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賣配送方式切入同城快遞,同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隨著外賣服務在各大城市的興起,“外賣哥”成為許多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新選擇。春節後,也有媒體報導不少快遞哥跳槽送外賣。以外賣為代表的新興配送方式對快遞究竟有何影響?來看看數據怎麼說

同城快遞服務價值不斷增加

從2013年-2015年資料來看,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占比穩步上升。其中,業務量占比上限為2015年7月的26.7%,下限為2013年12月的24.9%;業務收入占比上限為2015年9月-12月的14.5%,下限為2013年1月的10.7%。不難看出,國內同城快遞市場在2013年-2015年呈現量收齊增的態勢,

業務收入占比的提升幅度高於業務量占比,說明同城快遞服務的價值不斷增加。

新型配送方式形成一定衝擊

2015年,除1月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為25.7%外,2月~12月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均在26%的水平線以上。2016年1月,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驟降至24.8%。縱觀2016年全年,除2月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為25.2%外,全年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資料直線下滑,

從3月的24.9%降至12月的23.7%。以外賣為代表的新興配送方式對同城快遞市場確實已經形成一定的衝擊。

互聯網創業企業的快遞切入點

儘管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在2016年持續下降,但業務收入占比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與2015年相當的水準。這說明國內同城快遞市場的價值依然較高。對比國內異地快遞業務,同城快遞業務的攬收和派送環節少,中轉成本低,操作難度小。因此,很多互聯網創業企業都以此為涉足快遞業務的切入點。

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2013年~2016年的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占比資料在25%的水平線上下浮動,即在中國快遞市場產生的每4件快件中就有1件是國內同城快件。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大關基本沒有懸念。按25%計算,2017年的國內同城快遞業務量將超過100億件,超過2013年全年91.9億件的快遞業務量。國內同城快遞的市場規模將隨著快遞市場的擴大而擴大,

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目前,市場上也湧現出一批專門從事“落地配”的資訊平臺企業和同城“落地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