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中醫說,身體有這幾個特徵,是腎早衰的徵兆

很多疾病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身體有著幾個特徵,是腎早衰的徵兆。

耳朵有點痛,而且耳垂變大,這是腎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

人尚未進入老年,但記憶力卻出現問題。

往往近期發生的事情很容易遺忘,而以前的很多 事情卻記憶猶新。這種現象是衰老在記憶中的突出表現。

睡眠不足、體能下降、記憶力下降、頭髮稀疏、腰彎了、背駝了、牙掉了……這些提前到來的“衰老”信號,對照有3個以上就要小心了!

腎是先天之本,

人體生長發育的整個過程都是腎臟中精氣的盛衰而起作用的,因此擁有一顆健康的腎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基礎。

補腎防早衰,中醫如何“對症下藥”?

調節作息

中醫講究“陽出於陰則寤,陽入于陰則寐”,白天自然界和人類的陽氣都是向上向外的,晚上反之。晚上不睡覺而活動,人體就必須克服自然界和人體陽氣向內向下的雙重阻力,使人體的陽氣向上向外,這個過程是耗能的過程,

消耗的是人體的精氣,也就是人體的腎精,必然導致衰老加快。調整作息是最直接最簡單的補腎方法。

多食養腎食物食物

《黃帝內經》認為“腎色黑”,因為顏色中黑色的五行屬性是水,而五臟中的腎也屬水,凡是黑色的食物都有補腎的功能,如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

其次,《黃帝內經》認為“腎菜藿”,藿即豆類植物的葉子,比如豆芽、豌豆苗等;如果一定要吃肉,豬瘦肉相對而言最養腎,因為《黃帝內經》認為“腎畜彘”,彘即豬。另外,枸杞子、山藥、核桃都是大名鼎鼎的補腎良方,可長期服用。

適當運動

久坐傷腎,

建議每天能夠運動一個小時,讓身體動起來。也可嘗試“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的調息辦法。先平靜下來,將意念放于丹田,即腎氣所在臍下部位。深吸氣時,自然能感受到氣息從骶部沿人體後正中線上升到頭頂,呼氣時氣息從頂部下沉至丹田,一次呼吸過程就是氣沿人體前後正中線的一個迴圈過程,並讓氣息儘量的深、長、細、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