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棗莊新舊動能轉換實效如何?市長解讀+45秒短片全景展現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三。但經濟“大而不強”,經濟發展的主推力還是傳統要素。

為實現我省由大到強的戰略性轉變,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新舊能轉換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工作。那各地的開展情況如何?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辦公室指導下,山東省政府網、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聯合推出大型政務訪談,“聚焦新動能改造山東產業,展示山東實踐,展現山東速度。”訪談將邀請17市市長走進直播間,就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進行充分解讀,
並與網友互動。本期邀請的是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峰。

棗莊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多年來煤炭水泥是主產業。面對傳統經濟轉型迫在眉睫的境況,棗莊該如何做到由傳統動能向新動能轉換?

棗莊市市長李峰介紹說,棗莊要擺脫過度依賴資源發展的路子,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發展短板,落實省裡提出的“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

方法:明確“一三五”工作路徑

據李峰介紹,前段時間,棗莊圍繞“為何轉”“怎麼轉”“轉得快”“轉得穩”等問題,通過深入調研,初步明確了“一三五”的工作路徑。

“一”就是一個目標定位:全力打造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輾轉型示範區。這個目標定位符合棗莊轉型發展的實際,體現了棗莊的特色,

也得到了省裡的充分認可。“三”就是啟動供給側“創新、改革、開放”三大動力引擎,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持續、穩定、強勁、綠色的“混合動力”。“五”就是做好五篇提升文章,即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企業培育提速度、品牌高端提價值。

實效:第二三產業增速明顯

在“一三五”工作路徑的作用下,棗莊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取得實效,第二三產業增速明顯。

經初步核算並由省統計局核定,上半年,棗莊生產總值實現1160.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7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10.64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466.37億元,增長9.0%。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7.2%;第二產業為52.6%;第三產業為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