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攻堅 春季攻勢|一個都不能少

開學第二天,和往年一樣,劍河縣第二中學高一(5)班班主任龍錦潤拿起手中的學生花名冊,依次點名“楊通林、李立婷、吳治勇、李茂丹……”全班52人,實到51人,李茂丹還沒來報名。

李茂丹是南加鎮錦中村一名貧困生

由於家中父母年邁無勞動力,加之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父母決定讓女兒棄學。

“看到他們,就想到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不容易。但對貧困學生來說,考上大學‘跳出農門’才是最好的出路,從根本上解決脫貧,我想盡我的最大努力,

留住我們班裡的每一個人。”

龍錦潤

為了讓李茂丹重返校園

龍錦潤本著留住每個學生的想法,通過三番五次家訪,並多次電話與家長及李茂丹交流,龍錦潤的真誠與行動,終於打動了家長及李茂丹,開學第五天李茂丹終於返回了學校,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生活。

這是劍河縣第二中學立校三年來,常見的一幕。“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是劍河縣教育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思路,以“決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決不讓一個家庭因學返貧”作為教育脫貧攻堅的兩條底線,在實施教育精准脫貧工作中,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子女,實行教師“一幫幾”、學生“一幫一”結對子,從資金幫扶到學習幫助、思想引導、心裡疏導,進行全方位幫扶,

使貧困學生在校困有所助,學有所幫,學有所樂,健康、快樂成長。

3月14日,記者一行在劍河縣第二中學看到

在教室裡,在操場上,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正如這所新校園一樣,生機勃勃,祥和向上,學生們正一天天的在這裡健康成長。“目前全校有2060名學生,

其中建檔立卡的學生就有932人。”劍河縣第二中學校長姜志銓介紹道。去年第一屆畢業生,278名學生參加了高考(剛進校都是全縣千名開外的學生),其中上一本線有3人,二本線48人,所有學生上大專線,實現了人人上大學。266人還得到了助學貸款。

“久仰鎮久甲村貧困學生李玲,

剛出生時父親便去世,1歲時母親又改嫁,爺爺一人把她拉扯長大,家庭十分困難,中考時僅以300多分進入我校,當時她放棄讀書的念頭非常嚴重。”16屆高三(4)班原班主任張福源說到李玲的情況時淚水已經擠滿了他的眼眶。進校後,我非常關注她的學校生活狀況,學校及老師也通過爭取多方資源給予她大力資助。

都說窮人家的子女早當家

人窮志不窮,李玲在校期間,學習努力,為人和善,還當上了學習委員和紀律委員,成績排到了年級第一,高考更是以500多分考上了貴州師範大學。“她說,我畢業後也要回來當一名教師。”說到這,張福源臉上慢慢掛起了笑容。

薑志銓

“像李玲一樣的學生,在我們學校有很多,目前除了國家助學金外,我們還採取教師‘一幫幾’等方式來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如,副校長吳文忠與來自岑松鎮溫泉村的高一貧困學生歐小珍結對子,資助其全年免費入學。”

“去年,我縣積極協調人保總部捐資助學,設立‘中財人保獎學金’,共捐資200萬,分兩年四期發放,每期50萬元,用於因學、因病、因災返貧的品學兼優的高中貧困學生,每期資助250名。”劍河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楊紅介紹說,下一步將繼續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在爭取上級資助和加大縣級匹配力度的同時,拓展資助思路,多管道籌措扶貧資助經費,對因學、因病、因災返貧貧困生盡可能予以資助,減輕貧困家庭負擔。

新的一年,新的校園,新的氛圍,相信在這種新氣象的感染和鼓舞下,劍河縣的教育扶貧路會走得更加美好。

覺得不錯點點大拇指吧!

都說窮人家的子女早當家

人窮志不窮,李玲在校期間,學習努力,為人和善,還當上了學習委員和紀律委員,成績排到了年級第一,高考更是以500多分考上了貴州師範大學。“她說,我畢業後也要回來當一名教師。”說到這,張福源臉上慢慢掛起了笑容。

薑志銓

“像李玲一樣的學生,在我們學校有很多,目前除了國家助學金外,我們還採取教師‘一幫幾’等方式來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如,副校長吳文忠與來自岑松鎮溫泉村的高一貧困學生歐小珍結對子,資助其全年免費入學。”

“去年,我縣積極協調人保總部捐資助學,設立‘中財人保獎學金’,共捐資200萬,分兩年四期發放,每期50萬元,用於因學、因病、因災返貧的品學兼優的高中貧困學生,每期資助250名。”劍河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楊紅介紹說,下一步將繼續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在爭取上級資助和加大縣級匹配力度的同時,拓展資助思路,多管道籌措扶貧資助經費,對因學、因病、因災返貧貧困生盡可能予以資助,減輕貧困家庭負擔。

新的一年,新的校園,新的氛圍,相信在這種新氣象的感染和鼓舞下,劍河縣的教育扶貧路會走得更加美好。

覺得不錯點點大拇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