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與其妒忌“別人家的孩子”,倒不如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文/小兜媽

01

在超市、餐館、街角,你可曾見過這樣一幕——父母毫不留情數落著孩子的不是或大聲呵斥「你這什麼孩子,

一點都不聽話,看誰家的誰誰,和你一般大,人家既聽話,又聰明,你什麼時候能有人家一半,我就省心了!」

其實,在很多父母的童年裡,也有這樣一個假像,他不是霸天虎或者什麼不可告人神秘組織,而就住在家附近,或是你同班同學,或是父母同事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僅成績優秀,還多才多藝,講文明、懂禮貌,未來上得了名牌大學,今後找得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娶得到白富美,嫁得了高富帥……今天,更是如同幽靈一樣出現在我們孩子的身邊。

02

某育兒論壇,有一位媽媽稱自己三歲的女兒不爭氣,“只”認識百來個字,“只”會10以內的加減法,“只”會4、5句簡單英語會話;並且畫畫也不成樣子,思維似乎也不靈巧,就“只是”乖巧,除了看書,其他啥也不會。而每天陪她讀書、設計並進行遊戲,

甚至為了陪伴孩子而犧牲了很多自己的工作、社交時間,於是這位媽媽覺得這種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感到非常沮喪……

於是,有網友評論,自己曾經被父母以這種“別人家的XXX”要求過,甚至嚴格到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抑鬱症,但她媽媽卻在醫院裡大吼:“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你怎麼能這麼對我?”更多的是網友調侃很多父母都似乎把“父母要求子女天經地義,

子女要求父母天打雷劈”——這種話當成了金科玉律!

03

還有些家長秉承這樣理念:讓“別人家的孩子見鬼”去吧!沒有攀比就沒有傷害,我不要求孩子樣樣好, 孩子開心就行 !

這段話仿佛說出無數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初心,孩子成長路上開心確實很重要。

但仍就值得反思。至少應該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你的孩子品格不壞,成績不算差,並且家境小康。

若是孩子品性惡劣、成績倒數、家庭條件非常差,孩子的未來是很難“開心”下去的。畢竟他長大後,要獨立,要有自己的生活。而社會的規則就是優勝劣汰,不奮鬥,怎樣立足於這個社會?當然,金錢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品質,只是在某些程度上會有所影響罷了。真正的優秀,

是看家庭的教育與修養,而這些,都是父母給的。

04

最近幾天,公公婆婆家搬來了一位新租客。是位姑娘,20出頭,碩士剛剛畢業,履歷優秀。這是一位很優秀的姑娘,靜下來可以彈鋼琴,動起來可以打籃球,每半年會義務獻血一次。她會養些綠植、做些美食,閑下來逛逛圖書館,玩玩單反,有文藝的一面。平時家裡燈泡壞了,會自己裝;水管堵了,都是自己修,有女漢子的一面。毫無疑問,這樣的姑娘非常討公公婆婆的喜愛。

直到有一天,我意外見到了姑娘的父母,我才知道,優秀真的是可以“遺傳”的。她的爸爸是位商人,平時與人交談比較和藹,卻話不多。而她的給我的印象更深一些,與女兒走在一起,更像姐妹,而不是母女,氣質長相都很出眾。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個五十出頭的婦女,竟然還有四塊腹肌和馬甲線。我對姑說:“一直以為國外健身的媽媽很多,身邊還是第一次遇到令尊這樣的。”姑娘說:“媽媽每天早上起來都會鍛煉身體,睡前八十個仰臥起坐是一定要做的,這是習慣。 對了,我的很多習慣都來自我的媽媽。”

05

近年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很有意思:比你好看的人還比你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同樣送給各位父母:比你優秀、有錢的爸媽還比你更用心的帶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以身作則、好好教育孩子?因此,我們與其妒忌別人家的孩子,倒不如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別等到有一天,腦瓜開了竅的孩子突然對我們說,你看人家XX的父母時,我們再無言以對。

你羡慕別人家孩子識字多會背詩,那是因為有持之以恆啟蒙孩子智慧的父母

你羡慕別人家的孩子身體好習慣好,怎麼不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養孩子

你羡慕別人家孩子有目標,你卻在工作中隨波逐流,而別人家的父母正在努力給孩子做榜樣!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可以試著引導孩子,養成愛自省的習慣。讓小傢伙自己想:我今天有哪此進步?現在哪個方面表現如何?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哪些東西我忘卻得差不多了?我該怎麼辦?我有決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嗎?我是否應該聽取父母的意見?是否要徵求老師、同學的意見?

一言以敝之,

努力讓自己變成“別人家的父母”

你才能培養出“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家長

都在看什麼書呢?

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家長”,就需要不斷學習↓↓↓

閑下來逛逛圖書館,玩玩單反,有文藝的一面。平時家裡燈泡壞了,會自己裝;水管堵了,都是自己修,有女漢子的一面。毫無疑問,這樣的姑娘非常討公公婆婆的喜愛。

直到有一天,我意外見到了姑娘的父母,我才知道,優秀真的是可以“遺傳”的。她的爸爸是位商人,平時與人交談比較和藹,卻話不多。而她的給我的印象更深一些,與女兒走在一起,更像姐妹,而不是母女,氣質長相都很出眾。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個五十出頭的婦女,竟然還有四塊腹肌和馬甲線。我對姑說:“一直以為國外健身的媽媽很多,身邊還是第一次遇到令尊這樣的。”姑娘說:“媽媽每天早上起來都會鍛煉身體,睡前八十個仰臥起坐是一定要做的,這是習慣。 對了,我的很多習慣都來自我的媽媽。”

05

近年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很有意思:比你好看的人還比你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同樣送給各位父母:比你優秀、有錢的爸媽還比你更用心的帶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以身作則、好好教育孩子?因此,我們與其妒忌別人家的孩子,倒不如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別等到有一天,腦瓜開了竅的孩子突然對我們說,你看人家XX的父母時,我們再無言以對。

你羡慕別人家孩子識字多會背詩,那是因為有持之以恆啟蒙孩子智慧的父母

你羡慕別人家的孩子身體好習慣好,怎麼不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養孩子

你羡慕別人家孩子有目標,你卻在工作中隨波逐流,而別人家的父母正在努力給孩子做榜樣!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可以試著引導孩子,養成愛自省的習慣。讓小傢伙自己想:我今天有哪此進步?現在哪個方面表現如何?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哪些東西我忘卻得差不多了?我該怎麼辦?我有決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嗎?我是否應該聽取父母的意見?是否要徵求老師、同學的意見?

一言以敝之,

努力讓自己變成“別人家的父母”

你才能培養出“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家長

都在看什麼書呢?

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家長”,就需要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