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人要多關心孕婦 孕期抑鬱用藥會影響胎兒!

女性懷孕後,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如果簡單地把妊娠期情緒問題當成“正常反應”,任由其惡化,將會後患無窮,可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甚至給長遠的性格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那麼,孕婦出現“心情欠佳”的情緒問題時是否需要用藥治療?

對此,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溫金峰表示,儘管目前的研究未發現新型的抗抑鬱藥物與出生缺陷有關,但它們仍然可存在導致呼吸窘迫、行為問題等潛在的副作用。

他建議,孕婦應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用藥,最好使用心理治療等更安全的方式。

孕期抑鬱焦慮易被忽視

有研究發現,八分之一的孕婦會發生嚴重的抑鬱症而需要看醫生,還有更多的孕婦程度較輕,感到悲傷、無助、疲倦。溫金峰表示,這些問題除了與女性身體在妊娠期的內分泌及植物神經系統等的變化有關,還與家庭支持、對懷孕的態度、本人的性格特點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關。

“其實,抑鬱對孕婦和寶寶都有著潛在的嚴重後果。”溫金峰解釋說,研究發現,①孕婦抑鬱與胎兒發育減慢、早產、低出生體重有相關關係。②抑鬱的孕婦在分娩時需要剖腹產的機會明顯增加。③抑鬱孕婦生下的寶寶需要進入重症監護搶救的機會明顯增加,

而且他們的肌張力較低。④孕婦心情不好,體內會產生較多的應激激素,可導致孩子出生後對精神壓力的承受能力變差。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抑鬱焦慮不分家,5%-16%的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焦慮障礙。然而,孕婦往往覺得這是懷孕的“正常表現”,不願意承認自己心情不好,甚至連醫生也不願意詢問孕婦有沒有情緒上的問題,導致很多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用藥治療要權衡利弊

如果孕婦每天都很難熬,自我調整不奏效,就要看醫生了。這時,孕婦能不能吃藥?醫患雙方心裡都沒底,因為抗抑鬱藥物可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對其發育是否有害,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溫金峰稱,儘管現在的抗抑鬱藥安全係數越來越高,

副作用越來越少,但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藥品安全性分類,比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鬱藥物屬於C類藥物,在動物的研究中證實對胎兒有不良反應,但在人類中缺乏實驗資料,僅在權衡對胎兒利弊後才使用。

溫金峰認為,在妊娠期前三個月應慎重服用抗抑鬱藥,而妊娠後期服藥也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撤藥綜合征、餵食困難、低血糖、呼吸窘迫、嘔吐等問題。不得不用藥的情況,通常是抑鬱症已經影響到母體和胎兒的健康,比如自殺、嚴重抑鬱導致幻覺、妄想,以至做出傷害自己和胎兒的行為。

非藥物治療對母嬰相對安全

對於輕中度的抑鬱,溫金峰認為首推心理治療,主要是做認知行為治療。然而,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榮譽退休心理學教授伊恩·麥克馬漢博士表示,孕婦受各種條件所限,很容易在心理治療產生效果之前就退出治療了。

在治療孕婦重度抑鬱方面,有研究發現電休克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方法,但由於研究的樣本量較小,目前用得不多。瑞士一項為期5年的臨床研究顯示,光照治療對抑鬱的孕婦安全有效,治療5周後有83%的孕婦明顯改善。這種治療的副作用極少,還未發現對胎兒構成任何危險。

文|廣東科技報記者 郭靜

責任編輯 姚贊原

溫金峰認為,在妊娠期前三個月應慎重服用抗抑鬱藥,而妊娠後期服藥也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撤藥綜合征、餵食困難、低血糖、呼吸窘迫、嘔吐等問題。不得不用藥的情況,通常是抑鬱症已經影響到母體和胎兒的健康,比如自殺、嚴重抑鬱導致幻覺、妄想,以至做出傷害自己和胎兒的行為。

非藥物治療對母嬰相對安全

對於輕中度的抑鬱,溫金峰認為首推心理治療,主要是做認知行為治療。然而,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榮譽退休心理學教授伊恩·麥克馬漢博士表示,孕婦受各種條件所限,很容易在心理治療產生效果之前就退出治療了。

在治療孕婦重度抑鬱方面,有研究發現電休克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方法,但由於研究的樣本量較小,目前用得不多。瑞士一項為期5年的臨床研究顯示,光照治療對抑鬱的孕婦安全有效,治療5周後有83%的孕婦明顯改善。這種治療的副作用極少,還未發現對胎兒構成任何危險。

文|廣東科技報記者 郭靜

責任編輯 姚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