花拳繡腿的研究,到大學或者成年階段,孩子只怕很難有真實的創新和自己發自內心喜悅的人生。

紀念蘇東坡,簡簡單單帶著孩子們一起品味幾首美好的詩詞、或者去吃頓東坡肘子是否更有樂趣?

這樣的研究意義何在?

北大教授沈豔質疑:研究回答了什麼問題?小作者大抵問的是:“歸來”這個詞出現了 157 次,是蘇軾詩詞中出現最多的詞,蘇軾是到處雲遊嗎?提到“西湖” 92 次、“江南” 84 次,這麼多頻次是不是和他的人生經歷相關?……可是,這些問題為什麼需要回答?為什麼需要用“大資料”回答?只要讀一讀蘇軾生平,或者經典作品如林語堂《蘇東坡傳》,答案並不難找到吧?

結論呢?是蘇軾關心民間疾苦,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幽香”。哦,還有意外發現,說,因為“子由”出現的頻次最多,所以發現蘇軾和弟弟子由手足情深!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天性喜歡探索,喜歡問問題的孩子們,寫出了有模有樣的報告,但除了覺得他們會用大資料很厲害之外,並不清楚他們回答了什麼有趣的問題。為炫技而研究、為完成任務而研究,是很多研究的通病。難道十一二歲的孩子,也要從小學會為了問問題而問問題、相信研究就是去從百度這類搜尋引擎查找二手資料、再捏合在一起嗎?

是否是另一種形式的“拼爹”?

清華附小這些研究蘇軾的小孩子們,背後顯然能看到“爸爸”的參與,有人就質疑說,沒個好爸爸,清華附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

按照清華附小2017年的招生簡章,父母有一方為清華大學本部事業編制教職工的“二代”,或者“三代”,則擁有入學資格。

重點中學一線語文教師表示,家長對學校活動的“深度參與”,不僅僅表現在各種文體活動上,也開始入侵到學生的學業中來。學生在學校的各種活動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真正為了學生的成長,還是為了在各種活動的評比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我們比拼的是學生,還是比拼的是家長?另一種形式的“拼爹”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否真正有好處?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學校、老師的初衷都是好的,孩子們也確實在研究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孩子們的熱情應當得到認可和保護,可是,他們的童真和創造力也不該被無情忽視掉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年少有為”有的應該是少年該有的作為,而一心想讓兒童成為大人,超越人生的某個階段,在應該“志於學”的年齡就想著“不惑”,這樣的人生該有多麼扭曲不堪。孩子從來無需急著遇見誰,以守望幸福的姿態,你靜聽一朵花開的時間,他剛好遇見最美的自己。

改到崩潰的11稿......

你恐怕連想像都不敢這麼想,一群“別人家的孩子”,對蘇軾的3459首詩詞和生平進行了大資料分析,共完成課題研究報告23份,研究主題各有不同,比如《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和蘇軾的影響力》《行走的蘇軾》、《蘇軾 vs 李白》、《蘇軾的朋友圈》、《蘇軾的心情曲線》等。

內容有多燒腦,請自行感受一下。再對比自己孩子的課外作業——什麼做手工、種花草,都弱爆了好嗎?

人家六年級的學生爬程式做資料分析、中國知網也不算什麼了,資料要查哈佛線上圖書館的,資料找到了再來個OCR識別,再來做個對照表,做的表可以快速搜索蘇軾每一首詩的具體年代……

算了,不說了,好像我真的能看懂似的......

看看網友們是怎麼看的吧,大概分為這幾大流派。

獻上膝蓋的

@CandiceCandyCan61:同樣是小學生,一些人在認真追星,一些人通過優良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早早就睜開了眼睛看世界!

@會跳的坦:我小學的時候還不知道資料是為何物……

@Coco_pororo:是在下輸了……老阿姨連篇論文都編不出來!

@想擁有藝興般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從起跑線上就開始輸了……

@TL之靈:這就是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結果,非一二線城市的家長看這個新聞都驚呆了,感覺自己孩子比別人差了一個光年。

大加讚賞的

曾猿:我不評價在這樣課題裡孩子自己的發揮占多少,因為顯而易見的是絕大部分的課題絕對是父母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量。比如大資料分析吧……你要我如何相信一個小孩子對程式設計的熟悉已經達到了可以爬資料分析詞頻的程度了?

但是我更感興趣的是在這個活動背後透露的一些現象。在這些嚴謹的課題裡每一個家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自己分析問題的方法、思路、步驟這樣的一個邏輯過程言傳身教給了孩子。這樣的活動其實給家長向孩子灌輸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方法論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有匪君子000:雖然論文的邏輯思維是父母的,但有這樣的起點,只要孩子參與其中了,收穫肯定也會很大的,還是會超同齡人一大截。

深深質疑的

不想說話:作為一個清華本科畢業生,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覺得上清華大學比上清華附小容易。

蕭定權:就報告來看,其方法之科學,邏輯之縝密,考據之嚴謹,思想之成熟,令一眾研究生也歎為觀止,自愧弗如。但……語文不是感性的嗎?蘇軾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嗎?

燕小六:......不管文章是自己獨立完成還是家長協助完成,我確信,他們很難事後繼續耐著性子細細品讀體悟其中一兩篇詩詞文章,或者對蘇軾的一生深入探究。一旦這些作業被樹立為典範,一大波家庭怕是要哭天搶地了。

九天:這就是所謂的素質教育的典範了嗎?小學生真的需要通過研究蘇軾和旅遊產業的關係以及高頻詞分析蘇軾的文章才能體現教育的成功?讓孩子們安安靜靜讀讀詩不好嗎?什麼叫基礎教育?孩子們真能讀懂那些原始材料嗎?清華導師們的學術技能留著好好認真帶帶自己那些研究生吧,他們有的半年沒和老師見面了,學術規範還不如那個娃呢……

機智旁觀的

@好難的起名字:神一般的小學生的背後,一般都站著一位高深莫測的爸爸。

Bienews:從這些報告中,我大概猜到了這些孩子家長的職業。

正如網友們的議論紛紛,這些報告的確“研究”出了諸多問題。

能否反映小學生的真實水準?

對於網上對這些論文,特別是《大資料》一文,認為孩子父母可能也參與了比較多,文章能否體現小學生的真實水準的質疑,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質疑並沒有依據,也不懂小學生。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不過,看過網友的評論我就放心了,即便是點贊的網友,貌似也無法說服自己這論文完全出自小學生之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北京大學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沈豔在看完文章和學生的“小課題”後表示,憂慮早就超過了欣喜。

“小學生的論文題目都如此老氣橫秋嗎?大資料……就是成年人,大抵也不太能說清楚究竟什麼是“大資料”、大資料有什麼用處、該怎麼用、有什麼要注意的問題吧。

孩子們開會,分工、確定主題。然後查找資料。先找到兩本工具書,然後“在爸爸的幫助下”,又找了很多其他資料。手工查詢每一卷詩創作的年代和地點、做對照表考察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關係,再然後分析統計……這麼繁複大量的工作,真的可以由幾個孩子在八天內完成?”

是否揠苗助長?

一位重點中學一線語文教師撰文直指,現實的教育是:家長拔苗,老師點贊;老師拔苗,家長叫好。

文章中還指出,這種超越兒童年齡的揠苗助長,有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總覺得要讓兒童少年老成,或者少年就能成就一番偉業,那才能光宗耀祖,才能青史留名,那才是教育的成功,那才是完美的人生。

教育過程中的揠苗助長,短期看成就斐然,但長期看則是造成兒童未老先衰的罪魁禍首。

北大教授沈豔也表示,如果這些工作,主要是老師授意、“爸爸”執行,那麼目前的署名就是教十多歲的孩子從小養成將別人的工作當做自己的來報告的習慣。如果有孩子將來真以學術為業,無論他們多麼有才華,單單將別人的工作別人的貢獻寫成自己的,就足以斷送他們的學術生命。

據說有家長對學校這些做法提出疑議時,有班主任很冷靜地告訴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想上北清,就得這樣”。但是,如果可以給大學教育者發聲的機會,我想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精通研究的套路、習慣做花拳繡腿的研究,到大學或者成年階段,孩子只怕很難有真實的創新和自己發自內心喜悅的人生。

紀念蘇東坡,簡簡單單帶著孩子們一起品味幾首美好的詩詞、或者去吃頓東坡肘子是否更有樂趣?

這樣的研究意義何在?

北大教授沈豔質疑:研究回答了什麼問題?小作者大抵問的是:“歸來”這個詞出現了 157 次,是蘇軾詩詞中出現最多的詞,蘇軾是到處雲遊嗎?提到“西湖” 92 次、“江南” 84 次,這麼多頻次是不是和他的人生經歷相關?……可是,這些問題為什麼需要回答?為什麼需要用“大資料”回答?只要讀一讀蘇軾生平,或者經典作品如林語堂《蘇東坡傳》,答案並不難找到吧?

結論呢?是蘇軾關心民間疾苦,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幽香”。哦,還有意外發現,說,因為“子由”出現的頻次最多,所以發現蘇軾和弟弟子由手足情深!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天性喜歡探索,喜歡問問題的孩子們,寫出了有模有樣的報告,但除了覺得他們會用大資料很厲害之外,並不清楚他們回答了什麼有趣的問題。為炫技而研究、為完成任務而研究,是很多研究的通病。難道十一二歲的孩子,也要從小學會為了問問題而問問題、相信研究就是去從百度這類搜尋引擎查找二手資料、再捏合在一起嗎?

是否是另一種形式的“拼爹”?

清華附小這些研究蘇軾的小孩子們,背後顯然能看到“爸爸”的參與,有人就質疑說,沒個好爸爸,清華附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

按照清華附小2017年的招生簡章,父母有一方為清華大學本部事業編制教職工的“二代”,或者“三代”,則擁有入學資格。

重點中學一線語文教師表示,家長對學校活動的“深度參與”,不僅僅表現在各種文體活動上,也開始入侵到學生的學業中來。學生在學校的各種活動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真正為了學生的成長,還是為了在各種活動的評比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我們比拼的是學生,還是比拼的是家長?另一種形式的“拼爹”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否真正有好處?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學校、老師的初衷都是好的,孩子們也確實在研究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孩子們的熱情應當得到認可和保護,可是,他們的童真和創造力也不該被無情忽視掉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年少有為”有的應該是少年該有的作為,而一心想讓兒童成為大人,超越人生的某個階段,在應該“志於學”的年齡就想著“不惑”,這樣的人生該有多麼扭曲不堪。孩子從來無需急著遇見誰,以守望幸福的姿態,你靜聽一朵花開的時間,他剛好遇見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