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丨媒體: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規劃已基本確定,預計不久後將出臺!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規劃目前已基本確定,但總體規劃可能還要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改調整,預計不久後將出臺,年底“四大班子”將率先搬遷。

此前,據媒體報導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設計和6個重點地區詳細設計已通過專家評審,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6平方公里範圍的規劃設計已經完成,正推進片區的詳細規劃工作。

已公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顯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方向已明確,行政辦公、高端商務、文化旅遊成為副中心的三大功能定位。

據瞭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總用地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辦公區占地約6平方公里,預計建設規模380萬平方米。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設城市副中心,2017年共安排了255項重大工程項目。

此外,覆蓋906平方公里的通州總體規劃已經從2016年開始實施。副中心週邊地區、周圍鄉鎮,將集中力量抓好建設、規劃特色小城鎮;副中心、通州區及廊坊北三縣將形成協同的、全覆蓋的管控體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

今年9月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為落實城市戰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充分考慮延續古都歷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現實需要和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著眼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完善城市體系,在北京市域範圍內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副”即為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總規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週邊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區主要基礎設施建設框架基本形成,

主要功能節點初具規模;到2035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

“北京要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有效治理 大城市病 。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擔著示範帶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歷史責任,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規劃建設管理。”今年9月底發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副中心的發展定位如此描述。

根據計畫,今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將投入使用。據官方披露的搬遷方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班子”機關將率先搬遷。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通州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也在加速推進。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曾在公開場合如此描述未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城區,一個人們嚮往的地方。”

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城市副中心將以怎樣的面貌示人,可以從越來越整潔的街道看到,也可以從清澈的大運河水面上看到。目前,通州區正在下大力提升環境,與副中心的建設高標準“對表”。

疏解-清退還綠

城市的廢品行業存在已久,通州區至少有20家成規模的回收市場,市場裡商戶集中,占道、亂堆放,臭氣難聞、噪音擾民,這都是多年來飽受詬病的老問題,也是“大城市病”的一個突出現象。

2016年以來,通州區清退各類再生資源回收市場18家,清理網站840個,騰出土地共計1500畝。

據有關部門介紹,下一步,計畫對這些騰退的區域按照副中心總體規劃進行建設,部分建成公共綠地,為城市副中心增添綠意。

據瞭解,到2017年底,通州將完成全部工業大院、全部“小散亂汙”企業、全部低端種養殖社區的清退。

定位-環境提升與副中心高標準“對表”

目前,距離年底還有不到3個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即將迎來率先進駐的單位,通州區環境整治還在繼續與副中心建設要求“對表”。

相關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建設城市副中心是調整優化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疏解中心區過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項標誌性工程,其步驟是以市級機關率先啟動搬遷,帶動其他功能,帶動人口和產業的疏解,是帶有示範性和引領性的工作。

今年年初召開的北京市“兩會”期間,蔡奇參加了通州代表團審議。他表示,從現在開始就要避免“大城市病”,通州所做的“騰籠”不要急於填滿,而是要做好規劃,全力保證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精品力作。

蔡奇在回答代表提問時強調,打造城市副中心不能局限於155平方公里範圍,要帶動通州全境906平方公里的發展,受益者是通州全區老百姓。

環境-撥5億元為通州“整容”

根據北京市最新的工作部署及今年的通州區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繼續加快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區域將改頭換面。

市直23個部門抽調100餘名骨幹組成工作組,全面到崗到位,與區級各部門實現全面對接。聚焦城市規劃設計、交通管理服務、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等12個領域,提升城市副中心管理水準。

通州區長張力兵表示,每一名通州人,都要堅定地從我做起,勇敢地從我擔當。要對照副中心“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定位來想問題、找差距。

今年,通州區還拿出5億元用於4個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投入,這4個區域覆蓋了副中心主要功能區,以及與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相鄰的區域。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表示,避免副中心建設中出現“大城市病”的隱患,建成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意味著通州的定位要避免“攤大餅”,要把宜居作為主要目標。從城市規劃管理建設的多個角度,保證城市的科學定位和有序發展。

規劃-邀請頂尖設計團隊

“我們堅持世界眼光、高點定位,突出以疏解作為牛鼻子,突出生態環境建設,突出歷史文脈的傳承,打造世界一流和諧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這樣表述城市副中心的規劃思路。

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基本完成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6個重點地區的詳細城市設計,正在編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州區906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

據相關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邀請了全球最頂尖的12家規劃設計團隊參與。城市副中心建築廣泛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標準、材料及工藝,全面推廣綠色建築的理念,大量使用了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裝配式建築技術,努力建成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示範區。

這些方案都體現了生態城市的理念,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力求建成沒有“城市病”的示範區。

據介紹,未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綠色空間將占到約40%的比重,有大約20處10公頃以上的集中綠地,規劃集中建設區內約有15平方公里的綠色空間。僅在規劃集中建設區中的綠地,就幾乎相當於原崇文區行政轄區的面積。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個公園,群眾出門500米就可以進入公園綠地。

副中心建設的同時,將加快配備教育和醫療資源。據通州區長張力兵接受採訪時透露,人大附中入駐通州三中,北理工附中入駐潞州中學,首師大附中入駐通州師範學院原址,北京二中分校通州校區改造等項目,將實現通州本地教育資源的提升。

同時,人民大學的通州校區、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一批新的引進學校也將加快建設。北京五中通州校區今年年底將竣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

另外,今年年底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要開工建設,人民醫院通州院區明年投入使用,兒研所、婦產醫院已經確定落戶通州,將服務副中心的發展。

交通-加密軌道網路,從結構上緩解擁堵

今年年底,北京市“四套班子”將啟動搬遷,未來將有更多的人來到副中心。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在做客廣播節目時透露,未來縱橫發達的交通網也將密織在副中心,從出行結構上解決交通擁堵這個城市病。

按照規劃,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之間,將構建“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五橫兩縱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網路;在城市副中心內則將加密路網形成小尺度街區,從而實現宜居宜業和職住平衡。

七橫三縱地鐵網:七橫指平谷線、京唐城際、市郊鐵路、M6線、八通線、M7線和R1線;三縱則是指M17線、S6線、城際鐵路聯絡線。

五橫兩縱快速路指:其中五條橫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姚家園路東延)、廣渠路東延等;聯繫副中心和東部地區的兩條縱向通道指六環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而聯繫中心城區和副中心的“五橫”“兩縱”也有講究。其中,五條橫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廣渠路東延等;聯繫副中心和東部地區的兩條縱向通道指六環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的交通聯繫,提高通勤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中心城區人口隨功能轉移,實現宜居宜業、職住平衡。據透露,規劃中通州將有60萬至80萬就業人口,這部分人要盡可能住在通州區,才能最好地解決交通問題。

“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總體規劃,還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物的設計,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文章綜合整理自:中國證券報、新京報)

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城市副中心將以怎樣的面貌示人,可以從越來越整潔的街道看到,也可以從清澈的大運河水面上看到。目前,通州區正在下大力提升環境,與副中心的建設高標準“對表”。

疏解-清退還綠

城市的廢品行業存在已久,通州區至少有20家成規模的回收市場,市場裡商戶集中,占道、亂堆放,臭氣難聞、噪音擾民,這都是多年來飽受詬病的老問題,也是“大城市病”的一個突出現象。

2016年以來,通州區清退各類再生資源回收市場18家,清理網站840個,騰出土地共計1500畝。

據有關部門介紹,下一步,計畫對這些騰退的區域按照副中心總體規劃進行建設,部分建成公共綠地,為城市副中心增添綠意。

據瞭解,到2017年底,通州將完成全部工業大院、全部“小散亂汙”企業、全部低端種養殖社區的清退。

定位-環境提升與副中心高標準“對表”

目前,距離年底還有不到3個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即將迎來率先進駐的單位,通州區環境整治還在繼續與副中心建設要求“對表”。

相關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建設城市副中心是調整優化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疏解中心區過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項標誌性工程,其步驟是以市級機關率先啟動搬遷,帶動其他功能,帶動人口和產業的疏解,是帶有示範性和引領性的工作。

今年年初召開的北京市“兩會”期間,蔡奇參加了通州代表團審議。他表示,從現在開始就要避免“大城市病”,通州所做的“騰籠”不要急於填滿,而是要做好規劃,全力保證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精品力作。

蔡奇在回答代表提問時強調,打造城市副中心不能局限於155平方公里範圍,要帶動通州全境906平方公里的發展,受益者是通州全區老百姓。

環境-撥5億元為通州“整容”

根據北京市最新的工作部署及今年的通州區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繼續加快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區域將改頭換面。

市直23個部門抽調100餘名骨幹組成工作組,全面到崗到位,與區級各部門實現全面對接。聚焦城市規劃設計、交通管理服務、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等12個領域,提升城市副中心管理水準。

通州區長張力兵表示,每一名通州人,都要堅定地從我做起,勇敢地從我擔當。要對照副中心“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定位來想問題、找差距。

今年,通州區還拿出5億元用於4個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投入,這4個區域覆蓋了副中心主要功能區,以及與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相鄰的區域。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表示,避免副中心建設中出現“大城市病”的隱患,建成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意味著通州的定位要避免“攤大餅”,要把宜居作為主要目標。從城市規劃管理建設的多個角度,保證城市的科學定位和有序發展。

規劃-邀請頂尖設計團隊

“我們堅持世界眼光、高點定位,突出以疏解作為牛鼻子,突出生態環境建設,突出歷史文脈的傳承,打造世界一流和諧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這樣表述城市副中心的規劃思路。

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基本完成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6個重點地區的詳細城市設計,正在編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州區906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

據相關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邀請了全球最頂尖的12家規劃設計團隊參與。城市副中心建築廣泛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標準、材料及工藝,全面推廣綠色建築的理念,大量使用了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裝配式建築技術,努力建成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示範區。

這些方案都體現了生態城市的理念,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力求建成沒有“城市病”的示範區。

據介紹,未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綠色空間將占到約40%的比重,有大約20處10公頃以上的集中綠地,規劃集中建設區內約有15平方公里的綠色空間。僅在規劃集中建設區中的綠地,就幾乎相當於原崇文區行政轄區的面積。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個公園,群眾出門500米就可以進入公園綠地。

副中心建設的同時,將加快配備教育和醫療資源。據通州區長張力兵接受採訪時透露,人大附中入駐通州三中,北理工附中入駐潞州中學,首師大附中入駐通州師範學院原址,北京二中分校通州校區改造等項目,將實現通州本地教育資源的提升。

同時,人民大學的通州校區、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一批新的引進學校也將加快建設。北京五中通州校區今年年底將竣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

另外,今年年底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要開工建設,人民醫院通州院區明年投入使用,兒研所、婦產醫院已經確定落戶通州,將服務副中心的發展。

交通-加密軌道網路,從結構上緩解擁堵

今年年底,北京市“四套班子”將啟動搬遷,未來將有更多的人來到副中心。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在做客廣播節目時透露,未來縱橫發達的交通網也將密織在副中心,從出行結構上解決交通擁堵這個城市病。

按照規劃,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之間,將構建“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五橫兩縱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網路;在城市副中心內則將加密路網形成小尺度街區,從而實現宜居宜業和職住平衡。

七橫三縱地鐵網:七橫指平谷線、京唐城際、市郊鐵路、M6線、八通線、M7線和R1線;三縱則是指M17線、S6線、城際鐵路聯絡線。

五橫兩縱快速路指:其中五條橫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姚家園路東延)、廣渠路東延等;聯繫副中心和東部地區的兩條縱向通道指六環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而聯繫中心城區和副中心的“五橫”“兩縱”也有講究。其中,五條橫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廣渠路東延等;聯繫副中心和東部地區的兩條縱向通道指六環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的交通聯繫,提高通勤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中心城區人口隨功能轉移,實現宜居宜業、職住平衡。據透露,規劃中通州將有60萬至80萬就業人口,這部分人要盡可能住在通州區,才能最好地解決交通問題。

“站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總體規劃,還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物的設計,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文章綜合整理自:中國證券報、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