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同時造出蒸汽和電磁彈射器了?艦載機訓練基地又有新建築!

關於中國海軍陸上艦載彈射器裝置的消息早在15年就有曝出,據瞭解這個裝置擁有兩條蒸汽彈射器系統,這些裝置目前正在位於中國遼寧省興城市的中國海軍艦載機訓練基地內。

這套陸上彈射器裝備主要用於在陸上基地內訓練艦載機飛行員之用,請注意在上面這幅圖片中,紅色圓圈內標注的兩個白色大型筒狀物,這是用於存儲蒸汽的大型存儲罐。

對此有美媒報導稱中國近年來正在進行電磁和蒸汽彈射器的對比試驗,

報導中提到的電磁、蒸汽彈射器對比試驗,將可能決定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第一艘可能裝備彈射器的國產航母)的具體設計將會是什麼樣子。從這次蒸汽和電磁彈射器對比試驗來看,關於中國航母未來採用蒸汽還是電磁彈射器的爭議,並非僅僅是網路軍迷之間的口舌之爭。國產第二艘航母的設計建造工作何時進入“快車道”,或許就要等待這次試驗的結果。

從照片可以看出傳說中的“山東”艦艦島形狀和甲板、舷台細節和“遼寧”艦相比都已經有所區別,艦載機起降作業效率將更高。該艦的艦島已經裝上艦體,估計將在2017年稍晚時候下水。近期的衛星照片顯示,遼寧省葫蘆島附近的中國海軍航空兵基地的跑道的兩個航母模擬甲板也在2016年6月到10月間出現了一些變化,其特徵與001A甲板類似。

中國首批兩艘航母都將繼續使用滑躍起飛、阻攔降落方式來操作艦載機,這將限制其艦載機的有效載荷,而且對於操作更大型戰機,例如預警機和艦載固定翼運輸機是個阻礙。正是因為認識到滑躍起飛的限制,中國將彈射器作為航母發展的重要專案。衛星照片顯示,中國葫蘆島基地正在建設兩條平行的彈射器,

《防務新聞》的分析員認為,這兩條彈射器中一條是蒸汽式,另一條,根據最新衛星照片看到的內部結構來看,則是最新的電磁式彈射器。

這兩條彈射器的建造應該在2016年6月到10月間已經完成,從DigitalGlobe公司提供的最新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今年10月中旬有殲-15艦載機在其中一條彈射器的末端出現。此外也有照片顯示,有殲-15的前起落架已經安裝了用於彈射的牽引裝置。

這都是明顯的證據,表明中國海軍未來的航母肯定要使用彈射起飛、阻攔著陸的方式。同時在葫蘆島基地建設兩條彈射器表明中國正在對這兩種技術進行對比,以決定最終在其航母上安裝什麼彈射器。

據悉,蒸汽彈射器我國已經研製20餘年,此前也曾獲得國外蒸汽彈射器可供參考。相比之下,電磁彈射器技術跨度更大,但未來潛力更高,且目前測試進度還有一定優勢。早前來自中國海軍的馬偉明院士曾披露,中國電磁彈射器的某些技術已不亞於美國。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持續推進對於航母使用彈射器的研製工作,而且研製進展也是比較順利的。但除了彈射器本身的技術攻關,想要把它安裝上艦,還會牽扯動力問題、系統整合問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論證。

至於未來中國航母採用哪種彈射方式,軍事專家李傑認為,未來第二艘或者第三艘航母到底採用哪種彈射器,目前還不好說。如果能一步到位,直接採用電磁彈射器當然是最好的,不過在對於蒸汽彈射技術掌握更為透徹的情況下,先將這種技術應用到航母上也不失為一種較為明智和合理的選項。畢竟美國目前也沒有完全掌握電磁彈射的技術,還在不斷進行試驗。同時,未來選用什麼型號艦載機與彈射器進行適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能夠試驗的只有殲-15,但相對而言,殲-15重量比較大,而且原來按照滑躍起飛方式設計的機體進行彈射起飛,對於機體結構將是較大挑戰。

早前來自中國海軍的馬偉明院士曾披露,中國電磁彈射器的某些技術已不亞於美國。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持續推進對於航母使用彈射器的研製工作,而且研製進展也是比較順利的。但除了彈射器本身的技術攻關,想要把它安裝上艦,還會牽扯動力問題、系統整合問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論證。

至於未來中國航母採用哪種彈射方式,軍事專家李傑認為,未來第二艘或者第三艘航母到底採用哪種彈射器,目前還不好說。如果能一步到位,直接採用電磁彈射器當然是最好的,不過在對於蒸汽彈射技術掌握更為透徹的情況下,先將這種技術應用到航母上也不失為一種較為明智和合理的選項。畢竟美國目前也沒有完全掌握電磁彈射的技術,還在不斷進行試驗。同時,未來選用什麼型號艦載機與彈射器進行適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能夠試驗的只有殲-15,但相對而言,殲-15重量比較大,而且原來按照滑躍起飛方式設計的機體進行彈射起飛,對於機體結構將是較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