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華長庚紀育斌:耳聾患兒的康復教育,為什麼要儘早進行?

原創 2017-10-04 紀育斌

耳聾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去除病變,恢復或部分恢復已喪失的聽力,儘量保存並利用殘餘的聽力。

① 中耳疾病:

可以經保守及手術治療。

② 藥物治療:

耳聾發生後半年以內採取改善內耳微循環、毛細胞營養等藥物治療,

若無效則應放棄,不能盲目迷信藥物,因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內毛細胞壞死脫落,不能再生,用藥不是萬能的,有時間局限,如突聾後1-3周內尚可藥物治療,超過3周則療效欠佳。

③ 助聽器:

迄今為止對部分感音神經性耳聾或失去藥物及手術治療機會的傳導性耳聾者最實用、最有效的治療與康復手段。

④ 電子耳蝸:

適用於使用助聽器無效的極重度聾患者

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葉京英大夫,是國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治療領域的專家

耳聾防治中應注意哪問題?

① 及早檢查耳聾的病因,盡可能應對因治療。

② 只要有殘餘聽力,應儘早選配助聽器,避免全聾。

④ 助聽器無效的,

經濟條件允許的可考慮電子耳蝸植入。

清華長庚醫院的病房

耳科醫生、助聽器驗配師、聾校教師及家長互相合作,提高耳聾防治的水準及實際效果,達到聾兒“聾而不啞”,回歸有聲世界,恢復語言交往及社會交往能力。

聾兒康復教育為什麼要及早進行?

0-3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

也是學習語言最關鍵時期。7歲以前是最佳期,7-12歲是可塑期。

如此時發生耳聾則嚴重影響兒童的聽覺、言語發育,儘早使用合適的助聽器(或無效的使用人工電子耳蝸),使聾兒在父母的懷抱中就接受各種聲音、語言刺激,得到科學的康復訓練,聾兒的各方面發展就會接近正常兒童,康復的品質就會越高。

清華長庚醫院的病房

因此,儘早發現耳聾,儘早使用合適的助聽器,儘早開展康復訓練,成為聾兒康復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即早期干預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