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字長文:梳理22種中國傳統文化旅遊資源

傳統文化是與當代文化相對而言的,它是先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歷史相傳的文化。我國過去的主流認識是以《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將傳統文化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後人又為之增添蒙學。其中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1919年,在新文化運動達到頂點,新思潮最為高漲之際,胡適提出了“整理國故”的口號,主張打破傳統學術的“四部”分類,依照西方現代學術門類對國學進行分科研究。

傳統文化有相對的界限,這個界限就是要能夠涵蓋歷史上的精神與物化了的精神的主要領域。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極其豐富,要對上起遠古、下迄近代的中華傳統文化做出比較全面系統的闡述,

決非易事。我們只能根據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作一個大致的梳理。

(一)語言文字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文字是記錄一切文化成果的工具。文化因語言而傳承,因文字而傳播,文化成熟必須有文字。語言文字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工具,也是傳統文化最基本的元素,沒有語言文字學家的貢獻,我們的文化就不可能記錄到現在。

從結繩記事到蒼頡造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到楷書、草書、行書,漢族文字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

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文字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遺址出土的距今7350年—7800年前的彩繪符號。它們後來發展成西安半坡、臨潼姜寨、樂都柳灣、清江吳城、宜昌楊家灣等地出土的大批刻畫符號。

另一個是山東省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的距今5500—6300年前的彩繪與刻畫的象形符號。它們雖比大地灣刻畫符號晚了2000年左右,但從字形結構來看,已具有偏旁部首之類組合方式。它們之前似乎還有一個漫長的草創階段,估計也需2000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它們的萌芽可能在距今8000年前左右。

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的龜甲刻符,

不僅開了中國文字史上的龜靈崇拜蔔甲刻辭之先河,而且也是甲骨文之原胚。除了聞名中外的甲骨文之外,近些年在許多地方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文字或文字雛形。

例如在山東省鄒平縣苑城鄉丁公村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刻字陶片,專家確認其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陶書,它比公認的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早800年,這意味著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西元前1400年前提前到了西元前2300—2200年左右。

此外,在湖南省江水縣上江圩一帶發現的“女書”,有700個左右單字。

漢字是一種獨特的文字系統,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它有多種字型結構、多樣的表音形式、多彩的表義方法、獨特的造字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漢字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商朝的甲骨文約有漢字3500-4500個,現在的《漢語大字典》收錄漢字60000多個。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繼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術之後的中國第五大發明,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語言文字也是異彩紛呈,除了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的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語言文字資源包括語言文字發現地、語言文字學家故居與陵園、語言文字學著作等。如甲骨文的發現地河南省安陽殷墟遺址,以及在我國文字學家許慎墓園建成的河南漯河許慎文化園等。

(二)歷史

中國史學在記錄中國歷史方面功不可沒,沒有中國史學家的努力,我們就不可能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國史學卷帙浩繁,名人輩出,從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到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不僅出了像司馬遷、班固等大批史學大家,而且留下了“二十四史”(也有將《新元史》和《清史稿》納入其中,合稱“二十六史”的)這樣的歷史巨著。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4000萬字,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前後4000多年的歷史。一些著名歷史事件發生地,歷史文化遺跡與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和歷史學家的故居、陵園、史學專著等,都是很好的傳統文化資源。如北京故宮、河南省新鄭黃帝故里等。

(三)農學

中國古代經歷了漫長的農耕社會,農學也是中國經濟社會中發展最早的科學之一。

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就寫了《齊民要術》,這是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農書巨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技術作了比較系統的總結闡述。

中國傳統的種植、養殖、漁獵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工具製造技術,農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傳統文化資源。

(四)地理學

古代地理學家,不畏艱辛,跋山涉水,實地丈量,親自勘查中國的山川形勢、江河湖海,留下了《山海經》、《水經注》、《徐霞客遊記》等地理學名著。

《山海經》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

《水經注》記載1252條大小河流、500多處湖泊和沼澤、200多處泉水和井水、60多處瀑布、46處岩溶洞、31處溫泉。不僅講河流,還詳細記載了河流所經的地貌、地質礦物和動植物等。地理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以及他們記述的山川名勝、風土人情等,都是傳統文化資源。

(五)天文學與曆算

天文曆算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科學,古人通過觀天測地,初步掌握了天地運行規律,發明了計時工具,創造了曆法。

相傳在夏代就有天文臺了,那時叫作清台,而到商代改為神台,到了周代改為靈台。東漢光武帝時期建造的洛陽“靈台”,是我國最早的天文臺遺址。天文學家張衡直接領導了靈台的觀測工作,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寫出了《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天文學著作。這個天文臺在曹魏和西晉時一直在使用,北魏後被廢棄。

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的古觀星台,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現存較早的天文科學建築物。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就在此建測景台,元代郭守敬又在此建立了永久性的觀景台。北京古觀象臺,也是元代郭守敬設計重修,明清各有增設。

明太祖時,還在南京建成了雞鳴山觀象臺。戰國時期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魏人石申夫著《天文》,後人將這兩部著作合起來稱《甘石星經》,書中記錄了800個恒星的名字,其中121個恒星的位置已經測定,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該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成書於西元前後的《周髀算經》比較詳盡的敘述了蓋天理論。

在沒有鐘錶的時代,古人就發明了銅壺滴漏、日晷等記時工具。古人根據一天之中天色的變化,發明了天色紀時法,把一日劃分為若干時段,如太陽正中為“日中”,日落之後為“黃昏”。

到了漢武帝時,又用十二地支來計時。用干支紀日早在商代就已經使用。用十二地支紀月古代早已使用,只是不同朝代年的開始月份所對應的地支不同。

干支紀年始于東漢末年,魏晉至宋代,少數民族有用物候紀年的。春秋時代就有了“三伏”的記載,西漢時期問世的《淮南子·天文訓》已經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三九”、“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的記載已有悠久的歷史。

在河南省安陽殷墟發現的“甲子年表”甲骨,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古最早的日曆。相傳黃帝命大撓制定天干地支,用來計算年月日,從此中國有了年月日的計算,後人稱之為“黃帝曆”。命容成製作蓋天(渾天儀之類),觀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叟區占星宿。

《夏小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曆書文獻,它是夏代的曆書。我國在西漢之前使用過黃帝曆、顓頊曆、殷曆、周曆和魯曆六種古曆法。漢武帝時期制定了《太初曆》,南北朝時期,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曆》。

古代天文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以及他們發明的計時工具、觀測儀器,建立的觀象臺、天文臺及其遺址等,都是十分難得的傳統文化資源。如河南省登封市古觀星台、北京古觀象臺等。

(六)飲食文化

古往今來,“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世界,素有“烹飪王國”之稱,中國菜肴已躋身世界四大名菜之列。

在火發明之前,人們只能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燧人氏發明了取火的方法,祝融又發明了爐灶,商代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飪器具,發明了羹和湯液等食品,將飲食養生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我國的飲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食品製作方面,在世界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如麵條製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秦漢時叫做“湯餅”。點心製作也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經有專制糕點的“糕坊”了。西漢時期已能製作豆腐。

中國飲食文化內容豐富,已孕育出飲食資源學、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等學科。近千年來還形成了粵、吳、川、魯、清真、素食等六大菜系(也有說粵、浙、川、魯、蘇、徽、湘、閩、京、滬十大菜系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和飲茶的國家。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茶葉最早在我國被發現,僅作藥用。從商代末到隋代,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產生了制茶業。唐代是中國茶的輝煌時期,這期間茶聖陸羽著的《茶經》問世,它是我國最早、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專門闡述茶的書籍。明代末期,我國的茶葉首次出口到歐洲。由茶引起的茶館文化、茶壺文化、茶聯文化豐富多彩。

考古表明,我國在8000年前,就已經發明了釀酒的方法,中國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種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大國。從夏代到秦代,出現了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酒麴釀酒的國家。從漢到北宋,是我國釀酒業的興盛時期。北宋到晚清,釀酒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圍繞造酒、飲酒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留下許多千古佳話。

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煙文化以及相關的遺址、遺跡、名人、名著、名品都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七)紡織技術與服飾文化

中國的養蠶、繅絲技術世界聞名。相傳皇帝命元妃嫘祖教民養蠶制絲,供作衣料;伯余製作衣裳和鞋子。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國已有紡織工具——紡輪。北京周口店考古遺址發現,距今一萬七八千年的山頂洞人,已經用獸皮縫製衣服。1973年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發現了三塊碳化了的紡織物殘片,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紡織品實物,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

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好,海上絲綢之路也好,運送銷售的主要貨物就是絲綢。絲製品、麻製品、毛製品,為中國傳統服飾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加之服飾製作技藝的不斷發展,使中國的傳統服飾絢麗多彩,美侖美奐。尤其是眾多的少數民族服飾,更是特色鮮明,異彩紛呈。服飾文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傳統文化資源。

(八)居住與古代建築、園林文化

中國的居住文化從縱向看,有明顯的時代特點,從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以避雨雪風寒,發展到在平地上建造淺穴式的房屋,再發展到用夯土、版築的方法建造房屋至漢代的磚造屋子,每個時代的民居建築都有其時代的烙印。

從橫向看,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居住文化也有其鮮明的特點,福建土樓、廣東雕樓,傣家竹樓、侗村苗寨等等,特色鮮明,各具千秋。

除了民居之外,中國古代的建築與園林藝術也是十分高超的,為我們留下了以萬里長城、都江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建築遺產,留下了以頤和園、圓明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園林,現在神州大地上仍存在的許多古塔、古亭、古樓、古橋、古城鎮、古村落、古民居以及中國古代建築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等,都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

(九)交通與出行文化

古代陸行的主要工具是車馬,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質的舟船。從人力車到畜力車,從陸地交通到水上交通,交通工具不斷發展,交通路徑不斷擴展。

陸地交通的前提是道路。秦始皇35年(西元前212年),秦始皇命大將蒙恬主持修建了秦直道。它北起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全長900公里,長城外路面寬164米,長城內路面寬60-80米不等,最寬處可供40多部大卡車或百多架馬車並排行駛,有人把它稱作古代的高速公路。

通常認為絲綢之路開闢于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實際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浙江吳興考古發現的絲絹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絲綢之路形成之前,我國北方至中亞一帶就已存在一條繁榮的商道,這條以玉石貿易為主的商道稱為“玉石之路”。比西北絲綢之路還早的有南方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 還有起源于雲南的“稻米之路”等。

陸路交通除了道路之外,橋樑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考古專家在陝西省咸陽市沙河古道發現兩座古代木橋建築,其中一座建於西漢,是國內外迄今發現的時代最久遠、規模最宏大的木橋遺址。

中國是人類建造拱橋與索橋的起源地,僅歷代建造的石拱橋就有百萬座之多,距今1400多年的河北省趙縣趙州橋就是其中的傑作。位於河南省臨穎縣的小商橋歷史更為悠久,其建造時間比趙州橋還早10年。

有路就得有車。相傳黃帝首先創造了車,開始用牛拉車。到了夏禹時代,有位叫奚仲的,他馴馬拉車,人們就乘坐馬車了。到了殷代,車有了改進,有一車二馬三人的,也有四馬二人的。到了戰國,車有了大的改進,車轅由單轅改為雙轅。古代對車輛的配備、乘車的禮儀都有嚴格的規定。

水路交通也有悠久的歷史。考古表明,早在5000年前,我國已有獨木舟,春秋時代已普遍使用舫(即雙體船)。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它的開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吳國的刊溝,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隋代首次實現了南北貫通。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6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溏江五大水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為南北方的交通與溝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代鄭和遠航比哥倫布早87年,七次遠航加起來比哥倫布航程長得多。下西洋無論從船隻、設備、人員等方面,規模比哥倫布大得多, 最多的一次人數達3萬。

這表明我國的造船技術與航海水準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出行與交通文化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十)中醫藥學與養生文化

我國古代湧現出一大批醫藥學家和醫藥學名著。有針灸之祖黃帝,有脈學宣導者扁鵲,有外科之祖華佗,有醫聖張仲景,有預防學的宣導者葛洪,有藥王孫思邈,有兒科之祖錢乙,有法醫之祖宋慈,有藥聖李時珍,有《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

中醫中藥不僅國人稱道,而且也使許多外國人推崇叫好。中國古代醫藥學家的故居、活動遺跡、陵園、著作等,都是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一)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不僅有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而且在許多領域都有輝煌的成果。

《九章算術》是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之一,它已經記載了商朝商高發現的“畢氏定理”,這要早於西方國家的“畢達哥拉斯定理”。

三國時期的劉徽運用割圓術計算出了圓周率兀=3.14,而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的圓周率更為精確,這個結果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

金代數學家李冶在其著作《測圓海鏡》中提出了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天元術。元代數學家朱世傑在《四元玉鑒》一書中提出的招差公式比西方要早400多年。早在西元前4世紀,墨家通過實驗發現了針孔成像原理。唐代發明的走馬燈,實際上是燃氣機的始祖。

《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其在中國科技史、工業美術史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都是百科全書式的科學著作。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居、著作、活動遺跡、陵園以及製造遺物等,也是傳統文化資源。

(十二)哲學

《周易》、《道德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它提出的陰陽對立統一等哲學思想,中國人已應用了幾千年。《老子》中的許多至理名言,不僅中國人耳熟能詳,而且很受外國人的推崇。《墨子》、《荀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的哲學觀點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國哲學的思想寶庫。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小說家等十大思想流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十三)政治與法律

政治學就是研究國家與社會治理的,法律是國家治理的利器。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王朝更替與興衰成敗,既留下了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也留下了政亡人息的殘痛教訓。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唐代史學家吳兢的《貞觀政要》以及《商君書》、《鬼穀子》等巨著,都是十分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四)宗教

佛教發源於印度,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在東漢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之後,中國先後產生了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等四大譯經家。尤其是玄奘,他一方面翻譯佛經,一方面創立學說,對中國佛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道教與道家是不一樣的,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神仙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在東漢,出現的以修道煉養解釋《道德經》的著作《老君道德經河上分章句》,被認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論過渡的一個標誌。

張道陵于東漢末年創立五斗米道,形成了完整的宗教系統,他是中國道教的實際創始人之一。《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黃庭經》、《太平經》是道教經典。

關於儒教,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它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思想學派,由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創立,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加以發展。

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深遠,從遍及全國各地的寺廟道觀可見一斑。因此,宗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十五)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是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先秦的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留下了以《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學巨著,湧現出了像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文學家。古代文學家的故居、遊歷地、活動遺跡、陵園、著作等,都是厚重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六)藝術

包括書法、繪畫、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遊戲在內的中國藝術,可以說是群星薈萃,碩果累累。

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劇流派紛呈,人才輩出。王羲之、顏真卿等一大批書法家,吳道之等一大批畫家,朱載淯等一大批音樂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寶庫增光添彩。

早在梁朝時期,就有庾肩吾的《書品》問世,它是我國第一部評論書法的書。繪畫方面,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西安半坡彩陶盆上的陶器畫是中國最早的繪畫,東漢時的張衡是最早的人文畫家,晉代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繪畫長卷,宋代夏圭的《長江萬里圖》是繪畫史上最長的畫卷,宋代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是繪畫史上最優秀的風俗畫長卷。還有分佈于大江南北的岩畫,都是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七)教育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據說4000多年前的虞舜時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稱之為“癢”的學校,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夏朝時學校按其級別高下分別稱之為“學”、“東序”、“西序”和“校”。

商代又將這四種學校的名稱改為“學”、“右學”、“左學”和“序”。西周時,較高一級的學校,在王府內有“辟雍”、“成均”、“上癢”、“東癢”、“瞽宗”五所,在諸侯各國的學校叫“泮宮”。較低一級的學校叫“序”,最低一級的稱“家塾”。

到了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太學”,在下的學校有“東學”、“南學”、“西學”、“北學”等。魏晉南北朝時,“太學”又稱“國子學”,北齊時則將其改稱做“國子寺”。隋代,隋煬帝將“國子寺”改叫“國子監”。之後,“國子監”之稱一直沿用到明清兩朝。

但後來被稱為“國子監”的也非以前性質的學校,而是一種實施教育管理的部門,至於各類學校則分別稱之為“書院”、“書堂”、“私塾”等等。建于宋朝的白鹿洞書院是我國最早的書院,也是我國四大書院之一。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以畢生精力從事教育事業的教育家,他從30多歲起廣收門徒,教育活動歷經40多年,前後教育弟子3000人。他也是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個宣導啟發式教學的人。

《學記》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系統地闡述教育學理論的專著,比外國同類專著早300年。南北朝時期顏子推的《顏氏家訓》是最早撰寫的家庭教育的課本。中國的科舉制度,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特色。

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辦學機構,古代教育家的故居、紀念建築、活動遺跡、著作、陵園等,都是很珍貴的傳統文化資源。如為紀念孔子所建的文廟,最盛時幾乎全國縣縣都有,明清時達到1560多處。

(十八)軍事

中國古代不僅湧現出一大批軍事家,還留下了許多著名軍事案例和軍事著作。

我國最早的專門性軍事著作是成書於西元前8世紀的《令典》和《軍志》,最早的軍事史巨著是成書於西元前5世紀的《左傳》,最早的軍事條令是成書于戰國初期齊威王時代的《司馬傳·嚴位篇》。

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已能製造不同的戰船。漢代時已出現了最早的軍官學校——“武學”,漢武帝時的樓船大將軍楊僕已寫出了我國最早的兵書目錄《兵錄》,唐代我國已能製造火藥武器。宋代陳傅良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研究軍制的專著《歷代軍制》,明代茅元儀寫成了我國最大部頭的兵書《武備志》。

古代軍事家們留下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太白陰☆禁☆經》、《虎鈴經》、《紀效新書》、《練兵紀實》等十大兵書,其中的《孫子兵法》也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

古軍校、古戰場遺址、古軍事設施遺址、古代著名軍事案例、軍事著作以及古代軍事家的故居、陵園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九)體育與健身文化

許多體育項目和健身活動都是起源於中國。足球最早叫“蹴鞠”,傳說是黃帝發明製作的。摔跤、相朴、高爾夫也都源於中國。宋代學者陳元靚寫的《事村廣記》,是我國最早的象棋譜。

中華武術深奧奇妙,門派林立;太極拳、五禽戲等體育健身項目受眾廣泛,習者眾多。跑步、游泳等活動項目簡單易學,習練方便,古今中外的群眾都十分喜愛。體育與健身的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是很有開發價值的傳統文化資源。

(二十)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等許多方面,具體來說,就是行政制度、官制、科舉制、兵制、教育制度、刑罰制度等。

夏商周時期,我國實行的是封國建藩的地方行政體制,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實行由中央統屬地方的郡縣制。

在漫長的歷史沿革中,地方行政機構的組成層次曾出現過郡縣或州縣兩級制;州、郡、縣,或路、府、縣,或道、府(州)、縣三級制;省、路、府、縣,或省、道、府、縣四級制。

隋代,中央領導機關產生了六部制,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關於地方長官,漢末設置都督,明代設置總督,清朝設置提督。選拔官員的方式有征(招聘)、舉(選拔)、薦(下級向上級推薦)等多種方式。

隋代以後,科舉制度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對官員的考勤制度也實行得很早,至少在清代,已經開始使用了考勤表。休假制度也由來已久,從漢代起,政府機關便規定每5天休息一日,稱“五日休”;唐代改為“旬休”,每10天休息一日。

古代帝王為了聽取建議和批評意見,專門設立了言官。言官在秦朝稱諫大夫,屬郎中令;西漢時改稱諫議大夫,屬光祿勳;隋朝時仍稱諫議大夫,屬門下省;唐沿隋制,又增設左、右拾遺。宋朝時專門設立諫院,首長稱左、右諫議大夫,言官可以參議軍國大事,拾遺補缺,實際是皇帝的高級謀士。

兵役制度是國家重要的軍事制度之一,我國從古到今,先後實行過民軍制、徵兵制、府兵制、勞兵制、世襲兵役制等不同的兵役制度。古代的軍銜分為元帥、將軍、校、尉、士幾個等級,其中尉、士又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

中國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主要有刑、法、律、令、詔等。刑,主要指刑律,在夏、商、周和春秋時期通用。法,是商鞅變法之前常用的法律形式。律,是商鞅變法後常用的法律形式,如秦朝的《田律》、隋朝的《隋律》等。令,是統治者就某一具體事務頒佈的命令,如《開皇令》、《貞觀令》。詔,是古代皇帝發佈的命令,又叫詔令,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法律形式。

制度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保留下來的一些官府衙門、文廟、貢院等歷史遺存中可見一斑。

(二十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包含的內容很多,有婚嫁習俗、家庭習俗、姓氏屬相習俗、歲時節慶習俗、喪葬習俗以及民間禮儀等等。我國幅員遼闊,從地域分佈來看,基本上可分為東北、遊牧、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青藏、雲貴、閩台七大風俗文化圈。

民俗文化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幾乎與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關係,有些風俗禮儀今天仍然流行。因此,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十二)古代器物

古代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漆器、銅鏡、銅錢以及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收藏品等。古代器物除了本身包含的製造技藝以外,它也反映了一定社會時期的文化。

從廣義上來講,近代革命先驅所創造的文化也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稱革命傳統文化。但現在大家習慣將其歸入紅色文化,因此,這裡不再贅述。

馬武舉系河南省國資委原副巡視員

圖片來自網路

漢字是繼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術之後的中國第五大發明,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語言文字也是異彩紛呈,除了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的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語言文字資源包括語言文字發現地、語言文字學家故居與陵園、語言文字學著作等。如甲骨文的發現地河南省安陽殷墟遺址,以及在我國文字學家許慎墓園建成的河南漯河許慎文化園等。

(二)歷史

中國史學在記錄中國歷史方面功不可沒,沒有中國史學家的努力,我們就不可能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國史學卷帙浩繁,名人輩出,從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到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不僅出了像司馬遷、班固等大批史學大家,而且留下了“二十四史”(也有將《新元史》和《清史稿》納入其中,合稱“二十六史”的)這樣的歷史巨著。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4000萬字,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前後4000多年的歷史。一些著名歷史事件發生地,歷史文化遺跡與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和歷史學家的故居、陵園、史學專著等,都是很好的傳統文化資源。如北京故宮、河南省新鄭黃帝故里等。

(三)農學

中國古代經歷了漫長的農耕社會,農學也是中國經濟社會中發展最早的科學之一。

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就寫了《齊民要術》,這是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農書巨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技術作了比較系統的總結闡述。

中國傳統的種植、養殖、漁獵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工具製造技術,農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傳統文化資源。

(四)地理學

古代地理學家,不畏艱辛,跋山涉水,實地丈量,親自勘查中國的山川形勢、江河湖海,留下了《山海經》、《水經注》、《徐霞客遊記》等地理學名著。

《山海經》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

《水經注》記載1252條大小河流、500多處湖泊和沼澤、200多處泉水和井水、60多處瀑布、46處岩溶洞、31處溫泉。不僅講河流,還詳細記載了河流所經的地貌、地質礦物和動植物等。地理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以及他們記述的山川名勝、風土人情等,都是傳統文化資源。

(五)天文學與曆算

天文曆算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科學,古人通過觀天測地,初步掌握了天地運行規律,發明了計時工具,創造了曆法。

相傳在夏代就有天文臺了,那時叫作清台,而到商代改為神台,到了周代改為靈台。東漢光武帝時期建造的洛陽“靈台”,是我國最早的天文臺遺址。天文學家張衡直接領導了靈台的觀測工作,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寫出了《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天文學著作。這個天文臺在曹魏和西晉時一直在使用,北魏後被廢棄。

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的古觀星台,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現存較早的天文科學建築物。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就在此建測景台,元代郭守敬又在此建立了永久性的觀景台。北京古觀象臺,也是元代郭守敬設計重修,明清各有增設。

明太祖時,還在南京建成了雞鳴山觀象臺。戰國時期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魏人石申夫著《天文》,後人將這兩部著作合起來稱《甘石星經》,書中記錄了800個恒星的名字,其中121個恒星的位置已經測定,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該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成書於西元前後的《周髀算經》比較詳盡的敘述了蓋天理論。

在沒有鐘錶的時代,古人就發明了銅壺滴漏、日晷等記時工具。古人根據一天之中天色的變化,發明了天色紀時法,把一日劃分為若干時段,如太陽正中為“日中”,日落之後為“黃昏”。

到了漢武帝時,又用十二地支來計時。用干支紀日早在商代就已經使用。用十二地支紀月古代早已使用,只是不同朝代年的開始月份所對應的地支不同。

干支紀年始于東漢末年,魏晉至宋代,少數民族有用物候紀年的。春秋時代就有了“三伏”的記載,西漢時期問世的《淮南子·天文訓》已經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三九”、“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的記載已有悠久的歷史。

在河南省安陽殷墟發現的“甲子年表”甲骨,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古最早的日曆。相傳黃帝命大撓制定天干地支,用來計算年月日,從此中國有了年月日的計算,後人稱之為“黃帝曆”。命容成製作蓋天(渾天儀之類),觀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叟區占星宿。

《夏小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曆書文獻,它是夏代的曆書。我國在西漢之前使用過黃帝曆、顓頊曆、殷曆、周曆和魯曆六種古曆法。漢武帝時期制定了《太初曆》,南北朝時期,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曆》。

古代天文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以及他們發明的計時工具、觀測儀器,建立的觀象臺、天文臺及其遺址等,都是十分難得的傳統文化資源。如河南省登封市古觀星台、北京古觀象臺等。

(六)飲食文化

古往今來,“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世界,素有“烹飪王國”之稱,中國菜肴已躋身世界四大名菜之列。

在火發明之前,人們只能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燧人氏發明了取火的方法,祝融又發明了爐灶,商代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飪器具,發明了羹和湯液等食品,將飲食養生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我國的飲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食品製作方面,在世界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如麵條製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秦漢時叫做“湯餅”。點心製作也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經有專制糕點的“糕坊”了。西漢時期已能製作豆腐。

中國飲食文化內容豐富,已孕育出飲食資源學、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等學科。近千年來還形成了粵、吳、川、魯、清真、素食等六大菜系(也有說粵、浙、川、魯、蘇、徽、湘、閩、京、滬十大菜系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和飲茶的國家。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茶葉最早在我國被發現,僅作藥用。從商代末到隋代,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產生了制茶業。唐代是中國茶的輝煌時期,這期間茶聖陸羽著的《茶經》問世,它是我國最早、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專門闡述茶的書籍。明代末期,我國的茶葉首次出口到歐洲。由茶引起的茶館文化、茶壺文化、茶聯文化豐富多彩。

考古表明,我國在8000年前,就已經發明了釀酒的方法,中國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種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大國。從夏代到秦代,出現了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酒麴釀酒的國家。從漢到北宋,是我國釀酒業的興盛時期。北宋到晚清,釀酒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圍繞造酒、飲酒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留下許多千古佳話。

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煙文化以及相關的遺址、遺跡、名人、名著、名品都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七)紡織技術與服飾文化

中國的養蠶、繅絲技術世界聞名。相傳皇帝命元妃嫘祖教民養蠶制絲,供作衣料;伯余製作衣裳和鞋子。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國已有紡織工具——紡輪。北京周口店考古遺址發現,距今一萬七八千年的山頂洞人,已經用獸皮縫製衣服。1973年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發現了三塊碳化了的紡織物殘片,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紡織品實物,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

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好,海上絲綢之路也好,運送銷售的主要貨物就是絲綢。絲製品、麻製品、毛製品,為中國傳統服飾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加之服飾製作技藝的不斷發展,使中國的傳統服飾絢麗多彩,美侖美奐。尤其是眾多的少數民族服飾,更是特色鮮明,異彩紛呈。服飾文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傳統文化資源。

(八)居住與古代建築、園林文化

中國的居住文化從縱向看,有明顯的時代特點,從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以避雨雪風寒,發展到在平地上建造淺穴式的房屋,再發展到用夯土、版築的方法建造房屋至漢代的磚造屋子,每個時代的民居建築都有其時代的烙印。

從橫向看,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居住文化也有其鮮明的特點,福建土樓、廣東雕樓,傣家竹樓、侗村苗寨等等,特色鮮明,各具千秋。

除了民居之外,中國古代的建築與園林藝術也是十分高超的,為我們留下了以萬里長城、都江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建築遺產,留下了以頤和園、圓明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園林,現在神州大地上仍存在的許多古塔、古亭、古樓、古橋、古城鎮、古村落、古民居以及中國古代建築學家的故居、陵園、著作等,都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

(九)交通與出行文化

古代陸行的主要工具是車馬,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質的舟船。從人力車到畜力車,從陸地交通到水上交通,交通工具不斷發展,交通路徑不斷擴展。

陸地交通的前提是道路。秦始皇35年(西元前212年),秦始皇命大將蒙恬主持修建了秦直道。它北起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全長900公里,長城外路面寬164米,長城內路面寬60-80米不等,最寬處可供40多部大卡車或百多架馬車並排行駛,有人把它稱作古代的高速公路。

通常認為絲綢之路開闢于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實際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浙江吳興考古發現的絲絹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絲綢之路形成之前,我國北方至中亞一帶就已存在一條繁榮的商道,這條以玉石貿易為主的商道稱為“玉石之路”。比西北絲綢之路還早的有南方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 還有起源于雲南的“稻米之路”等。

陸路交通除了道路之外,橋樑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考古專家在陝西省咸陽市沙河古道發現兩座古代木橋建築,其中一座建於西漢,是國內外迄今發現的時代最久遠、規模最宏大的木橋遺址。

中國是人類建造拱橋與索橋的起源地,僅歷代建造的石拱橋就有百萬座之多,距今1400多年的河北省趙縣趙州橋就是其中的傑作。位於河南省臨穎縣的小商橋歷史更為悠久,其建造時間比趙州橋還早10年。

有路就得有車。相傳黃帝首先創造了車,開始用牛拉車。到了夏禹時代,有位叫奚仲的,他馴馬拉車,人們就乘坐馬車了。到了殷代,車有了改進,有一車二馬三人的,也有四馬二人的。到了戰國,車有了大的改進,車轅由單轅改為雙轅。古代對車輛的配備、乘車的禮儀都有嚴格的規定。

水路交通也有悠久的歷史。考古表明,早在5000年前,我國已有獨木舟,春秋時代已普遍使用舫(即雙體船)。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它的開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吳國的刊溝,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隋代首次實現了南北貫通。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6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溏江五大水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為南北方的交通與溝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代鄭和遠航比哥倫布早87年,七次遠航加起來比哥倫布航程長得多。下西洋無論從船隻、設備、人員等方面,規模比哥倫布大得多, 最多的一次人數達3萬。

這表明我國的造船技術與航海水準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出行與交通文化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十)中醫藥學與養生文化

我國古代湧現出一大批醫藥學家和醫藥學名著。有針灸之祖黃帝,有脈學宣導者扁鵲,有外科之祖華佗,有醫聖張仲景,有預防學的宣導者葛洪,有藥王孫思邈,有兒科之祖錢乙,有法醫之祖宋慈,有藥聖李時珍,有《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

中醫中藥不僅國人稱道,而且也使許多外國人推崇叫好。中國古代醫藥學家的故居、活動遺跡、陵園、著作等,都是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一)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不僅有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而且在許多領域都有輝煌的成果。

《九章算術》是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之一,它已經記載了商朝商高發現的“畢氏定理”,這要早於西方國家的“畢達哥拉斯定理”。

三國時期的劉徽運用割圓術計算出了圓周率兀=3.14,而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的圓周率更為精確,這個結果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

金代數學家李冶在其著作《測圓海鏡》中提出了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天元術。元代數學家朱世傑在《四元玉鑒》一書中提出的招差公式比西方要早400多年。早在西元前4世紀,墨家通過實驗發現了針孔成像原理。唐代發明的走馬燈,實際上是燃氣機的始祖。

《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其在中國科技史、工業美術史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都是百科全書式的科學著作。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居、著作、活動遺跡、陵園以及製造遺物等,也是傳統文化資源。

(十二)哲學

《周易》、《道德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它提出的陰陽對立統一等哲學思想,中國人已應用了幾千年。《老子》中的許多至理名言,不僅中國人耳熟能詳,而且很受外國人的推崇。《墨子》、《荀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的哲學觀點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國哲學的思想寶庫。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小說家等十大思想流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十三)政治與法律

政治學就是研究國家與社會治理的,法律是國家治理的利器。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王朝更替與興衰成敗,既留下了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也留下了政亡人息的殘痛教訓。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唐代史學家吳兢的《貞觀政要》以及《商君書》、《鬼穀子》等巨著,都是十分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四)宗教

佛教發源於印度,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在東漢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之後,中國先後產生了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等四大譯經家。尤其是玄奘,他一方面翻譯佛經,一方面創立學說,對中國佛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道教與道家是不一樣的,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神仙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在東漢,出現的以修道煉養解釋《道德經》的著作《老君道德經河上分章句》,被認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論過渡的一個標誌。

張道陵于東漢末年創立五斗米道,形成了完整的宗教系統,他是中國道教的實際創始人之一。《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黃庭經》、《太平經》是道教經典。

關於儒教,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它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思想學派,由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創立,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加以發展。

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深遠,從遍及全國各地的寺廟道觀可見一斑。因此,宗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十五)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是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先秦的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留下了以《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學巨著,湧現出了像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文學家。古代文學家的故居、遊歷地、活動遺跡、陵園、著作等,都是厚重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六)藝術

包括書法、繪畫、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遊戲在內的中國藝術,可以說是群星薈萃,碩果累累。

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劇流派紛呈,人才輩出。王羲之、顏真卿等一大批書法家,吳道之等一大批畫家,朱載淯等一大批音樂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寶庫增光添彩。

早在梁朝時期,就有庾肩吾的《書品》問世,它是我國第一部評論書法的書。繪畫方面,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西安半坡彩陶盆上的陶器畫是中國最早的繪畫,東漢時的張衡是最早的人文畫家,晉代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繪畫長卷,宋代夏圭的《長江萬里圖》是繪畫史上最長的畫卷,宋代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是繪畫史上最優秀的風俗畫長卷。還有分佈于大江南北的岩畫,都是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七)教育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據說4000多年前的虞舜時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稱之為“癢”的學校,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夏朝時學校按其級別高下分別稱之為“學”、“東序”、“西序”和“校”。

商代又將這四種學校的名稱改為“學”、“右學”、“左學”和“序”。西周時,較高一級的學校,在王府內有“辟雍”、“成均”、“上癢”、“東癢”、“瞽宗”五所,在諸侯各國的學校叫“泮宮”。較低一級的學校叫“序”,最低一級的稱“家塾”。

到了漢代,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太學”,在下的學校有“東學”、“南學”、“西學”、“北學”等。魏晉南北朝時,“太學”又稱“國子學”,北齊時則將其改稱做“國子寺”。隋代,隋煬帝將“國子寺”改叫“國子監”。之後,“國子監”之稱一直沿用到明清兩朝。

但後來被稱為“國子監”的也非以前性質的學校,而是一種實施教育管理的部門,至於各類學校則分別稱之為“書院”、“書堂”、“私塾”等等。建于宋朝的白鹿洞書院是我國最早的書院,也是我國四大書院之一。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以畢生精力從事教育事業的教育家,他從30多歲起廣收門徒,教育活動歷經40多年,前後教育弟子3000人。他也是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個宣導啟發式教學的人。

《學記》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系統地闡述教育學理論的專著,比外國同類專著早300年。南北朝時期顏子推的《顏氏家訓》是最早撰寫的家庭教育的課本。中國的科舉制度,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特色。

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辦學機構,古代教育家的故居、紀念建築、活動遺跡、著作、陵園等,都是很珍貴的傳統文化資源。如為紀念孔子所建的文廟,最盛時幾乎全國縣縣都有,明清時達到1560多處。

(十八)軍事

中國古代不僅湧現出一大批軍事家,還留下了許多著名軍事案例和軍事著作。

我國最早的專門性軍事著作是成書於西元前8世紀的《令典》和《軍志》,最早的軍事史巨著是成書於西元前5世紀的《左傳》,最早的軍事條令是成書于戰國初期齊威王時代的《司馬傳·嚴位篇》。

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已能製造不同的戰船。漢代時已出現了最早的軍官學校——“武學”,漢武帝時的樓船大將軍楊僕已寫出了我國最早的兵書目錄《兵錄》,唐代我國已能製造火藥武器。宋代陳傅良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研究軍制的專著《歷代軍制》,明代茅元儀寫成了我國最大部頭的兵書《武備志》。

古代軍事家們留下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太白陰☆禁☆經》、《虎鈴經》、《紀效新書》、《練兵紀實》等十大兵書,其中的《孫子兵法》也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

古軍校、古戰場遺址、古軍事設施遺址、古代著名軍事案例、軍事著作以及古代軍事家的故居、陵園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

(十九)體育與健身文化

許多體育項目和健身活動都是起源於中國。足球最早叫“蹴鞠”,傳說是黃帝發明製作的。摔跤、相朴、高爾夫也都源於中國。宋代學者陳元靚寫的《事村廣記》,是我國最早的象棋譜。

中華武術深奧奇妙,門派林立;太極拳、五禽戲等體育健身項目受眾廣泛,習者眾多。跑步、游泳等活動項目簡單易學,習練方便,古今中外的群眾都十分喜愛。體育與健身的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是很有開發價值的傳統文化資源。

(二十)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等許多方面,具體來說,就是行政制度、官制、科舉制、兵制、教育制度、刑罰制度等。

夏商周時期,我國實行的是封國建藩的地方行政體制,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實行由中央統屬地方的郡縣制。

在漫長的歷史沿革中,地方行政機構的組成層次曾出現過郡縣或州縣兩級制;州、郡、縣,或路、府、縣,或道、府(州)、縣三級制;省、路、府、縣,或省、道、府、縣四級制。

隋代,中央領導機關產生了六部制,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關於地方長官,漢末設置都督,明代設置總督,清朝設置提督。選拔官員的方式有征(招聘)、舉(選拔)、薦(下級向上級推薦)等多種方式。

隋代以後,科舉制度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對官員的考勤制度也實行得很早,至少在清代,已經開始使用了考勤表。休假制度也由來已久,從漢代起,政府機關便規定每5天休息一日,稱“五日休”;唐代改為“旬休”,每10天休息一日。

古代帝王為了聽取建議和批評意見,專門設立了言官。言官在秦朝稱諫大夫,屬郎中令;西漢時改稱諫議大夫,屬光祿勳;隋朝時仍稱諫議大夫,屬門下省;唐沿隋制,又增設左、右拾遺。宋朝時專門設立諫院,首長稱左、右諫議大夫,言官可以參議軍國大事,拾遺補缺,實際是皇帝的高級謀士。

兵役制度是國家重要的軍事制度之一,我國從古到今,先後實行過民軍制、徵兵制、府兵制、勞兵制、世襲兵役制等不同的兵役制度。古代的軍銜分為元帥、將軍、校、尉、士幾個等級,其中尉、士又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

中國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主要有刑、法、律、令、詔等。刑,主要指刑律,在夏、商、周和春秋時期通用。法,是商鞅變法之前常用的法律形式。律,是商鞅變法後常用的法律形式,如秦朝的《田律》、隋朝的《隋律》等。令,是統治者就某一具體事務頒佈的命令,如《開皇令》、《貞觀令》。詔,是古代皇帝發佈的命令,又叫詔令,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法律形式。

制度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保留下來的一些官府衙門、文廟、貢院等歷史遺存中可見一斑。

(二十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包含的內容很多,有婚嫁習俗、家庭習俗、姓氏屬相習俗、歲時節慶習俗、喪葬習俗以及民間禮儀等等。我國幅員遼闊,從地域分佈來看,基本上可分為東北、遊牧、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青藏、雲貴、閩台七大風俗文化圈。

民俗文化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幾乎與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關係,有些風俗禮儀今天仍然流行。因此,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十二)古代器物

古代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漆器、銅鏡、銅錢以及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收藏品等。古代器物除了本身包含的製造技藝以外,它也反映了一定社會時期的文化。

從廣義上來講,近代革命先驅所創造的文化也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稱革命傳統文化。但現在大家習慣將其歸入紅色文化,因此,這裡不再贅述。

馬武舉系河南省國資委原副巡視員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