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11月“分叉”是福利還是風險?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11月“分叉”是福利還是風險?

這兩天網上就有文章一直在寫“8年前只要4萬買些比特幣,

中國首富可能就是你了”。 比特幣在10月份再創歷史新高,突破58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280元),2009年發行當初,1美元相當於1300個比特幣,啥叫投資?8年翻了754萬倍,當時你只需花38460元人民幣買些比特幣,那現在中國首富就是你了,現在的許家印以2900億成了中國首富!

從種種跡象和預期來看,比特幣暴漲的原因有幾點:第一投資者對於比特幣信心只增不減;,

比特幣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避險資產;第三:即將到來的11月“分叉”。那麼11月份的分叉對於比特幣是福利還是風險呢? 數位資產場外、幣幣交易系統開發(138 23-15 320-1-)

比特幣在這次11月份的分叉並非是突如其來的,而是有計劃和預期的,自比特幣誕生不久就產生了,

可謂是來之已久。比特幣各相關方曾提出多種擴容方案,目前達成共識的方案是“紐約共識”,即先在比特幣區塊鏈主鏈部署隔離見證,隨後在11月再進行1M到2M的區塊擴容,屆時比特幣交易擁堵的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分叉對比特幣意味著什麼呢?為何鬥爭如此複雜。主要原因是對比特幣理念的理解不同和背後的利益糾紛。如果只部署隔離見證,那麼礦工通過驗證交易獲取的報酬就會降低。

而Bitcoin core堅持不擴容,並用隔離驗證+閃電網路的方式解決比特幣區塊鏈擁堵的問題則是因為,一方面社區塊更能保證區塊鏈的安全,另一方面防止礦工權利過大導致比特幣的中心化 。

7月底的分叉帶來的另一“重大利好”是新幣種BCC的誕生,

BCC複製了分叉前的比特幣區塊鏈,分叉後的區塊則擴容至8M,隨後該幣種在多個交易平臺上線,最高價格曾將近6千元,目前價格在2千元左右,總市值排名第四。

正是基於7月底分叉的經驗——幣價上漲並且附送新幣種,投資者對接下來11月份這次分叉的預期普遍樂觀。也出於對免費獲得新幣種的心理,推動了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的攀升。那麼11月份的再次分叉,對於比特幣的價格風險還福利,

大家一起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