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伊軍為何要拋棄美國M1坦克?簡配太狠 價格虛高還沒有自動裝彈機

第一次海灣戰爭堪稱是美軍在高技術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新式“閃電戰”。

經過長時間的空中突襲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從三個方向狂飆突進,在100小時內乾淨利索的解決了地面戰鬥。

在各種海灣戰爭的影像資料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在沙漠中一邊快速機動一邊準確射擊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它一戰成名,不但成就了自己堅不可摧的形象,同時也把蘇式坦克的招牌徹底砸爛。

除了變態的1500馬力燃氣渦輪發動機,M1A1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那門120毫米口徑的M256滑膛炮。該炮來自德國豹2坦克使用的RH-120型120毫米44倍口徑身管的坦克炮,經過改進發射M-829系列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炮口初速達到1650米/秒,能在2500米距離擊穿當時伊拉克軍隊使用的T-72和中國69式坦克炮塔正面裝甲。

其實在1991年參戰的M1A1坦克還未全面換裝貧鈾裝甲,其複合裝甲在2000米距離抵擋蘇制125毫米穿甲彈的能力只相當於500毫米均質鋼裝甲,只能說比T-72正面450毫米裝甲略強,但是M1坦克安裝有先進的紅外觀察和瞄準系統,並且實現了每一台車的戰術資料鏈互通互聯,資訊共用,

頭上還有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打黑槍。再加上伊拉克平坦的沙漠地形簡直就是坦克作戰的最佳場地,如此情況下伊軍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伊軍整體戰鬥力並不高,但其中不乏訓練嚴格,作風勇猛的精銳部隊,換裝美式裝備之後使其戰鬥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尤其是經過多年血戰,實戰經驗十分豐富。此次能在夜間組織起小規模的裝甲突擊,表明伊軍正在恢復海灣戰爭時期的戰鬥水準。

但是伊拉克人對M1A1並不滿意,首先,伊軍接收的數百輛M1A1屬於簡配版,沒有貧鈾裝甲,

沒有貧鈾穿甲彈,更沒有洞悉一切的戰術資料鏈系統,充其量是一款“弱不禁風”帶自動檔的美版T-72;其次,伊軍手裡的M1坦克沒有自動裝彈機,比不了美軍自帶的“黑叔人肉裝彈機”,伊軍士兵普遍身材瘦弱不堪重負;最後也是很關鍵的是,美式坦克昂貴,後勤保養困難,遠不如俄式坦克皮實耐用。

因此,伊拉克伊軍已斥鉅資從俄羅斯採購更先進的,帶裝彈機的俄制T-90SM坦克,目前T-90SM坦克訂單滿滿,已經簽訂合同的數量達到1120輛之多,而且全都是現在的熱點地區的有錢大戶,此一項便為俄羅斯提供了50億美元的資金,極大緩解了在敘的用兵成本,這下普京做夢都要笑醒。

已經簽訂合同的數量達到1120輛之多,而且全都是現在的熱點地區的有錢大戶,此一項便為俄羅斯提供了50億美元的資金,極大緩解了在敘的用兵成本,這下普京做夢都要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