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個冷冰冰的故事,徹骨冰涼卻也蹣跚向前

曼徹斯特小鎮冬天的大雪,凜冽徹骨。一個冷冰冰的故事,徹骨冰涼卻也蹣跚向前。既然和過去訣別,就不要再回頭看。總有人不願也不能和過去的生活講和,即便滿腳泥濘滿心羈絆 。

這幾年奧斯卡頒獎季不錯的電影,劇本都不能用麥基的《故事》來判斷好壞了,《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從那套“好”劇本的標準看李這個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這些所謂的“壞”讓這個故事變得不一樣,有了一種新鮮的感覺,

李這個人物的喪和悲傷反而變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鏡頭中的男人,沉默寡言,日復一日,幹著毫無趣味的體力活,對髒臭無感,

對傲慢客戶冷冽回罵,老闆問責,漠然置之愛誰誰,對豔遇也無感,倒是愛在酒吧找茬找揍。這就是寫給男人的電影,哪怕是一個冷冰冰的故事,也要徹骨冰涼卻也蹣跚向前。

李第一次在酒吧跟人幹起來的時候,充滿了“瞅啥瞅”的啼笑皆非。當他第二次出拳挑釁時,

觀眾才知道這哥們兒犯的這是哪門子邪——他在懲罰自己。

接到哥哥病危電話,驅車途中,才有一絲急切。在醫院,夢游般安排哥哥身後事,沒有眼淚,唯有木然。閃回片段中,著鮮亮T恤,纏著妻子嬌憨胡鬧,逗弄兒女侄子,糾集狐朋狗黨在家中縱情玩樂的男人,

與當前永遠縮在藏青冬裝裡面無表情的男人,對比鮮明如前世今生。

哥哥善良而細膩,遺願中,指定弟弟照顧兒子,

未嘗不是希望拿這份責任,對弟弟多少施加點影響,起碼佔用他一點注意力,讓他偏離一心只往深淵的航向。

侄子雖失去父親,但有理想有熱情,友情愛情圍繞左右,曾失落的母子情也回暖,因此並不孤獨,反而成了叔叔生活中一抹亮色。他不能理解,身無長物的叔叔為何執意不肯回鄉照顧他。後來,看到叔叔小心帶回的三隻相框,看到他無法自控的自殘,終於明白,叔叔只是對自己全無信心,走不出夢魘往事。就如那些用煙頭燙手臂、用刀片劃胳膊的自殘者一樣,用疼痛來沖淡內心更劇烈百倍的痛楚。他甚至可能希望被群毆至死,以得到自己心目中的“解脫”。為了那無法原諒的錯誤,為了那永遠鮮血淋漓的傷疤。

導演始終沒給三隻相框一個正面鏡頭,只以男人包裹它們的細緻動作,鄭重的擺放,以及侄子看到時醍醐灌頂的頓悟,給予它們沉甸甸的分量。非常精彩的處理,正如往事過於慘烈,無法面對,只適合深埋心底,以所有歡愉祭奠。

目光呆滯的男人在警局裡努力錄完口供,員警試圖勸慰男人:如經核查確屬無意之失,就不會有重罪。這樣的勸慰不但無效,只怕適得其反,世界完全崩塌,是自己毀了一切,卻被判無罪,男人搶槍意圖自盡,來得既突然又非常自然。

最後,導演選擇回歸自然。不是所有傷口都能痊癒,不是所有人生都務求圓滿,那就隨性而為,帶著缺口於生活中任意浮沉,也無不可。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往往有時就如喪到骨子裡的凱西,繞不過去的苦難。 所以,請不要打擾他們。讓他們以最能讓自己舒適的方式,多呆一會兒吧。無論生活多麼艱難,他們也要蹣跚向前。

他不能理解,身無長物的叔叔為何執意不肯回鄉照顧他。後來,看到叔叔小心帶回的三隻相框,看到他無法自控的自殘,終於明白,叔叔只是對自己全無信心,走不出夢魘往事。就如那些用煙頭燙手臂、用刀片劃胳膊的自殘者一樣,用疼痛來沖淡內心更劇烈百倍的痛楚。他甚至可能希望被群毆至死,以得到自己心目中的“解脫”。為了那無法原諒的錯誤,為了那永遠鮮血淋漓的傷疤。

導演始終沒給三隻相框一個正面鏡頭,只以男人包裹它們的細緻動作,鄭重的擺放,以及侄子看到時醍醐灌頂的頓悟,給予它們沉甸甸的分量。非常精彩的處理,正如往事過於慘烈,無法面對,只適合深埋心底,以所有歡愉祭奠。

目光呆滯的男人在警局裡努力錄完口供,員警試圖勸慰男人:如經核查確屬無意之失,就不會有重罪。這樣的勸慰不但無效,只怕適得其反,世界完全崩塌,是自己毀了一切,卻被判無罪,男人搶槍意圖自盡,來得既突然又非常自然。

最後,導演選擇回歸自然。不是所有傷口都能痊癒,不是所有人生都務求圓滿,那就隨性而為,帶著缺口於生活中任意浮沉,也無不可。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往往有時就如喪到骨子裡的凱西,繞不過去的苦難。 所以,請不要打擾他們。讓他們以最能讓自己舒適的方式,多呆一會兒吧。無論生活多麼艱難,他們也要蹣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