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斷奶後應該這樣餵養,大多數寶媽都喂錯了!

幼兒斷乳後,應該用代乳品及其他食品來取代母乳。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流質到糊狀,再到軟一點的固體食物,最後到米飯,每一個時期都要先熟悉之後再慢慢過渡。

斷乳後,幼兒每天需要的熱能大約是1100~1200千卡(成年人一天需要的熱能是2000千卡),父母可以根據食物的熱量資訊來調配幼兒的飲食。

斷乳後幼兒每日進食4~5次,早餐可供應牛乳汁或豆漿、雞蛋等;中午可為吃軟一些的稀飯、魚肉、青菜,再加雞蛋蝦皮湯;午前點可給些水果,如香蕉、蘋果片、鴨梨片等;午後為餅乾及糖水等;晚餐可進食瘦肉、碎菜面等;每日菜譜儘量做到輪換翻新,注意葷素搭配。

幼兒斷乳後不能全部食用穀類食品,其中主食是粥,以及軟一些的米飯、麵條、餛飩、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魚、瘦肉、肝類、蛋類、蝦皮、豆製品及各種蔬菜等。主糧為大米、麵粉,每日約需100克;豆製品每日25克左右;雞蛋每日1個,蒸、燉、煮、炒都可以。肉、魚每日50~75克,逐漸增加到100克。

豆漿或牛乳,從500毫升逐漸減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據幼兒的口味,不要強制他吃水果。

具體來說,孩子斷乳後的輔食安排,父母應注意改變食物的形態,以此來適應孩子身體的變化。

(1)稀粥可由稠粥、軟飯代替。

(2)爛麵條可過渡到掛麵、麵包和饅頭。

(3)肉末也不必太細,加以碎肉、碎菜混合較適合。

(4)用做輔助食物的種類可適當增加,如軟飯、麵包、麵條、通心粉、薯類;蛋、肉、魚、豆腐、乳酪;四季蔬菜、水果,特別要多吃紅、黃、綠色的蔬果;另外,還可添加紫菜、海帶、黃油、花生油、核桃等。

(5)每日三餐應變換花樣,以增加孩子的食欲。

孩子斷乳汁後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幼兒斷乳汁後,除了營養問題,就是飲食的習慣問題是最令父母們頭痛的。既要讓孩子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又要讓孩子不能因為吃飯而養成拖拉、耍脾氣的壞習慣,這就需要父母在幼兒開始吃飯的過程中就多加注意。

首先要注意的是,幼兒的飯量並不是根據吃米飯的量來衡量的。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幼兒並不那麼喜歡吃米飯,

為了讓孩子多吃米飯,父母們會嚴格要求,這樣一來,孩子有限的飯量就全部用來吃米,而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就會降低,另外也會引起孩子厭惡吃飯的情緒。如果孩子不愛吃米飯,那麼讓他吃點土豆泥、麵條一類的主食也是可以的。

其次,當孩子剛開始吃飯的時候,不要要求他一定要用筷子。大部分孩子要到兩三歲才會使用筷子,只要孩子有食欲,讓他用勺子自己吃,哪怕會弄撒到桌子上,家長也不要太在意,因為弄撒了飯粒而挨駡,也會降低孩子的食欲。

在吃飯之前,媽媽爸爸要帶著孩子去洗手,養成吃東西前先洗手的習慣;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和收音機,大家坐在一起和和氣氣地吃飯。幼兒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上桌,但需要另外給他準備餐具,按時吃飯,這些都是養成飲食好習慣的細節。

哪怕會弄撒到桌子上,家長也不要太在意,因為弄撒了飯粒而挨駡,也會降低孩子的食欲。

在吃飯之前,媽媽爸爸要帶著孩子去洗手,養成吃東西前先洗手的習慣;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和收音機,大家坐在一起和和氣氣地吃飯。幼兒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上桌,但需要另外給他準備餐具,按時吃飯,這些都是養成飲食好習慣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