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你喜歡黑中國特供車,請先看完這篇文章

在我國,“特供”原本是一個十分高大上的詞,一旦某種商品標有“特供”二字,檔次感立馬就不一樣,瞬間身價倍增,比如特供酒、特供煙,只能是享有一定階級地位的人才能享受得到,

普通老百姓就算有錢都未必能搞得到。

然而,這個原本充滿尊貴感的標籤,與汽車掛上鉤,這個特供往往就變了味兒,在國內汽車圈,特供車並不是一個好詞,人們總習慣性地把它和減配加價、偷工減料、技術落後聯繫一起,每每有特供車推出時,消費者總頗有微詞,

譬如前些日子上市的寶馬1系,作為20萬就能買到的帶有寶馬光環加持的入門級豪華車,價格算得上十分良心,理應俘獲一方粉絲,然而戲劇的是,上市不久,便被罵出翔,之所以會被罵,與其中國特供的身份是分不開的,也正因如此,在車企眼中,特供車也是避之不及的敏感詞。

不過存在即合理,雖中國特供車頻頻遭受網友們的口誅筆伐,但回歸到市場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中國特供車大多都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我們來看一組資料,在2016年國內所有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中,前20名中有12款是合資車,而其中6款都是“中國特供車”,可以說佔據了“半壁江山”。就算是賣的最少的大眾寶來,平均月銷也達到了近1.9萬輛,而“特供車”鼻祖大眾朗逸,

平均月銷更是達到了4萬輛,牢牢佔據轎車銷量冠軍的頭把交椅。

(資料來自蓋世汽車網)

那麼為什麼一方面人們對中國特供憤憤不平,卻又慷慨解囊將一台台中國特供開到家中呢?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特供車到底有著怎麼樣的獨特魅力,

羊老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特供車”這個東西。

Q1:特供車到底是啥?

顧名思義,特供車就是海外車企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研發,或者基本只在中國市場出售的車型,國外都想買也買不到的車型,特供車最早起源於大眾,特供車中名氣最大的也屬大眾的德原朗了。

Q2:特供車有分幾種類型?

一、全車特供:簡單的說,整輛車裡裡外外都是在國內生產,最初的設計,國外也找到不到原型車,這是國內比較常見的類型。代表車型如德系的朗逸、寶來、辣饅頭(淩度),日系如淩派、傑德、冠道、謳歌CDX,美系如新英朗、福睿斯、科沃茲,法系如C4世嘉、408等等等這些都全車特供的類型。

二、外形、配置特供:在國外有原型車,但為迎合國內消費者的口味,在外觀,內飾有所調整,或者是加長版車型。比如跟喜歡大粗金鏈獨特口味一樣,很多人喜歡blingbling的鍍鉻,開著路上閃亮閃亮我最閃亮,所以上一代雅閣就特意裝上了亮瞎眼的大鍍鉻中網。

此外,國人傳統觀念就是以大為美,買車自然要講究個大氣,因此“中國特供車”普遍就是車身更大更寬,像各奧迪A6、寶馬5系等車型後面都加了個L,在標準軸距版本上進行了加長,相對於標準軸距車型擁有更大的後排空間,更加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

三、品牌特供:這就是俗稱得換標車型,例如國內外觀辣眼睛的英菲尼迪ESQ,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日產Juke,這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我們熟知的別克昂柯拉,在歐洲市場就稱為歐寶Mokka。

Q3:特供車銷量好的原因?

上面已經說過,從市場實際表現上看,特供車的銷量表現要比所謂原汁原味的車型更加給力,它們更容易獲得本土消費者青睞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1、精准的量身定做:既然叫中國特供車,那麼各方面的設計出發點都是針對國內的消費者需求。例如,國內消費者喜歡空間大,喜歡較軟的懸掛,喜歡不那麼個性的外觀,喜歡配置豐富。特供車就是根據這些喜好去打造的一輛車,自然會更容易打動消費者。

2、特供意味著更優惠的價格:特供車因為生產組裝都是在國內,零件基本都是國內生產,並且使用的平臺都是舊平臺,不用重新研發,並且,只是針對國內路況和使用情況去研究和試驗,因此在前期的成本較低,成本的降低最直接的就是可以拉低售價,畢竟誰都明白,產品競爭中價格才是王道。

3、保值率相對較高:因為特供車通常有著價格實惠和市場保有量高的特點,且配件維修也相對便宜,這樣就會導致“特供車”的二手車保值率不低,即使開個幾年賣掉也不會吃虧。

總結:國內消費者需求以及用車環境都與國外有著不小的差異,特供車型"只是廠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車型,特供車在技術上並不落後,只是“因地制宜”加入更多國內消費者喜歡的元素,比原汁原味的全球車型更接地氣,從越來越多誠意越來越足的特供車型出現在中國市場來看,這只是說明廠家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所以我們真的沒必要去糾結是不是"中國特供車型",不要覺得中國特供就是什麼貶義,更不要一聽到是特供車就馬上拿出鍵盤給人家扣上一頂偷工減料品質差的帽子,身位特供車的朗逸可是每個月的銷量王,如果特供車真的那麼不好,又這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呢?所以羊老濕覺得,我們應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特供車這事。

二、外形、配置特供:在國外有原型車,但為迎合國內消費者的口味,在外觀,內飾有所調整,或者是加長版車型。比如跟喜歡大粗金鏈獨特口味一樣,很多人喜歡blingbling的鍍鉻,開著路上閃亮閃亮我最閃亮,所以上一代雅閣就特意裝上了亮瞎眼的大鍍鉻中網。

此外,國人傳統觀念就是以大為美,買車自然要講究個大氣,因此“中國特供車”普遍就是車身更大更寬,像各奧迪A6、寶馬5系等車型後面都加了個L,在標準軸距版本上進行了加長,相對於標準軸距車型擁有更大的後排空間,更加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

三、品牌特供:這就是俗稱得換標車型,例如國內外觀辣眼睛的英菲尼迪ESQ,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日產Juke,這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我們熟知的別克昂柯拉,在歐洲市場就稱為歐寶Mokka。

Q3:特供車銷量好的原因?

上面已經說過,從市場實際表現上看,特供車的銷量表現要比所謂原汁原味的車型更加給力,它們更容易獲得本土消費者青睞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1、精准的量身定做:既然叫中國特供車,那麼各方面的設計出發點都是針對國內的消費者需求。例如,國內消費者喜歡空間大,喜歡較軟的懸掛,喜歡不那麼個性的外觀,喜歡配置豐富。特供車就是根據這些喜好去打造的一輛車,自然會更容易打動消費者。

2、特供意味著更優惠的價格:特供車因為生產組裝都是在國內,零件基本都是國內生產,並且使用的平臺都是舊平臺,不用重新研發,並且,只是針對國內路況和使用情況去研究和試驗,因此在前期的成本較低,成本的降低最直接的就是可以拉低售價,畢竟誰都明白,產品競爭中價格才是王道。

3、保值率相對較高:因為特供車通常有著價格實惠和市場保有量高的特點,且配件維修也相對便宜,這樣就會導致“特供車”的二手車保值率不低,即使開個幾年賣掉也不會吃虧。

總結:國內消費者需求以及用車環境都與國外有著不小的差異,特供車型"只是廠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車型,特供車在技術上並不落後,只是“因地制宜”加入更多國內消費者喜歡的元素,比原汁原味的全球車型更接地氣,從越來越多誠意越來越足的特供車型出現在中國市場來看,這只是說明廠家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所以我們真的沒必要去糾結是不是"中國特供車型",不要覺得中國特供就是什麼貶義,更不要一聽到是特供車就馬上拿出鍵盤給人家扣上一頂偷工減料品質差的帽子,身位特供車的朗逸可是每個月的銷量王,如果特供車真的那麼不好,又這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呢?所以羊老濕覺得,我們應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特供車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