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季,浙江8條小眾而美的山間古道,絕對讓人驚豔!

企鵝公眾號搜索上圖大字添加,每天接受優惠旅遊資訊

都說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路上

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中

讓我們踏上林間小道

伴隨著風中漂浮的馬鈴聲

開啟一段初秋的古道探秘之旅吧~

/ 杭州臨安 吳越古道 /

徒步者的建行之路

吳越古道一路石板臺階,沿途溪流陪伴,曲徑通幽。海拔1200米的浙西天池,

群山環抱,湖水清冽。

秋日裡,踏著長方形石塊砌成的臺階從山腳到山頂,看層林盡染,蘆花蕩漾。

推薦路線:從浙西天池到萬家鄉大塔村。

登千頃山巔——鳥瞰天池浩渺,攀千頃關隘——聆風嘯鹿鳴。

/ 台州仙居 公盂古道 /

華東最後的香格里拉

這裡是華東最後的“香格里拉”,不通公路,有與世隔絕之感,登頂公盂背可俯瞰壯闊的雲海梯田。

整個公盂巍峨鼎立,氣勢崢嶸,山崖連著山崖,

橫亙無際,各峰離立,自為一體,石林崖壁,各有風采。藍天白雲下,層巒疊嶂,梯田環繞著一座安靜的小村,遠離俗世凡塵。

公盂古道連接前坑村和公盂村,全長6公里,全程都是崎嶇的山路,不時被沿途的鳥鳴、山澗、花草給吸引,別有一番風情。

推薦路線:台州仙居前坑村-公盂村-轉到公盂背-林坑

/ 台州天臺 霞客古道 /

做古代遊俠賞各色風光

天臺山素有古、幽、清、奇等特色,而天臺山這段霞客古道依山傍水,

幽古深邃,參天松柏林立,森森古寺靜臥其間,水石交映,風景優美。

沿著當年徐霞客首遊的足跡,走進蜿蜒群山間的古道,你會發現掩映在蒼翠中的顆顆耀眼明珠,體味不一樣的風景風情。

清淨的環境,新鮮的空氣,空靈的山巒,詩畫般的意境,讓人感受一份心靈的自在與輕鬆。

推薦路線:梁皇驛—岔路口—水母溪—松門嶺—王愛山—百觀山—彌陀庵—寧波仰天湖—天臺石樑飛瀑

/ 衢州江山 仙霞古道 /

尋找另一種秋日情懷

蜿蜒在崇山峻嶺中,仙霞古道橫跨浙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這裡曾是最為繁華的商埠,青山綠水間,黛瓦青牆、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錯落有致。

沿著仙霞古道徒步行走,一路林木森森,伴著秋風徐徐,頓生一股濃濃的蒼涼之感,萌生出一種秋日情懷。

推薦路線:衢州江山保安村(戴笠故居)-仙霞嶺-廿八都-楓嶺關

/ 湖州吳興 霞幕山古道 /

古韻香道,散落陣陣茶香

這條古道位於妙西鎮的妙山村,始于風景秀麗的霞幕山水庫,全長20多公里,彎道多,風景美,是當年僧人上下山的必經之路。

這裡滿山茶園,清流激湍,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古道悠悠,令人神往。

推薦路線:由湖州吳興妙山村上山-經霞幕山水庫-可上至天湖中庵和北庵

/ 麗水蓮都 括蒼古道 /

漫步古道,聆聽歷史故事

括蒼古道是為麗水人民所熟知的一條歷史景觀,始建于唐末宋初,從縉雲東渡鎮樊莊開始,一直到麗水市岩泉村為止。

古道沿途風光秀麗,林木蓊鬱,山靜穀幽,環境美好。

自古以來有多少從京城、省城來的朝廷命官以及商賈百姓從古道上逶迤而過,留下了許多的歷史故事。

推薦路線:金坑村-嶺腳-涼亭-隘頭-高青-卻金館-餘嶺頭-銀場背(公路橋下“括蒼古道”摩崖石刻)

/ 溫州樂清 筋竹澗古道 /

溪澗穿行,滿園清新溢出

筋竹澗,位於雁蕩山之西外穀,芙蓉鎮筋竹村西首一峽谷。北為雁蕩山,南為芙蓉鎮。據說古時因其峽中皆為筋竹而得名。

筋竹澗兩岸峰巒險峻,岩石錯落,樹木茂密,水流清澈,鳥語花香,十分清幽。

從筋竹澗越嶺溪行,有18潭,淺灘、峽谷、棧道、竹橋隱于萬木之間,一路漫步其中,景致美不勝收。

推薦路線:溫州樂清小嶴村-龍潭坑水電站-筋竹澗-能仁寺

/ 金華武義 曳嶺古道 /

蜿蜒曲折,看一路流水古木

曳嶺古道位於金華武義,是古時候連同金麗的唯一通途。現在從雙村村尾開始就可以進入青石板鋪就的曳嶺古道。

曳嶺古道至今保存完好,沿途生態原始,古樹眾多,既有涔涔流水,又有龍潭瀑布,風光迤邐。讓人流連忘返。

推薦路線:三港鄉三港村→章灣村→曳坑村→曳源村雙村自然村→曳嶺古道山腳→曳嶺古道(途徑龍潭背、涼亭、古廟)→曳嶺頭→麗水市老竹鎮大片村→麗水市老竹鎮曳嶺腳村

清淨的環境,新鮮的空氣,空靈的山巒,詩畫般的意境,讓人感受一份心靈的自在與輕鬆。

推薦路線:梁皇驛—岔路口—水母溪—松門嶺—王愛山—百觀山—彌陀庵—寧波仰天湖—天臺石樑飛瀑

/ 衢州江山 仙霞古道 /

尋找另一種秋日情懷

蜿蜒在崇山峻嶺中,仙霞古道橫跨浙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這裡曾是最為繁華的商埠,青山綠水間,黛瓦青牆、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錯落有致。

沿著仙霞古道徒步行走,一路林木森森,伴著秋風徐徐,頓生一股濃濃的蒼涼之感,萌生出一種秋日情懷。

推薦路線:衢州江山保安村(戴笠故居)-仙霞嶺-廿八都-楓嶺關

/ 湖州吳興 霞幕山古道 /

古韻香道,散落陣陣茶香

這條古道位於妙西鎮的妙山村,始于風景秀麗的霞幕山水庫,全長20多公里,彎道多,風景美,是當年僧人上下山的必經之路。

這裡滿山茶園,清流激湍,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古道悠悠,令人神往。

推薦路線:由湖州吳興妙山村上山-經霞幕山水庫-可上至天湖中庵和北庵

/ 麗水蓮都 括蒼古道 /

漫步古道,聆聽歷史故事

括蒼古道是為麗水人民所熟知的一條歷史景觀,始建于唐末宋初,從縉雲東渡鎮樊莊開始,一直到麗水市岩泉村為止。

古道沿途風光秀麗,林木蓊鬱,山靜穀幽,環境美好。

自古以來有多少從京城、省城來的朝廷命官以及商賈百姓從古道上逶迤而過,留下了許多的歷史故事。

推薦路線:金坑村-嶺腳-涼亭-隘頭-高青-卻金館-餘嶺頭-銀場背(公路橋下“括蒼古道”摩崖石刻)

/ 溫州樂清 筋竹澗古道 /

溪澗穿行,滿園清新溢出

筋竹澗,位於雁蕩山之西外穀,芙蓉鎮筋竹村西首一峽谷。北為雁蕩山,南為芙蓉鎮。據說古時因其峽中皆為筋竹而得名。

筋竹澗兩岸峰巒險峻,岩石錯落,樹木茂密,水流清澈,鳥語花香,十分清幽。

從筋竹澗越嶺溪行,有18潭,淺灘、峽谷、棧道、竹橋隱于萬木之間,一路漫步其中,景致美不勝收。

推薦路線:溫州樂清小嶴村-龍潭坑水電站-筋竹澗-能仁寺

/ 金華武義 曳嶺古道 /

蜿蜒曲折,看一路流水古木

曳嶺古道位於金華武義,是古時候連同金麗的唯一通途。現在從雙村村尾開始就可以進入青石板鋪就的曳嶺古道。

曳嶺古道至今保存完好,沿途生態原始,古樹眾多,既有涔涔流水,又有龍潭瀑布,風光迤邐。讓人流連忘返。

推薦路線:三港鄉三港村→章灣村→曳坑村→曳源村雙村自然村→曳嶺古道山腳→曳嶺古道(途徑龍潭背、涼亭、古廟)→曳嶺頭→麗水市老竹鎮大片村→麗水市老竹鎮曳嶺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