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精准扶貧讓大夥富了口袋富腦袋

湖南理工學院舉行扶貧成果展暨扶貧產品展銷會

新湖南用戶端10月17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司念偉)“非常感謝湖南理工學院扶貧隊,在他們的幫扶下,村裡有產業支持,大夥兒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可以說是富了口袋富腦袋。全村百姓都誇党的政策好!”今天,來自平江縣童市鎮大糙村的村民丁擁軍高興地說。正逢全國第四個“扶貧日”,湖南理工學院在校園裡舉辦了扶貧成果展暨扶貧產品展銷會,吸引了廣大教職工和市民前來“趕集”。

院黨委書記李明、院長盧先明,副院長劉亦工、鐘華、小麗等守著展銷會一個個的土特產攤點,向教職工推介來自精准扶貧點的綠色食品。特色竹酒、花生油、茶葉、豆製品等特別受歡迎。農家土雞蛋剛剛擺出來,就被一搶而空。該校大糙村扶貧隊隊長姜劍鳴告訴記者:“吃上新鮮綠色產品,

既能豐富我們的餐桌,還能為扶貧點的老鄉幫上一把,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大糙村和平江縣三市鎮淡江村是湖南理工學院精准扶貧點。在扶貧工作中,學校制定了精准扶貧“五對接”任務分解方案並全部落實到學校各二級單位:扶貧方式與貧困村發展需求進行定向對接,

黨團組織與村級基層組織進行指導對接,相關單位專業與扶貧專案進行技術對接,幹部與貧困戶進行幫扶對接,師生與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進行關愛對接。全校46個部門結對幫扶兩個村子92家貧困戶,幫助他們挖窮根、找富路。

大糙村地處群山中,全村116戶散居在20座高山山頭或山腳,貧困戶達60%。2015年5月,

湖南理工學院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大糙村,利用學校人才、技術優勢,先後開發了竹酒、蜂蜜、茶葉、黑山羊等產品,注冊商標後,利用電商平臺向社會推介。

搭上互聯網快車的大糙村土特產,很快沖出了閉塞的山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南闖北。今年上半年,大糙村竹酒實現產值260余萬元,預計全年平均每戶增收2800餘元。經過扶貧隊的艱苦努力,大糙村實現了“孩子讀書有保障,生病就醫有保障,

安全住房有保障”,2016年底通過國家脫貧評估驗收,全村順利脫貧。

淡江村是學校2017年新增的精准扶貧點。學校選派了3名優秀幹部駐村定點扶貧。在扶貧隊幫助下,該村結合村情,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引進同仁堂等企業發展中藥材種植,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們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當天的扶貧成果展向師生展示了兩年多來的扶貧成果。記者瞭解到,在“互聯網+”的促動下,原本沉寂的大糙村和淡江村一下子熱鬧起來,村民重新拿起鋤頭,整修荒廢多年的油茶地和竹林。經童市鎮林業站檢查統計,大糙村2016年全村清理的油茶林達到300畝,在產業的帶動下,扶貧點村民開始主動謀劃致富好門道。

當天,展銷會共銷售農產品價值35000餘元。湖南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李明稱:“舉行扶貧產品展銷,是學校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履行高校的社會責任的表現,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和友善互助傳統美德的體現。”

村民們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當天的扶貧成果展向師生展示了兩年多來的扶貧成果。記者瞭解到,在“互聯網+”的促動下,原本沉寂的大糙村和淡江村一下子熱鬧起來,村民重新拿起鋤頭,整修荒廢多年的油茶地和竹林。經童市鎮林業站檢查統計,大糙村2016年全村清理的油茶林達到300畝,在產業的帶動下,扶貧點村民開始主動謀劃致富好門道。

當天,展銷會共銷售農產品價值35000餘元。湖南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李明稱:“舉行扶貧產品展銷,是學校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履行高校的社會責任的表現,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和友善互助傳統美德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