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醫院住院20天,我終於知道了這些真相!

9月30日,也就是十一假期的前一天,我媽出院了。

20天,從急診住院到開胸大手術到出院,像一場夢。作為一個很少來醫院的人,從未在醫院待過這麼久的時間。這20天裡,是我第一次有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覺。

白天穿梭在家和醫院中間,晚上熄燈後在醫院走廊裡工作。在醫院的每一個晚上,我都在迅速的思考未來,腦子轉的飛快。

人到中年的擔當,原來是一夜長大的。

我跟朋友說,這20天,我仿佛突然進入到一個從未來過的白色世界裡。在這裡,每一天對我都是全新的,有壓力有挑戰,有陌生的一切也有不斷進步的成就感。以至於最後一天我媽出院,

車開離醫院大門的時候,我還有一點失落。總是在電視上看到醫院的種種,自己親身經歷過一場,帶來的感動和震撼,每天都刷新三觀。

本圖來自於電視劇《心術》

一 我們的自責和壓力,都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第一次跟主刀大夫談病情的時候,是週一下午,

我的內心是忐忑的。對一個身體健康,很少來醫院的家庭來講,因為腹痛被查出心臟病,急診入院又緊急住院,整個過程都是馬不停蹄來不及思考的。周圍的病人家屬都誇我們樂觀,其實是沒反應過來。我坐在醫生面前非常鎮定,其實是傻了。

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修復,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切除,血栓摘取,醫生耐心又細緻的給我講解了病人的一系列病情和手術方案,對於期間可能發生的風險一一說明。

做的越多越複雜,開胸時間越長,風險就越高,其中房顫只有70%的成功率。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做了之後又復發了。錢花了,罪受了,可能還沒治好。

我腦子迅速轉了15秒,跟醫生說:“我們都做,如果房顫復發了,我不會怪醫院,也不會怪您。我不懂醫學,但我是講道理的人,您放心做手術,我們家屬來保證經濟和病人的信心,我們一起盡力就好。”

週三早晨8點到下午3點,

7個小時,電子螢幕上終於閃了三次綠色的“手術結束”,醫生們完成了這場複雜的開胸手術,我媽進入重症監護室,開始了她的康復之路。從來沒有經歷過此種場景的我,以為會在手術時間裡特別擔心著急,但實際上我卻一點都沒擔心,該吃吃該喝喝,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特別相信醫生。

在所有醫護的關懷和幫助下,老媽恢復的非常好,當天麻醉醒了,管子拔掉了,

第三天出了ICU,引流管拔掉了。作為開胸大手術,出了ICU就下地遛彎了,術後第四天就能吹氣球了,出了院就逛街去了。62歲的老人的恢復速度把我都看懵了,時常感歎,現代醫學太神奇了吧。

後來朋友問我,你一點都不害怕嗎?害怕啊,怎麼不怕,但後來,大夫跟我說了一句話:

“在面對病人的時候,我們和家屬是站在一起的,我們都希望病人能好起來。如果病人沒有好,我們對自己的自責和壓力,都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就這一句看似與病情無關的話,讓我突然安了心,和他站在了一起。

二 太難了,他們真的太難了。

說實話,我挺心疼醫生的。我媽住在北京阜外醫院十病區,每天晚上9點最後一次查房,早晨7點又到醫院了。白天手術沒完沒了,中間休息一點時間還要跟病人家屬不斷談話,還要態度和藹可親不厭其煩。稍微有點急躁情緒,就會被指責態度不好。每天提心吊膽的操心著每個患者的病情,放假都不敢走遠,一個電話隨時隨地要趕回醫院救命。

我每天就在探視時間跑來跑去,還能住在醫院門口朋友家裡,我都覺得累。但比起他們,我這些又算什麼呢?

每天哄病人跟哄小孩一樣耐心又細心,呼叫器隨便一按隨叫隨到,中午醫生辦公室桌子上擺好了盒飯都不見醫生過來吃,手術一結束腰都直不起來,腿都不能動了。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風險。

想一巴掌扇死這位。職責所在就欠你的了嗎?你上班的職責都盡心盡責過嗎?120萬分努力和盡責就換來你一句“應該的?”

表弟是個牙醫,有一次大年初二,正在家過年病人打電話來要求看病。表弟說可以去急診,醫院有大夫上班,對方表示:“你們醫生居然還過春節?”

朋友是康復中心醫生,病人要求超時鍛煉,但因為會影響下一位病人的時間而被拒絕,轉身對朋友破口大駡。

不久前被外國人都刊登出來的新聞,中國醫生救活了一個心梗患者,結果因為搶救時候撕開衣服,錢包被扔到一邊丟失了,反被要求賠償因搶救丟失的財物1000元。

看到這個新聞,我都被氣笑了。這種救命的醫生,別說丟了我錢包,換我我倒給1000都願意。下次救命之前,先問問保命還是保錢包?

本圖來自於電視劇《心術》

三 醫患關係表面受傷害的是醫生,但最終受害的是我們

十一有個醫生的文章刷屏,講的是一個彝族的19歲小丈夫,帶著被縣醫院判了死刑,連家人都放棄的老婆來作者的醫院看病。全身上下只有2萬元,且病情兇猛又緣起不明,病人體弱嚴重承受不了手術之重。醫生感到為難,但又被小丈夫的赤誠之心打動,努力的省錢幫他們治病。當醫生正為病情毫無進展愧疚的時候,小丈夫不斷用自己的信任和坦誠打動著醫生。最終,病人好了,小丈夫“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就一直這樣弓著背、低著頭、倒退著、走出了我的門診辦公室.”

這篇文章炸裂了很多人的眼淚,為醫生,也為小丈夫,而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感動,是壓力更是責任。有個評論寫道:

“如果文中這個有擔當的質樸小丈夫(19歲)換成一個刁蠻者,其病妻(16歲)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雖說醫者仁心,但仁心也是血肉之心,傷不起啊!”

現在的醫患關係很嚴重,表面受傷害的是醫生,但最終受害的是我們。很多人看病,不是帶著信任的心,而是互懟和懷疑的心,動不動就互懟,一言不合就撕逼。

太多人覺得,醫生應該看自己一眼就知道什麼病,做任何檢查都是要賺黑心錢,都是過度醫療亂開檢查。只要沒治好病就是庸醫,就是事故。醫生就是服務員,憑什麼態度不好不微笑?

你以為自己破口大駡占了上風,你以為自己動不動就醫鬧得了錢占了便宜,但最終的結果是醫生再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給出任何建議,不會再冒險嘗試一切可能性,不會再為你赴湯蹈火的拼命,因為好心沒好報,不得已只能自保。

好的醫生越來越少,學醫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當醫生變成了高危職業,心寒職業,忙成狗都沒尊嚴的職業,20年後,等待我們的,只有等死。

本圖來自於電視劇《心術》

四 “謝謝醫生,真的~”

我媽手術的那天晚上,我站在北京阜外醫院樓下的馬路上抬頭看,整個大樓燈火通明,與北京西城區這個老城區周邊的夜幕安靜有些格格不入。這裡面,是每時每刻都在救命的心血管病專業醫生。這個全世界就診量最大的心臟病醫院裡,住著來自全國的心臟病危重病人。

我跟所有病人的家屬一樣,都住在這附近的各種房子裡,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著接醫院的緊急電話。那一刻,我在經歷著自己從未經歷和見過的一切。那些曾經只能在電視裡見過的場景,我就身在其中。所有的病人家屬,都在互相鼓勵,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從哪裡來,做什麼的,我們都在一起,默默的耐心的等待。我們都無比虔誠的相信這座燈火通明的大樓裡的所有努力。

我跟朋友說,出院以後,我一度覺得很恍惚。因為這裡的一切,跟我平時充斥著金錢和利益的世界太不一樣了。這是我第一次,切身的站在醫護中間,站在那麼多危重的病人中間,看到那麼多醫學的神奇所締造的奇跡,看到所有醫護匆忙的奔波和忙碌。他們在救命,毫無私心的救人。他們所挽救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一個個瀕臨破碎的家庭。而來自家屬和病人的信任,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和信心。

前幾天我在餐廳拍了一張照片,我媽跟我兒子,坐在餐桌前互相對視。兒子著急的跟姥姥講自己看到的一切,姥姥慈愛的看著外孫。

我把這張照片發給主刀大夫,想到20天前還是在醫院不許動的危重病人,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發給他:

“謝謝醫生,真的~”

謹以此文,感謝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十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及主刀醫生高歌主任。

感謝你們親人般的關懷與家一樣的呵護!

仁心仁術,大醫精誠,一生難忘,救命之恩!

作者介紹: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下班後】品牌創始人

著有百萬級暢銷書《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

新書《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正在當當京東亞馬遜等全網火熱銷售熱銷

都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就這一句看似與病情無關的話,讓我突然安了心,和他站在了一起。

二 太難了,他們真的太難了。

說實話,我挺心疼醫生的。我媽住在北京阜外醫院十病區,每天晚上9點最後一次查房,早晨7點又到醫院了。白天手術沒完沒了,中間休息一點時間還要跟病人家屬不斷談話,還要態度和藹可親不厭其煩。稍微有點急躁情緒,就會被指責態度不好。每天提心吊膽的操心著每個患者的病情,放假都不敢走遠,一個電話隨時隨地要趕回醫院救命。

我每天就在探視時間跑來跑去,還能住在醫院門口朋友家裡,我都覺得累。但比起他們,我這些又算什麼呢?

每天哄病人跟哄小孩一樣耐心又細心,呼叫器隨便一按隨叫隨到,中午醫生辦公室桌子上擺好了盒飯都不見醫生過來吃,手術一結束腰都直不起來,腿都不能動了。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風險。

想一巴掌扇死這位。職責所在就欠你的了嗎?你上班的職責都盡心盡責過嗎?120萬分努力和盡責就換來你一句“應該的?”

表弟是個牙醫,有一次大年初二,正在家過年病人打電話來要求看病。表弟說可以去急診,醫院有大夫上班,對方表示:“你們醫生居然還過春節?”

朋友是康復中心醫生,病人要求超時鍛煉,但因為會影響下一位病人的時間而被拒絕,轉身對朋友破口大駡。

不久前被外國人都刊登出來的新聞,中國醫生救活了一個心梗患者,結果因為搶救時候撕開衣服,錢包被扔到一邊丟失了,反被要求賠償因搶救丟失的財物1000元。

看到這個新聞,我都被氣笑了。這種救命的醫生,別說丟了我錢包,換我我倒給1000都願意。下次救命之前,先問問保命還是保錢包?

本圖來自於電視劇《心術》

三 醫患關係表面受傷害的是醫生,但最終受害的是我們

十一有個醫生的文章刷屏,講的是一個彝族的19歲小丈夫,帶著被縣醫院判了死刑,連家人都放棄的老婆來作者的醫院看病。全身上下只有2萬元,且病情兇猛又緣起不明,病人體弱嚴重承受不了手術之重。醫生感到為難,但又被小丈夫的赤誠之心打動,努力的省錢幫他們治病。當醫生正為病情毫無進展愧疚的時候,小丈夫不斷用自己的信任和坦誠打動著醫生。最終,病人好了,小丈夫“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就一直這樣弓著背、低著頭、倒退著、走出了我的門診辦公室.”

這篇文章炸裂了很多人的眼淚,為醫生,也為小丈夫,而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感動,是壓力更是責任。有個評論寫道:

“如果文中這個有擔當的質樸小丈夫(19歲)換成一個刁蠻者,其病妻(16歲)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雖說醫者仁心,但仁心也是血肉之心,傷不起啊!”

現在的醫患關係很嚴重,表面受傷害的是醫生,但最終受害的是我們。很多人看病,不是帶著信任的心,而是互懟和懷疑的心,動不動就互懟,一言不合就撕逼。

太多人覺得,醫生應該看自己一眼就知道什麼病,做任何檢查都是要賺黑心錢,都是過度醫療亂開檢查。只要沒治好病就是庸醫,就是事故。醫生就是服務員,憑什麼態度不好不微笑?

你以為自己破口大駡占了上風,你以為自己動不動就醫鬧得了錢占了便宜,但最終的結果是醫生再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給出任何建議,不會再冒險嘗試一切可能性,不會再為你赴湯蹈火的拼命,因為好心沒好報,不得已只能自保。

好的醫生越來越少,學醫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當醫生變成了高危職業,心寒職業,忙成狗都沒尊嚴的職業,20年後,等待我們的,只有等死。

本圖來自於電視劇《心術》

四 “謝謝醫生,真的~”

我媽手術的那天晚上,我站在北京阜外醫院樓下的馬路上抬頭看,整個大樓燈火通明,與北京西城區這個老城區周邊的夜幕安靜有些格格不入。這裡面,是每時每刻都在救命的心血管病專業醫生。這個全世界就診量最大的心臟病醫院裡,住著來自全國的心臟病危重病人。

我跟所有病人的家屬一樣,都住在這附近的各種房子裡,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著接醫院的緊急電話。那一刻,我在經歷著自己從未經歷和見過的一切。那些曾經只能在電視裡見過的場景,我就身在其中。所有的病人家屬,都在互相鼓勵,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從哪裡來,做什麼的,我們都在一起,默默的耐心的等待。我們都無比虔誠的相信這座燈火通明的大樓裡的所有努力。

我跟朋友說,出院以後,我一度覺得很恍惚。因為這裡的一切,跟我平時充斥著金錢和利益的世界太不一樣了。這是我第一次,切身的站在醫護中間,站在那麼多危重的病人中間,看到那麼多醫學的神奇所締造的奇跡,看到所有醫護匆忙的奔波和忙碌。他們在救命,毫無私心的救人。他們所挽救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一個個瀕臨破碎的家庭。而來自家屬和病人的信任,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和信心。

前幾天我在餐廳拍了一張照片,我媽跟我兒子,坐在餐桌前互相對視。兒子著急的跟姥姥講自己看到的一切,姥姥慈愛的看著外孫。

我把這張照片發給主刀大夫,想到20天前還是在醫院不許動的危重病人,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發給他:

“謝謝醫生,真的~”

謹以此文,感謝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十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及主刀醫生高歌主任。

感謝你們親人般的關懷與家一樣的呵護!

仁心仁術,大醫精誠,一生難忘,救命之恩!

作者介紹: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下班後】品牌創始人

著有百萬級暢銷書《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

新書《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正在當當京東亞馬遜等全網火熱銷售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