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月“相城好人榜”揭曉,看看有你身邊的嗎?

2017年3月“相城好人”上榜名單公佈啦

分別是姚小妹、周秀金、朱利娟

在他們身上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

姚小妹,女,1946年6月出生,北橋街道豐涇村居民。71歲的她自去年開始負責豐涇村日間照料中心送飯工作以來,

不論多累多辛苦,她都會把每一份飯送到老人手裡。

時常能在下雨天,看到她穿著雨衣踩著三輪車,穿梭在村裡的每個角落。等待送飯的老人,並不僅僅是年紀大不方便走路,有些身體不適,甚至有些神志不清。面對這些老人,

姚小妹從未抱怨過一聲,而是盡己所能幫助他們。

老人手腳不利索,她就幫老人把飯盒打開,將飯直接放進老人手裡,老人頭腦不清晰,將米飯到處亂丟,她就默默地打掃乾淨,將飯盒裝好。

有時候送飯的老人家裡比較遠,她也沒有怨言,而是擔心老人能不能及時吃上午飯。老人吃好飯後,她要將餐盒一一收回,帶回食堂清洗乾淨,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有人問她:“你這樣做累不累啊,

可以不用這麼負責的啊,只要飯菜送到收回,不用管老人怎麼樣。”她回道:“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做到最好,要讓每一位老人都適時吃到熱的飯菜。她們選擇送飯,就是對我對村裡的信任,我不能辜負他們的這一份信任。”

周秀金,女,1942年7月出生,元和街道元和之春社區居民,是黃橋醫院一名退休護士長,在她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一直兢兢業業,以其嫺熟的專業知識、對病人的細心負責,

受到了病人、同事以及領導的高度讚揚。

退休後,她義務為村裡和社區裡的居民免費量測血壓,不顧自己身體上的病痛,風雨無阻。

周秀金幫助別人不求回報,還自行研製口腔潰瘍的特效藥,免費贈予需要的居民。她還經常為腿腳不便的老人,

送藥上門。對於不相識的陌生人,周阿姨也願意伸出援助之手,門衛老丁、公車駕駛員以及和她一起活動的老年人們,都受過她的幫助。

周阿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不算什麼,我既然有這方面的經驗,就不能讓它埋沒,能幫多少人是多少人,也對得起我的專業知識!”就是這樣樸素的話,感動了周圍無數人,受到了周圍居民的一致好評!

朱利娟,女,1974年12月出生,漕湖街道漕湖花園一社區居民。她是一名普通工人的妻子,一個普通母親,一位心靈有聲的孝順兒媳,一個單耳失聰的堅強女性。

丈夫薛建峰在污水廠上班,多年來早出晚歸,有時整日整夜的加班,根本無暇照顧家庭。朱利娟承擔了照顧婆婆孩子的重擔,即便因為失聰有些許不便,她也從無怨言。

2011年,朱利娟右耳被確診為永久性失聰,丈夫的眼圈紅了,朱利娟反而笑著安慰說:“沒關係,上帝把這只能聽美麗語言的留下了呢,咱們回家吧。”作為兒媳婦,朱利娟從進門開始,就對婆婆關愛備至,婆媳之間從沒吵過一次架,從沒紅過一次臉。

因為自己要上班,女兒上小學都是婆婆在陪讀,她始終覺得對婆婆有所虧欠。在日常生活中,她一有時間就陪婆婆聊天,一年四季婆婆的衣服都是她帶去買。她對待婆婆總是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用自己的滿腔孝心來回應婆婆。“雖然我一隻耳朵聽不見,可我心靈全都聽得見。我一直把自己當她的親生女兒,老人辛苦了一輩子,趁老人健在,讓老人健康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是我最大的心願。”

這些好人好事

就如一股和煦舒適的春風

各地各單位和廣大市民可以登錄相城好人網(http://www.xchrw.com.cn )平臺,全天候報送身邊的好人好事。區文明辦將根據“好人評議團”意見、網上“點贊”情況和評委會意見,每月評選出5名左右“相城好人”。當選的“相城好人”也將成為“蘇州好人”、 “江蘇好人”、“中國好人”和各類道德模範的重點推薦人選哦。

即便因為失聰有些許不便,她也從無怨言。

2011年,朱利娟右耳被確診為永久性失聰,丈夫的眼圈紅了,朱利娟反而笑著安慰說:“沒關係,上帝把這只能聽美麗語言的留下了呢,咱們回家吧。”作為兒媳婦,朱利娟從進門開始,就對婆婆關愛備至,婆媳之間從沒吵過一次架,從沒紅過一次臉。

因為自己要上班,女兒上小學都是婆婆在陪讀,她始終覺得對婆婆有所虧欠。在日常生活中,她一有時間就陪婆婆聊天,一年四季婆婆的衣服都是她帶去買。她對待婆婆總是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用自己的滿腔孝心來回應婆婆。“雖然我一隻耳朵聽不見,可我心靈全都聽得見。我一直把自己當她的親生女兒,老人辛苦了一輩子,趁老人健在,讓老人健康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是我最大的心願。”

這些好人好事

就如一股和煦舒適的春風

各地各單位和廣大市民可以登錄相城好人網(http://www.xchrw.com.cn )平臺,全天候報送身邊的好人好事。區文明辦將根據“好人評議團”意見、網上“點贊”情況和評委會意見,每月評選出5名左右“相城好人”。當選的“相城好人”也將成為“蘇州好人”、 “江蘇好人”、“中國好人”和各類道德模範的重點推薦人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