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次出警,為何讓他淚流滿面?

職責無愧,孝道有殤!

一面是情緒極不穩定隨時可能輕生跳橋的男子,

一面是在急救室渴望有生之年能夠見到自己唯一孫子的奶奶。

你會怎麼去選擇?

還原事件:兩個人的生死瞬間,這是怎樣的艱難抉擇?

一個輕生者在高架橋上情緒失控

2017年3月12日上午9時53分,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民警張午鑫、弓振磊接到110指令:“一男子在北環與索淩路高架橋上準備自殺。”

接報後,張午鑫和弓振磊火速趕到現場,只見一名約30歲的紅衣男子站在高架橋護欄外面,情緒激動,且不讓任何人靠近。張午鑫一邊穩定該男子的情緒,一邊向中隊彙報。中隊長馬振尚和另外兩組警力迅速趕往現場增援,由馬振尚負責通過談話穩定當事人情緒,吸引其注意力,其他人伺機進行施救。

一個被搶救的耋耄老人最後的期望:

“君子抱孫,不抱子”出自《禮記》,指對子女嚴厲,而對孫輩寵愛。

據張午鑫家人介紹,這是一位老人生前最後的願望,張午鑫的奶奶只有午鑫這一個孫子,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她還在呼喚著孫兒的名字,希望見到他一面。

“在出警之前,我就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說奶奶病重,估計扛不住了,奶奶說想見我最後一面。”張午鑫眼含熱淚的說道,“當時心中十分矛盾,如果平常沒有出警,遇到奶奶最後要見一面的期盼,我肯定會請假趕往醫院的”

然而,剛剛接到有人自殺的警情,張午鑫內心掙扎過,滿含熱淚的他還是選擇第一時間趕赴警情現場,而對父親說:“爸,我現在有任務,一結束馬上就過去!”

輕生者被救,

奶奶卻沒能見到孫子最後一面

張午鑫通過觀察發現,該男子站立的右邊是隔音玻璃,容易形成視線死角,若從這邊突破,有很大的施救把握。

於是他一邊假裝疏導交通,一邊悄悄靠近當事人,伺機施救。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近兩個小時,張午鑫發現輕生男子的腿在來回晃動,感覺他就快站不住了……就在男子分神的一刹那,張午鑫沖上前緊緊將其抱住,最終在其他民警協助下將跳橋男子從高架護欄外面拉了回來。

所有在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張午鑫卻倒在地上,抱頭痛哭!

原來父親已經告訴他,奶奶已經離去了...

職責所在,不曾後悔,

對於孝道,面對奶奶,成為心中永遠的憾殤

提到奶奶,張午鑫總是哽咽難言,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奶奶卻總能給他變出很多不一樣的好吃好玩的東西。

那時候時光很慢,奶奶還算硬朗的身體,總在午後戴著花鏡,納著鞋底,在奶奶的皺紋中,慈祥和寵愛一併襲來...

工作以後,每週六(除值班外)都會去看奶奶,陪奶奶嘮嗑,聽奶奶講小時候的故事,都是生活的瑣碎,現在想起來都會熱淚盈眶。

“這週六早晨,我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叫醒妻子,說今天好像有什麼事。”張午鑫動情地說,

妻子說:“你說的是去看奶奶吧,午鑫,奶奶已經不在了...”

“當時愣了好久,突然放聲哭了起來...”張午鑫哽咽道。

辜負了奶奶的期盼,但是我不能後悔

“都說忠孝兩難全,工作和家庭也很難兼顧,尤其是員警這個職業,當你穿上這身警服,就意味著要付出很多,捨棄很多,雖然愧疚,但我無悔。”張午鑫堅定地說。

後續:被救者的致歉短信曝光

“張警官您好,我用心說一聲對不起你,……我不知道,你為了救我,連咱奶奶的最後一面沒見著,我當時要聽進你的一點勸,你也可以見到奶奶最後一面……”這是被救者事後給民警張午鑫的一條短信。

張午鑫表示,“真的不用愧疚,無論是誰,我都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因為我是員警!”

同時,張午鑫勉勵被救者積極面對生活,不要用極端的方式來逃避問題。

我不是英雄,

我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民警

面對別人的詢問,面對戰友的點贊,面對媒體的採訪,張午鑫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不是英雄,我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民警

一個員警夢,一世藏藍情

張午鑫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從小就想當一名員警,可高中畢業後沒能夠考上警校,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2003年通過招警考試終於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入警14年來,張午鑫先後幹過交警、巡警,如今是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交管巡防大隊的一名民警。

“午鑫話不多,是那種踏踏實實幹工作的人,來大隊六年沒請過一次假,接處警實現零投訴,總之什麼活兒交給他都放心,”東風路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大隊長曲利軍說。交管巡防大隊四中隊中隊長馬振尚和張午鑫搭班多年,對他瞭解也更深一些,“他能做出那樣的選擇和舉動(救人)一點也不奇怪,在平時無論是現場制服歹徒或是辦案攻堅,他總是話不多說卻沖在最前邊的那一個。”

直面持刀歹徒,沒有猶豫,只有沖上前去

2015年5月18日淩晨1時許,正在轄區夜巡的張午鑫接到指揮室派警,稱一名年輕女子被人持刀搶劫。

接報後,張午鑫和同事劉志翔火速趕到事發社區見到報警人,報警女孩說她下夜班走到自己居住的房屋門口時,被一男子持刀搶走了幾百元錢,嫌疑男子得手後已經逃竄。根據女孩的介紹,民警只知道嫌疑男子穿黑色上衣,長頭髮,身高一米七左右。考慮到據發案時間非常短暫,張午鑫斷定嫌疑人不會跑遠,於是他和同事就在案發社區內一個胡同一個胡同地尋找嫌疑男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小時後,張午鑫終於在一條燈光昏暗的胡同裡發現一個可疑身影,雖然知道嫌疑人帶著兇器,但他毫不畏懼地向可疑身影靠近。“我向他靠近的時候,他也看見我了,裡面是個死胡同,他就轉身向我撲過來,”張午鑫介紹說,可疑男子急於逃走,就揮舞著手中的一把匕首向他刺過來。

早有防備的張午鑫一個箭步靠上去握住了可疑男子拿匕首的那只手腕,然後順勢將其摁倒在地上。

經現場突審,可疑男子姓高,正是持刀搶劫的嫌疑人,一起持刀搶劫案件就這樣迅速告破!面對同事們的誇獎,張午鑫只是淡淡一笑,“那會兒,擱誰都會沖上去的!”

蹲點守候,群眾關切的,就是職責所在!

2016年春節前後,東風路分局轄區發生了幾起砸汽車玻璃盜竊車內財物的案件,一時間引起轄區群眾的廣泛關注。

“這種案件不僅讓受害人的財產被盜,他們的愛車也會遭到損害,因此群眾反映強烈,公安機關承受壓力較大,儘快破案抓獲嫌疑人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事情!”曲利軍說,他們交管巡防大隊在分局的統一部署下,加強巡邏密度和強度,以儘快發現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作為夜巡民警的張午鑫雖沒有在大隊領導面前說過什麼豪言壯語,但他卻暗自總結觀察發案特點,他圍繞幾起發案地周邊加強巡邏,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背街小巷,他關掉警燈,靜靜地注視著夜幕下的風吹草動。

在他蹲守了近五個晚上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終於再次出現了。

當年2月9日淩晨1時18分,在轄區普慶路上蹲點的張午鑫看見一名可疑男子鬼鬼祟祟地靠近停放在路邊的一輛私家車。

正當該男子準備拿著撬杠敲到後備箱時,張午鑫和同事突然出現在其身後,人贓俱獲!經突審,嫌疑男子姓李,25歲,他供述了在鄭州市區作案12起的犯罪事實。

說起過去的成績,張午鑫謙虛地說:“這些事大家都幹了許多,有時候我運氣好點而已。”但在曲利軍眼中,張午鑫的成績絕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得益於他認真細緻的責任心和不畏困難的勇敢勁兒。

“工作就是這樣,有時候你多操一點心,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了。”

所有在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張午鑫卻倒在地上,抱頭痛哭!

原來父親已經告訴他,奶奶已經離去了...

職責所在,不曾後悔,

對於孝道,面對奶奶,成為心中永遠的憾殤

提到奶奶,張午鑫總是哽咽難言,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奶奶卻總能給他變出很多不一樣的好吃好玩的東西。

那時候時光很慢,奶奶還算硬朗的身體,總在午後戴著花鏡,納著鞋底,在奶奶的皺紋中,慈祥和寵愛一併襲來...

工作以後,每週六(除值班外)都會去看奶奶,陪奶奶嘮嗑,聽奶奶講小時候的故事,都是生活的瑣碎,現在想起來都會熱淚盈眶。

“這週六早晨,我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叫醒妻子,說今天好像有什麼事。”張午鑫動情地說,

妻子說:“你說的是去看奶奶吧,午鑫,奶奶已經不在了...”

“當時愣了好久,突然放聲哭了起來...”張午鑫哽咽道。

辜負了奶奶的期盼,但是我不能後悔

“都說忠孝兩難全,工作和家庭也很難兼顧,尤其是員警這個職業,當你穿上這身警服,就意味著要付出很多,捨棄很多,雖然愧疚,但我無悔。”張午鑫堅定地說。

後續:被救者的致歉短信曝光

“張警官您好,我用心說一聲對不起你,……我不知道,你為了救我,連咱奶奶的最後一面沒見著,我當時要聽進你的一點勸,你也可以見到奶奶最後一面……”這是被救者事後給民警張午鑫的一條短信。

張午鑫表示,“真的不用愧疚,無論是誰,我都不後悔當時的選擇,因為我是員警!”

同時,張午鑫勉勵被救者積極面對生活,不要用極端的方式來逃避問題。

我不是英雄,

我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民警

面對別人的詢問,面對戰友的點贊,面對媒體的採訪,張午鑫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不是英雄,我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民警

一個員警夢,一世藏藍情

張午鑫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從小就想當一名員警,可高中畢業後沒能夠考上警校,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2003年通過招警考試終於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入警14年來,張午鑫先後幹過交警、巡警,如今是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交管巡防大隊的一名民警。

“午鑫話不多,是那種踏踏實實幹工作的人,來大隊六年沒請過一次假,接處警實現零投訴,總之什麼活兒交給他都放心,”東風路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大隊長曲利軍說。交管巡防大隊四中隊中隊長馬振尚和張午鑫搭班多年,對他瞭解也更深一些,“他能做出那樣的選擇和舉動(救人)一點也不奇怪,在平時無論是現場制服歹徒或是辦案攻堅,他總是話不多說卻沖在最前邊的那一個。”

直面持刀歹徒,沒有猶豫,只有沖上前去

2015年5月18日淩晨1時許,正在轄區夜巡的張午鑫接到指揮室派警,稱一名年輕女子被人持刀搶劫。

接報後,張午鑫和同事劉志翔火速趕到事發社區見到報警人,報警女孩說她下夜班走到自己居住的房屋門口時,被一男子持刀搶走了幾百元錢,嫌疑男子得手後已經逃竄。根據女孩的介紹,民警只知道嫌疑男子穿黑色上衣,長頭髮,身高一米七左右。考慮到據發案時間非常短暫,張午鑫斷定嫌疑人不會跑遠,於是他和同事就在案發社區內一個胡同一個胡同地尋找嫌疑男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小時後,張午鑫終於在一條燈光昏暗的胡同裡發現一個可疑身影,雖然知道嫌疑人帶著兇器,但他毫不畏懼地向可疑身影靠近。“我向他靠近的時候,他也看見我了,裡面是個死胡同,他就轉身向我撲過來,”張午鑫介紹說,可疑男子急於逃走,就揮舞著手中的一把匕首向他刺過來。

早有防備的張午鑫一個箭步靠上去握住了可疑男子拿匕首的那只手腕,然後順勢將其摁倒在地上。

經現場突審,可疑男子姓高,正是持刀搶劫的嫌疑人,一起持刀搶劫案件就這樣迅速告破!面對同事們的誇獎,張午鑫只是淡淡一笑,“那會兒,擱誰都會沖上去的!”

蹲點守候,群眾關切的,就是職責所在!

2016年春節前後,東風路分局轄區發生了幾起砸汽車玻璃盜竊車內財物的案件,一時間引起轄區群眾的廣泛關注。

“這種案件不僅讓受害人的財產被盜,他們的愛車也會遭到損害,因此群眾反映強烈,公安機關承受壓力較大,儘快破案抓獲嫌疑人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事情!”曲利軍說,他們交管巡防大隊在分局的統一部署下,加強巡邏密度和強度,以儘快發現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作為夜巡民警的張午鑫雖沒有在大隊領導面前說過什麼豪言壯語,但他卻暗自總結觀察發案特點,他圍繞幾起發案地周邊加強巡邏,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背街小巷,他關掉警燈,靜靜地注視著夜幕下的風吹草動。

在他蹲守了近五個晚上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終於再次出現了。

當年2月9日淩晨1時18分,在轄區普慶路上蹲點的張午鑫看見一名可疑男子鬼鬼祟祟地靠近停放在路邊的一輛私家車。

正當該男子準備拿著撬杠敲到後備箱時,張午鑫和同事突然出現在其身後,人贓俱獲!經突審,嫌疑男子姓李,25歲,他供述了在鄭州市區作案12起的犯罪事實。

說起過去的成績,張午鑫謙虛地說:“這些事大家都幹了許多,有時候我運氣好點而已。”但在曲利軍眼中,張午鑫的成績絕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得益於他認真細緻的責任心和不畏困難的勇敢勁兒。

“工作就是這樣,有時候你多操一點心,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