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吃兩顆原子彈算走運,蘇聯“引爆富士山”計畫足夠日本滅亡

1931年9月“柳條湖事件”,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即“九一八事變”,從此日本人就開始對我國東北進行了長達14年的侵略,日本佔領東北三省一方面目的在於控制東北的工業,

且東北三省物資豐厚,便於日本的長期掠奪,而且當時滿洲有大量的移民,便於自己統治。

另一方面當時日軍伺機向北面蘇聯發動戰爭,佔領東北既可以和蘇聯打持久戰,而且自己的戰線也不會太分散。1935年正值蘇聯內部“肅反”期間,

軍力下降,很多傑出的將軍都下臺了,日本覺得時機到了,先後兩次嘗試侵略蘇聯,史稱“諾門檻事件”。史達林接到報告後派遣蘇聯“軍神”朱可夫,增派57000人、542門火炮、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和515架飛機,一舉擊敗日軍,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惹蘇聯了。

前蘇聯“軍神”朱可夫元帥

在北進企圖遭到嚴重失敗後,日本將矛頭調轉指向南太平洋,不得不說二戰時期的日本,是名副其實的狂熱好戰分子,蘇聯沒打過,轉頭再去密謀奇襲美國珍珠港,雖說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日本成功的偷襲了珍珠港,但這也是日本人在自掘墳墓。隨著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的爆炸,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終於暫時性的被遏制了,於1945年8月15日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原子彈爆炸瞬間,左為長崎,右為廣島

對於日本為何選擇無條件投降的原因到現在一直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日本的投降很大程度上歸結于於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將日本人完全震懾住了。但這並不是根本原因,即便是美國當初沒有在日本投放原子彈,

日本的侵略戰爭依舊是失敗,當然前提是犧牲更多的時間和更為慘痛的代價。

對於當年的無條件投降,日本國內很多右翼分子一直心有不甘,他們認為:如果二戰期間早點獲知美國手中只有區區兩顆原子彈,只要再晚幾日投降,

那麼日本尚且還有喘息的機會,最起碼也是有條件投降,也不至於讓今天的日本軍隊只能執行自衛權利。

但其實鮮有人知的是如果當年美國未使用原子彈,當時的超級大國蘇聯,也在醞釀一個足以摧毀整個日本的龐大轟炸計畫,一旦實施,恐怕日本這個國家就不復存在了,甚至日本應該對當年美軍的核攻擊感到慶倖。

1942年美軍實施曼哈頓計畫,同時蘇聯方面也在秘密研究一項針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計畫:研製一款體型巨大同時重量和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彈,將運用當時蘇聯唯一的一款四台發動機推動的Pe-8重型轟炸機進行戰略運輸, 目的是直接空投進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富士山山口,多架Pe-8 轟炸機搭載多枚炸彈對火山山口進行輪番轟炸,這勢必誘發日本境內最大的火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利用火山噴發和強震引起的巨大海嘯塗抹整個日本。

相對於美軍的兩顆原子彈,蘇聯人的手段更顯得簡單粗暴,1945年8月時蘇聯已經通過地下各類型爆炸試驗已經研究出人類製造的爆炸,這種爆炸在一定條件下確實可以誘發地震的產生,而且當時的蘇聯科學家已經計算出地震級數與對應TNT當量的關係,而且對於日本,一個多地震的國家而言,一場火山爆發引發的“蝴蝶效應”,足夠摧毀整個日本島國,即便是前蘇當時並沒有掌握原子彈技術,但這樣的戰術襲擊日本恐怕受災的並不只有廣島和長崎了。

恐怕日本這個國家就不復存在了,甚至日本應該對當年美軍的核攻擊感到慶倖。

1942年美軍實施曼哈頓計畫,同時蘇聯方面也在秘密研究一項針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計畫:研製一款體型巨大同時重量和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彈,將運用當時蘇聯唯一的一款四台發動機推動的Pe-8重型轟炸機進行戰略運輸, 目的是直接空投進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富士山山口,多架Pe-8 轟炸機搭載多枚炸彈對火山山口進行輪番轟炸,這勢必誘發日本境內最大的火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利用火山噴發和強震引起的巨大海嘯塗抹整個日本。

相對於美軍的兩顆原子彈,蘇聯人的手段更顯得簡單粗暴,1945年8月時蘇聯已經通過地下各類型爆炸試驗已經研究出人類製造的爆炸,這種爆炸在一定條件下確實可以誘發地震的產生,而且當時的蘇聯科學家已經計算出地震級數與對應TNT當量的關係,而且對於日本,一個多地震的國家而言,一場火山爆發引發的“蝴蝶效應”,足夠摧毀整個日本島國,即便是前蘇當時並沒有掌握原子彈技術,但這樣的戰術襲擊日本恐怕受災的並不只有廣島和長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