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我的華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進入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100強

導讀

畢業生就業哪家強?一起看看《2017高校應屆生競爭力報告》和《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的資料。

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首次入圍。

2017年,最後一批90後也上大學了,

95後也正式加入職場成為新生代主力軍,你就說,95前出生的你慌不慌吧!

為瞭解這屆畢業生的職場動向,也為各位職場新人提供一份求職資料參考,BOSS直聘以2017年進入職場的高校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共抽取173240個(本科生占比76.5%,碩士研究生占比10.7%,博士研究生占比1.3%,大專生占比10.8%)有效樣本,並圍繞行業選擇、地區分佈、薪資等維度展開分析和解讀,撰寫了《2017高校應屆生競爭力報告》,

同時發佈了《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

先來幾個亮點,各位自行感知: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為5074元,同比上漲14.1%

67.3%的應屆生起薪不足5000元,17%起薪在3000元以下

學校品牌對應屆生薪酬加成作用依然明顯,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6018元

僅有32.8%的應屆生選擇到北上廣深工作,在二線城市就讀畢業後留下來的超過60%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名列三甲

以下,我們詳細來看:

01

一個榜單

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

通過分析國內高校2017年畢業生的起薪、5年薪資成長空間、簡歷熱度、職業成長路線等維度數據,BOSS直聘建立資料模型,計算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指數越大,表明該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越大,在基礎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與其他人競爭同一崗位時,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且未來薪資增長空間更大。

說明:100為指數基準,代表全國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均值。

2017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榜單前三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進入前五。

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中,有93所學校與去年重合,有7所高校今年最新入圍,分別是西北政法大學、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

入榜的100所高校分佈在33個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區和沿海城市。一線城市中,名校雲集的北京佔據27席,大幅領先其他城市,上海9席;四個新一線城市武漢、西安、南京、天津緊隨其後,分別有4-7所學校入圍。

02

一個好消息

2017年應屆生招聘需求有所上升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應屆生崗位需求的占比較去年上升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千人規模以上的企業對應屆生需求有所提升。

在這些面向應屆生的職位中,絕大部分為市場專員、銷售專員、行政專員、客服專員等入門崗位,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偏對崗位技能要求較高的招聘需求占比不足10%。(果然,薑還是得老的辣!)

03

51.8%應屆生選擇二線城市

首次超過一半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32.8%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北上廣深工作,2016年這個比例為36%,在2013年則為51%。五年間,選擇一線城市的畢業生數量持續下降。

2017年選擇到二線城市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比例為51.8%,首次超過一半,較2016年提升7.8個百分點。

04

在二線城市就讀的大學畢業生

留存率超六成,較去年提升7.6%

隨著二線城市,特別是“新一線城市”的崛起和諸多人才吸引政策的持續出臺,畢業後願意留在讀書城市發展的應屆生越來越多。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有61.7%的在二線城市讀書的高校畢業生選擇留在當地工作,較2016年增長了7.6個百分點。

而三線城市留守比例雖同樣增加了2.8%,但由於工作機遇少、薪資待遇低、發展空間有限等原因,近九成應屆生選擇到其他城市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儘管“逃離北上廣”現象愈演愈烈,但對於剛從一線城市象牙塔走出的應屆生來說,北上廣深仍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擬的巨大吸引力,2017年近90%在一線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畢業生選擇在北上廣深開啟職場生涯。

05

應屆生平均起薪上漲明顯

名校生起薪“碾壓現象”加劇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酬為5074元,同比上漲14.1%。

從薪資分佈上看,有67.3%的應屆生起薪不足5000元,3000-5000元區間的應屆生最多,共占到總數的50.1%,17%的應屆生起薪在3000元以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低薪應屆生不在少數,但也有近10%的人起薪超過8000元。

學校品牌對應屆生薪酬的加成作用依然明顯。2017年,入選教育部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為6018元,比全國高校均值高出20.3%。有7.1% 的雙一流大學應屆生起薪超過1萬元,這一比例是普通本科的5.2倍。

06

互聯網行業熱度連續三年提升

金融行業降溫

2017年,互聯網依然是應屆生最心儀的行業之一,首份工作選擇互聯網行業的應屆生占比較2016年增長0.52個百分點,連續3年增長。幾年前大熱的傳統金融行業,由於薪資優勢逐步減小,在應屆生心目中漸漸失寵,選擇人數占比較2016年下降近1%。另外,隨著創業公司數量攀升,新興行業待遇不斷提高,公務員熱度明顯降溫,選擇進入政府/非盈利機構的人數占比有所回落。

(內容整理來源於Boss直聘、中國青年報等媒體)

統籌丨黨委宣傳部 胡德朝

編輯丨新媒體中心 劉昱辰

審核丨新媒體中心 許曉峰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出品

入榜的100所高校分佈在33個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區和沿海城市。一線城市中,名校雲集的北京佔據27席,大幅領先其他城市,上海9席;四個新一線城市武漢、西安、南京、天津緊隨其後,分別有4-7所學校入圍。

02

一個好消息

2017年應屆生招聘需求有所上升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應屆生崗位需求的占比較去年上升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千人規模以上的企業對應屆生需求有所提升。

在這些面向應屆生的職位中,絕大部分為市場專員、銷售專員、行政專員、客服專員等入門崗位,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偏對崗位技能要求較高的招聘需求占比不足10%。(果然,薑還是得老的辣!)

03

51.8%應屆生選擇二線城市

首次超過一半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32.8%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北上廣深工作,2016年這個比例為36%,在2013年則為51%。五年間,選擇一線城市的畢業生數量持續下降。

2017年選擇到二線城市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比例為51.8%,首次超過一半,較2016年提升7.8個百分點。

04

在二線城市就讀的大學畢業生

留存率超六成,較去年提升7.6%

隨著二線城市,特別是“新一線城市”的崛起和諸多人才吸引政策的持續出臺,畢業後願意留在讀書城市發展的應屆生越來越多。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有61.7%的在二線城市讀書的高校畢業生選擇留在當地工作,較2016年增長了7.6個百分點。

而三線城市留守比例雖同樣增加了2.8%,但由於工作機遇少、薪資待遇低、發展空間有限等原因,近九成應屆生選擇到其他城市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儘管“逃離北上廣”現象愈演愈烈,但對於剛從一線城市象牙塔走出的應屆生來說,北上廣深仍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擬的巨大吸引力,2017年近90%在一線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畢業生選擇在北上廣深開啟職場生涯。

05

應屆生平均起薪上漲明顯

名校生起薪“碾壓現象”加劇

BOSS直聘人才大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酬為5074元,同比上漲14.1%。

從薪資分佈上看,有67.3%的應屆生起薪不足5000元,3000-5000元區間的應屆生最多,共占到總數的50.1%,17%的應屆生起薪在3000元以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低薪應屆生不在少數,但也有近10%的人起薪超過8000元。

學校品牌對應屆生薪酬的加成作用依然明顯。2017年,入選教育部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為6018元,比全國高校均值高出20.3%。有7.1% 的雙一流大學應屆生起薪超過1萬元,這一比例是普通本科的5.2倍。

06

互聯網行業熱度連續三年提升

金融行業降溫

2017年,互聯網依然是應屆生最心儀的行業之一,首份工作選擇互聯網行業的應屆生占比較2016年增長0.52個百分點,連續3年增長。幾年前大熱的傳統金融行業,由於薪資優勢逐步減小,在應屆生心目中漸漸失寵,選擇人數占比較2016年下降近1%。另外,隨著創業公司數量攀升,新興行業待遇不斷提高,公務員熱度明顯降溫,選擇進入政府/非盈利機構的人數占比有所回落。

(內容整理來源於Boss直聘、中國青年報等媒體)

統籌丨黨委宣傳部 胡德朝

編輯丨新媒體中心 劉昱辰

審核丨新媒體中心 許曉峰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