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放大後看,果然味之深不可測

《快雪時晴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蹟。帖縱23cm,橫14.8cm ,行書四行,共二十八字。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劄,內容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大意就是“王羲之拜上:快雪過後天氣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沒有結果,心裡鬱結,不詳說。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啟。”

漢字書法向來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我想,我們可以從書聖的筆墨中,

一覽書法的絕美之處。

“羲之頓首”四字,行草體,宛若游龍,筆墨流暢優雅。

“快雪時晴”四字,字體結構嚴謹細密,筆墨雍容古雅,

圓渾妍媚,即使是由行草忽然轉向行楷,也未見筆劃雜亂無規章。

“佳,想安善”,又略帶有行草風格,過渡緩慢,看來書聖當時心情卻是不錯,下筆這般自由恣意肆意。其中“善”字,下筆處流暢,收筆處也剛剛好,就像你倒了滿滿一杯水,卻不會輕易溢出來的感覺。

“未果為結,力不次”。“果”字與“為”字,行雲流水,不見拖遝,尤其“為”字,宛若盤龍,蓄力在內。“力”字雖然只有寥寥幾筆,卻棱角分明,有巍巍山嶽之勢。

”王羲之頓首“。行草體。”之“字又變換了另一種字形,王羲之的“之”字,雖簡單,卻百看不厭。

“山陰張侯”行楷結尾。“陰”字左低右高,但卻沒有影響整體平衡的感覺,疏密得當,勻稱有致。

這件書蹟上有“君倩”題名,米芾認為是梁秀,但史書未見其人,不詳其生平,

近人考為唐高祖駙馬薛君倩。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節奏韻律。筆法圓勁古雅,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悠閒逸豫。即使偶爾重心忽左忽右,全域依然勻整安穩,不失平衡的美感。

觀該帖,似乎可以看到王羲之當時氣定神閑、不疾不徐的神態。難怪,被歷代視為珍稀,趙孟頫、劉賡、護都遝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