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歲打工,從拿10元工資到身價過億,他曾因為錢花不完而捐出18億

他從日薪6元的工人做起,20多年間,把原來規模很小的“旭日制衣廠”發展成為旭日集團。

楊釗,1974年創辦旭日制衣廠,現已發展成為一個融服裝零售、製造、貿易、房地產、投資為一體的旭日集團,總資產超過60億港元,擁有直屬公司80餘家,年營業額50多億元,雇員3萬余人,旗下有“真維斯”等著名休閒服裝品牌。

1947年,楊釗出生于廣東惠州西子湖畔。幼年受父親經商的庇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60年代動亂時期,他們家生活陷入水深火熱。為求生路,

剛滿19歲的楊釗被迫以身犯險,隻身逃往香港。

那時,抱有相同理由逃往香港的人實在太多,尤其是與香港毗鄰的廣東,一批又一批人冒死偷渡。為了躲避邊關的嚴防死守,楊釗先從惠州坐車到深圳,赤膊穿越深圳河抵港。

在香港流浪了一個多月,走投無路之時,經一位同鄉的推薦,楊釗終於在一間制衣廠謀到一份當雜工的差事。雖然日薪只有6元港幣,但已足夠維持他在香港的生計,

這讓他倍加珍惜。

我對自己說:必須要挑起家庭的擔子。這樣的責任心讓我奮發圖強。做人要有大志,發願要改變家庭生活之後,我整個人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到了香港就是初生牛犢不畏虎。”楊釗回憶時說到。

帶著信念他每日埋頭苦幹,10多天后被調為熨衣工,工資也升到每天16元。楊釗工作更加努力,認定“只要勤力,不會吃虧”。

由於工作踏實、勤奮好學、心靈手巧,他深受老闆賞識,

被升為領班,很快又升為經理,直至廠長。7年的打工經歷,使楊釗成為精通制衣業務和管理工作的行家裡手,為日後建立屬於自己的制衣集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別人看到楊釗做事的態度,說:“小夥子了不得,一定能成功”。所以願意和他合作,給他機會,楊釗就是靠這些“幸運”的機會,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74年,香港經濟正是蓬勃發展的黃金期,

尤其制衣業,成百上千家制衣廠散佈在港九各地,眾多外貿公司獲得歐美的服裝配額訂單後,統統轉手交給這些制衣廠加工生產,制衣代工市場空間巨大。楊釗不願放棄這個良機,拿出五萬元積蓄,又找朋友借來五萬元,自立門戶,開設了一間小型制衣廠,取名“旭日”。

不久,一單美國格仔牛仔褲的生意,給旭日制衣廠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給楊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機。

當時,一位美國服裝商來到香港,找尋廠家加工美洲流行的方格牛仔褲。這種褲料很厚,且需要手工縫製,加工困難,如果完不成,工廠很可能破產。大部分廠家不願意承接,願意承接的也開價到550元。楊釗經過仔細盤算,竟然以299元接了訂單。褲子還沒做出來,客戶就加了600打;正在生產時,又加了3000打,那一年工廠生產了10萬打訂單的牛仔褲。

這份訂單價值相當於衣廠當年一年營業額的33倍。由於人手縫製成本高,楊釗研究出機器縫製的辦法,縮減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兩年間,楊釗就賺了600萬港元。隨著七十年代中期格子牛仔褲風行世界,楊釗的旭日制衣廠聲名鵲起,楊釗“牛仔褲大王”的美譽也傳遍四方。

旭日規模化後,楊釗開始國際化戰略,先後在菲律賓、印尼、孟加拉、柬埔寨等國建立龐大的服裝生產基地。做大代工的同時,資本日益雄厚的他決定往品牌轉移,擺脫完全“受制於人”的局面。

1990年,楊釗收購了澳大利亞服裝品牌,擁有18年歷史,主打牛仔系列的JEANSWEST(真維斯),不到2年的時間內,真維斯品牌影響力迅速蔓延至紐西蘭,分店數目超過200家,成為當地第二大服裝品牌。

1993年,真維斯的品牌戰車,從海外市場回歸內地,於5月28日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並在品質、款式、價格等一系列方面全面貼近國情,力求創造中國自己的時尚名牌。直到目前,真維斯已在內地300多個城市開設超過2600家零售店鋪,擁有最大的休閒服裝服飾銷售網路,以品牌大眾化的經營理念,物超所值的市場策略,穩居內地休閒服裝市場領導地位。

縱橫商界四十年,楊釗說他最迷茫的時候,不是生意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而是20多歲就坐擁上億財富,卻不知道該怎麼花。

“人來到世上是否只為有三餐一宿的溫飽生活?若是繼續賺更多的財富,求取更大的名和利,真正能用到自己身上的又有多少?

他開始不斷向自己發問,也試圖從身邊的親友中尋求答案,他乾脆發起公開討論。“雖然回饋者眾多,但大家的答案無非就是發財了可以去環遊世界,買漂亮房子、汽車,好好享受這些”,這些答案並不能讓他滿意。

他意識到,今天的財富和成功,靠的是什麼?答案是靠社會、靠員工、靠朋友,人必須有一顆報恩的心。財富或許於自己已不重要,但是有很多人需要。既然自己有助人的微力,何不以己之力幫助別人?

此後,楊釗便將助人即助己視為人生信仰,力行慈善。至今,僅在香港和內地,楊釗已累計捐出18億港幣的善款。公益項目涉及支援佛教醫院、敬老院,援建希望小學,設立大學生助學基金,實施“希望教師”計畫、“西部志願者”計畫、“青年創業就業”計畫及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等多個方面。

2013年4月19日,舉辦的第八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上,楊釗經公眾投票獲頒“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盃。

對於對於命運的看法,楊釗常常引用古代哲人所言“今天之運氣,是昨天的努力,今天之努力,又是明天的運氣。”

由於人手縫製成本高,楊釗研究出機器縫製的辦法,縮減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兩年間,楊釗就賺了600萬港元。隨著七十年代中期格子牛仔褲風行世界,楊釗的旭日制衣廠聲名鵲起,楊釗“牛仔褲大王”的美譽也傳遍四方。

旭日規模化後,楊釗開始國際化戰略,先後在菲律賓、印尼、孟加拉、柬埔寨等國建立龐大的服裝生產基地。做大代工的同時,資本日益雄厚的他決定往品牌轉移,擺脫完全“受制於人”的局面。

1990年,楊釗收購了澳大利亞服裝品牌,擁有18年歷史,主打牛仔系列的JEANSWEST(真維斯),不到2年的時間內,真維斯品牌影響力迅速蔓延至紐西蘭,分店數目超過200家,成為當地第二大服裝品牌。

1993年,真維斯的品牌戰車,從海外市場回歸內地,於5月28日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並在品質、款式、價格等一系列方面全面貼近國情,力求創造中國自己的時尚名牌。直到目前,真維斯已在內地300多個城市開設超過2600家零售店鋪,擁有最大的休閒服裝服飾銷售網路,以品牌大眾化的經營理念,物超所值的市場策略,穩居內地休閒服裝市場領導地位。

縱橫商界四十年,楊釗說他最迷茫的時候,不是生意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而是20多歲就坐擁上億財富,卻不知道該怎麼花。

“人來到世上是否只為有三餐一宿的溫飽生活?若是繼續賺更多的財富,求取更大的名和利,真正能用到自己身上的又有多少?

他開始不斷向自己發問,也試圖從身邊的親友中尋求答案,他乾脆發起公開討論。“雖然回饋者眾多,但大家的答案無非就是發財了可以去環遊世界,買漂亮房子、汽車,好好享受這些”,這些答案並不能讓他滿意。

他意識到,今天的財富和成功,靠的是什麼?答案是靠社會、靠員工、靠朋友,人必須有一顆報恩的心。財富或許於自己已不重要,但是有很多人需要。既然自己有助人的微力,何不以己之力幫助別人?

此後,楊釗便將助人即助己視為人生信仰,力行慈善。至今,僅在香港和內地,楊釗已累計捐出18億港幣的善款。公益項目涉及支援佛教醫院、敬老院,援建希望小學,設立大學生助學基金,實施“希望教師”計畫、“西部志願者”計畫、“青年創業就業”計畫及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等多個方面。

2013年4月19日,舉辦的第八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上,楊釗經公眾投票獲頒“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盃。

對於對於命運的看法,楊釗常常引用古代哲人所言“今天之運氣,是昨天的努力,今天之努力,又是明天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