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牛“村隊”!他們曾培養出切赫等眾多名將,70年後壽終正寢

作者:Andrew Flint

施梅爾布爾薩尼,一家捷克小鎮俱樂部,在25年的時間裡曾7次享受過升級喜悅,曾踏上過令其魂牽夢縈的樂土,卻也在俱樂部成立70周年之際黯然宣告破產……

2005年,施梅爾布爾薩尼球迷還能親眼目睹球隊征戰甲級聯賽

身處如此環境之中,你很難解釋這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具體來自於哪裡——或來自于張貼於牆上的那張“禁止攜帶槍支入場”的公告?或來自於那塊陰森荒涼的場地?即便有強烈的陽光照耀著,但在目睹球場入口處那些年久失修、鏽跡斑斑的各種設備之後,

一陣涼氣還會突然竄上你的後脊樑。售票廳的玻璃早就被敲碎,捲簾門也佈滿了鐵銹,俱樂部的紀念品商店顯然已停業很長一段時間……

想要認清這裡曾是一座球場,也算是一種挑戰了。從巴士上下來,踏上一塊廢棄的廣場,你感受不到半點生機,雖然一塊標誌牌顯示這裡曾是當地足球俱樂部的主場。遠處的教堂和鵝卵石路面,

在陽光照耀下依舊熠熠生輝,只可惜它們都是沒有生命的,這裡就連一片樹葉都沒有。你還能看見球場外僅有的一間小啤酒館,沒有任何顧客,只有幾套廉價的塑膠座椅雜亂地擺在門外。突然,遠處傳來一陣轟鳴聲,一輛拖拉機正沿著山路向遠方駛去,似乎準備逃離這個真空世界。

昔日熱鬧的俱樂部主場已經空無一人

搖搖擺擺穿過淒涼的街道、廣場和年久失修的外場之後,歡迎我們的只有細長的高杆燈。依然還是看不見半個人影。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暢通無阻地穿過大門,步入內場。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圈樸素的混凝土階梯看臺,然後還有一塊平整得無可挑剔的草皮。

我們走向主看臺位置,

這裡還有木制地板和彩色座椅。當年進行比賽時,這裡想必充滿了歡聲笑語,但如今留下的只有一塊塊漆皮和一片片青苔。值得一提的還有,球場內的澆水噴頭距離看臺實在太近了,從那裡噴出的水完全可以覆蓋前幾排座位,但當時似乎就沒人在意和解決這個問題。這裡的氣氛始終都讓人倍感壓抑。

可以容納4000人觀戰的梅斯特斯基球場

然而就是在這裡,在一座距離首都布拉格僅有一兩小時車程、以種植啤酒花聞名的小鄉村裡,卻經歷過一場與足球有關的奇特實驗。實驗的參與者還不乏一些歐洲豪門勁旅。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瘋狂而又精彩、有創意但也愚蠢的故事。

當這個世界即將進入到21世紀的時候,一家捷克鄉村足球俱樂部突然創造了一項新紀錄。作為捷克甲級聯賽的升班馬,施梅爾布爾薩尼成為來自最小城市(村落)的一支歐洲頂級聯賽球隊。按照2000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當時他們所在的小村子僅有389人,即便算上來自於周邊村鎮的球迷,這家俱樂部的球迷群體似乎也很難達到四位數。

憑藉過人的眼光(或者說“瘋子般的想法”),一名叫做弗蘭蒂澤克-切瓦洛夫斯基的當地商人、前施梅爾布爾薩尼俱樂部門將,居然從這個小村落裡看到了利用足球來發財的商機。切瓦洛夫斯基出人意料地在當地出資修建7座訓練場、數塊網球場、一個康復中心和一家酒店,目的是希望將切瓦洛夫斯基打造成一塊可為各大豪門俱樂部提供夏季拉練服務的“足球勝地”。與此同時,他也把大量資金注給了當地俱樂部——施梅爾布爾薩尼,希望它能從捷克足壇中脫穎而出。

燒錢的辦法確實管用。1998年,俱樂部在米洛斯拉夫-貝拉內克的指揮下,歷史性地殺入捷克甲級聯賽。再後來,他們甚至進入過歐戰——2000和2001年,施梅爾布爾薩尼都殺入了國際托托杯的半決賽,分別敗在西格馬奧洛穆茨(捷克)和佈雷西亞的腳下。當時負責給球隊把守城池的門將是18歲的切赫,而包括內梅茨、柯拉爾和西馬克在內的捷克名將,也都穿過施梅爾布爾薩尼那身藍黃相間的球衣。值得一提的還有,在2000年勇奪U21歐青賽冠軍錦標的那支捷克國青隊中,有多達5名球員來自於這家俱樂部。

施梅爾布爾薩尼俱樂部拍攝於2005年的全家福

然而,過於激進的發展,卻給這座小村莊留下了極為嚴重的“副作用”——別提一家頂級聯賽俱樂部,現在這裡甚至連一家正式的足球俱樂部都沒有了。由於俱樂部嚴重缺乏資金、一線隊又招不進球員,俱樂部在去年夏天已經被捷克足協剝奪了參加第五級別聯賽的資格。就這樣,前幾年還在聯賽金字塔尖上跟一些捷克豪門進行廝殺的施梅爾布爾薩尼,最終卻落下一個在寂靜中消亡的下場。

在施梅爾布爾薩尼經歷俱樂部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賽季之前,筆者曾與俱樂部時任主席拉德克-博斯皮西爾見過一面,當時的情況就頗為不妙。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歸零。沿著球場漫無目的地閒逛,在替補席背後的牆面上,還貼著一張早已經過時、褪色的甲級聯賽Logo,透過它我們似乎還能回到那段最黃金的時代。再往前走,在一根快要散架的電線杆下,我們看到了俱樂部辦公室。一個巨大的俱樂部隊徽被塗在大門上,但和球場四周的情況一樣,這裡面也是空無一人。主看臺後,還有一座現代化的球員宿舍,在這裡博斯皮西爾曾驕傲地向筆者展示著一些球衣收藏品。

“這些都是客隊留下來的,”他一邊解釋,一邊盯著在俱樂部食堂裡邊吃邊鬧的孩子們。在俱樂部消失前,那些練球的孩子們都曾住在俱樂部的集體宿舍裡。我們還能看見那個主要負責接待足球俱樂部、可以招待60位客人、擁有一個水療中心的配套酒店,它是如此時髦,跟破敗的球場和淳樸的鄉村一點都不搭調。

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我們走進了俱樂部辦公室。陳列於玻璃罩下的俱樂部基礎設施模型被丟在地上,上面還蓋著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物。而球員熱身和訓練時使用的瑜伽墊、人造草皮墊,則被堆放在另一間屋子裡。辦公室的牆壁上還掛滿了客隊造訪這座小村莊時留下的三角隊旗,以及俱樂部各個時代的照片。

曾經的Logo顯示著這家俱樂部曾征戰於頂級聯賽

與這座村子相鄰的較大城鎮就要算是紮泰克了,一些國際品牌的啤酒工廠都坐落於此。捷克的釀酒工業近幾年得到迅猛發展,而布爾薩尼的地理位置,恰好就處於這項產業的心臟地帶——在鄉間隨處都能見到漫山遍野的啤酒花。俱樂部隊名中的“施梅爾(Chmel)”,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啤酒花”的意思。在捷克有一句諺語:“捷克人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啤酒館。”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而施梅爾布爾薩尼就是一兩品脫啤酒下肚後的產物。

二戰結束剛剛幾個月之後,坐在當地一家啤酒館裡共同飲酒的9個男子,借助聊天的機會就在家鄉組建了一家足球俱樂部。他們總共籌集了2700克朗,購置了幾件黃色球衣、藍色短褲和藍色球襪,並任命奧托-海因茨擔任俱樂部首任主席。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家俱樂部都只是一條混跡於地區級別聯賽的小魚。然而在20年前,我們的故事主人公——切瓦洛夫斯基突然出現了……

切瓦洛夫斯基年輕時曾是一名門將,接受了施梅爾布爾薩尼的培養後,他躋身進入俱樂部一線隊。在捷克足壇混跡25年之後,切瓦洛夫斯基於1993年正式宣佈退役。通過自己在捷克足球圈積累的雄厚人脈,切瓦洛夫斯基在退役前兩年(1991年)就當上了捷克足協主席,而當時他還是施梅爾布爾薩尼的一名球員。在其擔任主席的那段時期,捷克國家隊取得了歷史上的最佳戰績——1996年殺入歐洲杯決賽。

切瓦洛夫斯基的領導才能因此得到外界的廣泛認可。事實上,他的經商才能其實更加突出,在不長的時間裡他的身價就超過1億歐元。成為億萬富翁之後,切瓦洛夫斯基決定收購施梅爾布爾薩尼。“當然,剛開始時,我們計畫通過砸錢的方式,讓俱樂部在一年之內殺進頂級聯賽,”他告訴筆者,“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要花多少錢。最終,一年(升級)的計畫變成了八年。後來出臺的博斯曼法案,以及我個人在經商時遇到的一些困難,都給俱樂部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對外出售希望之星,是施梅爾布爾薩尼確保生存的主要運營方式。2002年,德布羅尼被俱樂部以100萬歐元的價格賣給斯特拉斯堡;2000年,西馬克轉會漢諾威96的身價達到125萬歐元;2001年將切赫賣給布拉格斯巴達時,施梅爾布爾薩尼收到了73.5萬歐元,而當球員接下來轉會至法甲雷恩俱樂部後,他們又得到了50萬歐元的培養費。

傳奇門神切赫在職業初期曾效力于施梅爾布爾薩尼

主席的兒子阿萊斯-切瓦洛夫斯基,也走上了一條類似的成才之路。與父親一樣,他也是一位門將。表面上看,他借助了父親為其提供的便利條件,但事實上他曾接受過利物浦的試訓,還於2000年以捷克國青隊主力門將的身份參加過U21歐青賽。他隨隊一舉殺進決賽,但卻對皮爾洛打進的兩球(一記任意球和一記點球)無能為力,最終只能屈居亞軍。在2002年的下一屆歐青賽中,捷克青年隊終於再進一步,在決賽中擊敗了法國。依然還是適齡球員的小切瓦洛夫斯基入選了球隊大名單,但主力位置卻被前俱樂部隊友切赫奪走,而後者也被評為那屆賽事的最佳球員。

1996年接手球隊的教練貝拉內克,是成就施梅爾布爾薩尼的另一名功臣。貝拉內克曾是捷克豪門布拉格斯拉維亞的主教練,由於未能將一支擁有柏格、斯米切爾等優秀球員的球隊帶到聯賽冠軍領獎臺,他被炒了魷魚。而在貝拉內克接手施梅爾布爾薩尼教鞭之際,俱樂部當時還苦於無法擺脫乙級聯賽的糾纏。用了兩年時間,貝拉內克就將球隊打造成為乙級聯賽冠軍,順利晉升到頂級聯賽。

當自己的俱樂部爬到聯賽金字塔的最高層,看見來自“大城市”布拉格的數千名客隊球迷經常會擠滿僅能夠容納4000人的梅斯特斯基體育場的時候,切瓦洛夫斯基才決定投資360萬歐元,在當地修建一座漂亮的酒店。事實上,這裡確實熱鬧過——包括拜仁慕尼克、馬賽和埃弗頓這樣的知名歐洲俱樂部,都曾在這座恬靜的鄉村進行過夏季集訓,併入住這座酒店。切瓦洛夫斯基的生意似乎已經取得了成功。

2005年捷克甲級聯賽,為球隊打氣助威的球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親手將施梅爾布爾薩尼帶到聚光燈前的“幕後功臣”,卻在日後成為致使俱樂部徹底垮掉的罪人。在捷克當地,切瓦洛夫斯基始終都是一個爭議人物——1995年隨同球隊前往挪威參加熱身賽時,他曾遭遇過綁架(他本人說是黑幫幹的),而由他參與的各種商業活動,背後似乎都存在著黑手和複雜的利益關係。

2001年,原本準備跟隨球隊前往馬其頓的瓦洛夫斯基,在布拉格機場遭遇警方逮捕,罪名為涉嫌欺詐。他因此失去自己在捷克足協的職務,這場法律官司足足打了10年之後,法院最初判他入獄10年並沒收全部資產,但在經歷一次上訴之後,這個判決結果又被推翻了。即便如此,瓦洛夫斯基的生意卻開始衰敗了,他的俱樂部也遭受到波及。

贊助費枯竭之後,施梅爾布爾薩尼也不可避免地滾落回低級別聯賽。而當球隊身處的位置越低,他們遭遇的各類問題反而會越大。四個賽季,施梅爾布爾薩尼遭遇了四次降級的打擊。2005-06賽季還能踢上甲級聯賽的他們,到了2009-10賽季就只能屈身於第五級別聯賽。此時再去指望有天賦的年輕球員加盟已不太可能,每個賽季俱樂部都只能嘗試在轉會市場中搜羅一批批自由球員來給陣容湊數。

雖然在後來,捷克聯賽進球最多的傳奇射手霍斯特-西格爾曾給俱樂部進行了投資,但施梅爾布爾薩尼的“酒店項目”還是未能重新啟動。瓦洛夫斯基對於足球的興趣開始消失,隨著在捷克國內逗留的時間越來越少,他最終徹底拋棄了這家俱樂部,放任其自生自滅。去年夏天,無力堅持的施梅爾布爾薩尼倒下了。2016年8月26日,俱樂部發佈了一則聲明,宣佈在俱樂部成立70周年的美好日子裡,“遊戲”結束了。

早已被廢棄的俱樂部周邊設施

瓦洛夫斯基現居住在國外,刻意回避來自公眾的關注。回憶起這家跟自己打了50多年交道、最終被他親手毀掉的俱樂部,他也並未流露出太多的悔恨之情。“我在捷克足球圈的經歷,可謂是空前絕後的,”他告訴筆者,“1973年時,我們還是一支街區聯賽(第八級別)球隊,而在20年後,升入了乙級。作為球員的我,親身經歷了這段時期的全過程。”

但隨後,施梅爾布爾薩尼的經營模式卻遭到外界的廣泛質疑,更別說還利用了瓦洛夫斯基施加的各種影響力。但俱樂部前主席本人,卻始終辯稱俱樂部經歷的那段繁榮,其實是通過誠實、努力的工作換來的。“我們在更高級別聯賽的參賽資格,並不是花錢買來的;一切都是競技上的成功。”

與施梅爾布爾薩尼相關的記憶,哪一段是最值得珍藏的?是他的球隊差點通過托托杯進入到聯盟杯?還是用自己的小球場招待布拉格斯巴達的來訪?這些都不是……“最近在度假時,我給小孫子播放了一盤攝錄於2004年的錄影帶,”瓦洛夫斯基回憶道,“當時的聯賽賽程剛剛過半,施梅爾布爾薩尼在踢了16場比賽之後,只取得2場勝利,排名倒數第一,外界覺得我們死定了。然而從那年春天開始,我們把自己踢的每一場比賽都視為決戰。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關於施梅爾布爾薩尼的一切,也只能從記憶中挖取了。

————————————————

更多精品翻譯,盡在肆客足球APP,歡迎下載!

作為捷克甲級聯賽的升班馬,施梅爾布爾薩尼成為來自最小城市(村落)的一支歐洲頂級聯賽球隊。按照2000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當時他們所在的小村子僅有389人,即便算上來自於周邊村鎮的球迷,這家俱樂部的球迷群體似乎也很難達到四位數。

憑藉過人的眼光(或者說“瘋子般的想法”),一名叫做弗蘭蒂澤克-切瓦洛夫斯基的當地商人、前施梅爾布爾薩尼俱樂部門將,居然從這個小村落裡看到了利用足球來發財的商機。切瓦洛夫斯基出人意料地在當地出資修建7座訓練場、數塊網球場、一個康復中心和一家酒店,目的是希望將切瓦洛夫斯基打造成一塊可為各大豪門俱樂部提供夏季拉練服務的“足球勝地”。與此同時,他也把大量資金注給了當地俱樂部——施梅爾布爾薩尼,希望它能從捷克足壇中脫穎而出。

燒錢的辦法確實管用。1998年,俱樂部在米洛斯拉夫-貝拉內克的指揮下,歷史性地殺入捷克甲級聯賽。再後來,他們甚至進入過歐戰——2000和2001年,施梅爾布爾薩尼都殺入了國際托托杯的半決賽,分別敗在西格馬奧洛穆茨(捷克)和佈雷西亞的腳下。當時負責給球隊把守城池的門將是18歲的切赫,而包括內梅茨、柯拉爾和西馬克在內的捷克名將,也都穿過施梅爾布爾薩尼那身藍黃相間的球衣。值得一提的還有,在2000年勇奪U21歐青賽冠軍錦標的那支捷克國青隊中,有多達5名球員來自於這家俱樂部。

施梅爾布爾薩尼俱樂部拍攝於2005年的全家福

然而,過於激進的發展,卻給這座小村莊留下了極為嚴重的“副作用”——別提一家頂級聯賽俱樂部,現在這裡甚至連一家正式的足球俱樂部都沒有了。由於俱樂部嚴重缺乏資金、一線隊又招不進球員,俱樂部在去年夏天已經被捷克足協剝奪了參加第五級別聯賽的資格。就這樣,前幾年還在聯賽金字塔尖上跟一些捷克豪門進行廝殺的施梅爾布爾薩尼,最終卻落下一個在寂靜中消亡的下場。

在施梅爾布爾薩尼經歷俱樂部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賽季之前,筆者曾與俱樂部時任主席拉德克-博斯皮西爾見過一面,當時的情況就頗為不妙。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歸零。沿著球場漫無目的地閒逛,在替補席背後的牆面上,還貼著一張早已經過時、褪色的甲級聯賽Logo,透過它我們似乎還能回到那段最黃金的時代。再往前走,在一根快要散架的電線杆下,我們看到了俱樂部辦公室。一個巨大的俱樂部隊徽被塗在大門上,但和球場四周的情況一樣,這裡面也是空無一人。主看臺後,還有一座現代化的球員宿舍,在這裡博斯皮西爾曾驕傲地向筆者展示著一些球衣收藏品。

“這些都是客隊留下來的,”他一邊解釋,一邊盯著在俱樂部食堂裡邊吃邊鬧的孩子們。在俱樂部消失前,那些練球的孩子們都曾住在俱樂部的集體宿舍裡。我們還能看見那個主要負責接待足球俱樂部、可以招待60位客人、擁有一個水療中心的配套酒店,它是如此時髦,跟破敗的球場和淳樸的鄉村一點都不搭調。

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我們走進了俱樂部辦公室。陳列於玻璃罩下的俱樂部基礎設施模型被丟在地上,上面還蓋著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物。而球員熱身和訓練時使用的瑜伽墊、人造草皮墊,則被堆放在另一間屋子裡。辦公室的牆壁上還掛滿了客隊造訪這座小村莊時留下的三角隊旗,以及俱樂部各個時代的照片。

曾經的Logo顯示著這家俱樂部曾征戰於頂級聯賽

與這座村子相鄰的較大城鎮就要算是紮泰克了,一些國際品牌的啤酒工廠都坐落於此。捷克的釀酒工業近幾年得到迅猛發展,而布爾薩尼的地理位置,恰好就處於這項產業的心臟地帶——在鄉間隨處都能見到漫山遍野的啤酒花。俱樂部隊名中的“施梅爾(Chmel)”,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啤酒花”的意思。在捷克有一句諺語:“捷克人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啤酒館。”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而施梅爾布爾薩尼就是一兩品脫啤酒下肚後的產物。

二戰結束剛剛幾個月之後,坐在當地一家啤酒館裡共同飲酒的9個男子,借助聊天的機會就在家鄉組建了一家足球俱樂部。他們總共籌集了2700克朗,購置了幾件黃色球衣、藍色短褲和藍色球襪,並任命奧托-海因茨擔任俱樂部首任主席。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家俱樂部都只是一條混跡於地區級別聯賽的小魚。然而在20年前,我們的故事主人公——切瓦洛夫斯基突然出現了……

切瓦洛夫斯基年輕時曾是一名門將,接受了施梅爾布爾薩尼的培養後,他躋身進入俱樂部一線隊。在捷克足壇混跡25年之後,切瓦洛夫斯基於1993年正式宣佈退役。通過自己在捷克足球圈積累的雄厚人脈,切瓦洛夫斯基在退役前兩年(1991年)就當上了捷克足協主席,而當時他還是施梅爾布爾薩尼的一名球員。在其擔任主席的那段時期,捷克國家隊取得了歷史上的最佳戰績——1996年殺入歐洲杯決賽。

切瓦洛夫斯基的領導才能因此得到外界的廣泛認可。事實上,他的經商才能其實更加突出,在不長的時間裡他的身價就超過1億歐元。成為億萬富翁之後,切瓦洛夫斯基決定收購施梅爾布爾薩尼。“當然,剛開始時,我們計畫通過砸錢的方式,讓俱樂部在一年之內殺進頂級聯賽,”他告訴筆者,“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要花多少錢。最終,一年(升級)的計畫變成了八年。後來出臺的博斯曼法案,以及我個人在經商時遇到的一些困難,都給俱樂部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對外出售希望之星,是施梅爾布爾薩尼確保生存的主要運營方式。2002年,德布羅尼被俱樂部以100萬歐元的價格賣給斯特拉斯堡;2000年,西馬克轉會漢諾威96的身價達到125萬歐元;2001年將切赫賣給布拉格斯巴達時,施梅爾布爾薩尼收到了73.5萬歐元,而當球員接下來轉會至法甲雷恩俱樂部後,他們又得到了50萬歐元的培養費。

傳奇門神切赫在職業初期曾效力于施梅爾布爾薩尼

主席的兒子阿萊斯-切瓦洛夫斯基,也走上了一條類似的成才之路。與父親一樣,他也是一位門將。表面上看,他借助了父親為其提供的便利條件,但事實上他曾接受過利物浦的試訓,還於2000年以捷克國青隊主力門將的身份參加過U21歐青賽。他隨隊一舉殺進決賽,但卻對皮爾洛打進的兩球(一記任意球和一記點球)無能為力,最終只能屈居亞軍。在2002年的下一屆歐青賽中,捷克青年隊終於再進一步,在決賽中擊敗了法國。依然還是適齡球員的小切瓦洛夫斯基入選了球隊大名單,但主力位置卻被前俱樂部隊友切赫奪走,而後者也被評為那屆賽事的最佳球員。

1996年接手球隊的教練貝拉內克,是成就施梅爾布爾薩尼的另一名功臣。貝拉內克曾是捷克豪門布拉格斯拉維亞的主教練,由於未能將一支擁有柏格、斯米切爾等優秀球員的球隊帶到聯賽冠軍領獎臺,他被炒了魷魚。而在貝拉內克接手施梅爾布爾薩尼教鞭之際,俱樂部當時還苦於無法擺脫乙級聯賽的糾纏。用了兩年時間,貝拉內克就將球隊打造成為乙級聯賽冠軍,順利晉升到頂級聯賽。

當自己的俱樂部爬到聯賽金字塔的最高層,看見來自“大城市”布拉格的數千名客隊球迷經常會擠滿僅能夠容納4000人的梅斯特斯基體育場的時候,切瓦洛夫斯基才決定投資360萬歐元,在當地修建一座漂亮的酒店。事實上,這裡確實熱鬧過——包括拜仁慕尼克、馬賽和埃弗頓這樣的知名歐洲俱樂部,都曾在這座恬靜的鄉村進行過夏季集訓,併入住這座酒店。切瓦洛夫斯基的生意似乎已經取得了成功。

2005年捷克甲級聯賽,為球隊打氣助威的球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親手將施梅爾布爾薩尼帶到聚光燈前的“幕後功臣”,卻在日後成為致使俱樂部徹底垮掉的罪人。在捷克當地,切瓦洛夫斯基始終都是一個爭議人物——1995年隨同球隊前往挪威參加熱身賽時,他曾遭遇過綁架(他本人說是黑幫幹的),而由他參與的各種商業活動,背後似乎都存在著黑手和複雜的利益關係。

2001年,原本準備跟隨球隊前往馬其頓的瓦洛夫斯基,在布拉格機場遭遇警方逮捕,罪名為涉嫌欺詐。他因此失去自己在捷克足協的職務,這場法律官司足足打了10年之後,法院最初判他入獄10年並沒收全部資產,但在經歷一次上訴之後,這個判決結果又被推翻了。即便如此,瓦洛夫斯基的生意卻開始衰敗了,他的俱樂部也遭受到波及。

贊助費枯竭之後,施梅爾布爾薩尼也不可避免地滾落回低級別聯賽。而當球隊身處的位置越低,他們遭遇的各類問題反而會越大。四個賽季,施梅爾布爾薩尼遭遇了四次降級的打擊。2005-06賽季還能踢上甲級聯賽的他們,到了2009-10賽季就只能屈身於第五級別聯賽。此時再去指望有天賦的年輕球員加盟已不太可能,每個賽季俱樂部都只能嘗試在轉會市場中搜羅一批批自由球員來給陣容湊數。

雖然在後來,捷克聯賽進球最多的傳奇射手霍斯特-西格爾曾給俱樂部進行了投資,但施梅爾布爾薩尼的“酒店項目”還是未能重新啟動。瓦洛夫斯基對於足球的興趣開始消失,隨著在捷克國內逗留的時間越來越少,他最終徹底拋棄了這家俱樂部,放任其自生自滅。去年夏天,無力堅持的施梅爾布爾薩尼倒下了。2016年8月26日,俱樂部發佈了一則聲明,宣佈在俱樂部成立70周年的美好日子裡,“遊戲”結束了。

早已被廢棄的俱樂部周邊設施

瓦洛夫斯基現居住在國外,刻意回避來自公眾的關注。回憶起這家跟自己打了50多年交道、最終被他親手毀掉的俱樂部,他也並未流露出太多的悔恨之情。“我在捷克足球圈的經歷,可謂是空前絕後的,”他告訴筆者,“1973年時,我們還是一支街區聯賽(第八級別)球隊,而在20年後,升入了乙級。作為球員的我,親身經歷了這段時期的全過程。”

但隨後,施梅爾布爾薩尼的經營模式卻遭到外界的廣泛質疑,更別說還利用了瓦洛夫斯基施加的各種影響力。但俱樂部前主席本人,卻始終辯稱俱樂部經歷的那段繁榮,其實是通過誠實、努力的工作換來的。“我們在更高級別聯賽的參賽資格,並不是花錢買來的;一切都是競技上的成功。”

與施梅爾布爾薩尼相關的記憶,哪一段是最值得珍藏的?是他的球隊差點通過托托杯進入到聯盟杯?還是用自己的小球場招待布拉格斯巴達的來訪?這些都不是……“最近在度假時,我給小孫子播放了一盤攝錄於2004年的錄影帶,”瓦洛夫斯基回憶道,“當時的聯賽賽程剛剛過半,施梅爾布爾薩尼在踢了16場比賽之後,只取得2場勝利,排名倒數第一,外界覺得我們死定了。然而從那年春天開始,我們把自己踢的每一場比賽都視為決戰。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關於施梅爾布爾薩尼的一切,也只能從記憶中挖取了。

————————————————

更多精品翻譯,盡在肆客足球APP,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