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安這家小麵館只有5張桌子,卻每天賣面300碗,下午3點就關門……

麵食對陝西人來說,

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很多老陝幾天不吃麵食就渾身難受,

只有飽飽咥一老碗瓷實的麵條,

才足以慰藉饑腸轆轆的胃。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也隨處可見各色麵館,

無論是裝修別致的連鎖老字型大小,

還是門臉簡陋的蒼蠅麵館,

一到飯點兒總是擠滿了人。

在大車家巷就有這麼一家開了15年的老麵館,

從開業到現在一直堅持手工擀面,

這家店的門面雖然不起眼,

卻記載著一代人的童年味道。

穆薩牛肉手工面

堅持手工擀面15年

清晨6點的城市才剛剛蘇醒,

穆薩面的夥計們就已經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卷閘門伴著第一縷晨光被拉起,

回民姑娘睜著惺忪的睡眼,

開始熬制肉丸糊辣湯。

和許多清真小館一樣,

這裡遵循著老西安的習俗,

除了賣主營食物之外,

總會把肉丸糊辣湯當做早點販賣。

餅是坊上購入的清真白吉餅,

蔬菜牛肉一併選用最新鮮的,

紅油辣子也要和糊辣湯同時做出來。

伴隨著肉丸糊辣湯濃郁的香氣,

穆薩面迎來了當天的第一單生意。

最早光顧的大多是附近早起的老人,

和跑夜車的計程車司機,

白餅裹著熱乎乎的勾芡,

和著筋道的牛肉丸和入味的蔬菜送入腹中,

空蕩蕩的胃才開始和城市一起蘇醒。

滿滿一大盆肉丸糊辣湯,

不到早上10點就分得只剩盆地,

來晚的人被告知餅已賣完也並不在意,

單吃糊辣湯也足夠滿足空了一夜的胃。

偶爾會有正宗老陝端著肉丸胡辣湯,

大大咧咧地蹲在店門口,

就著巷子裡的車來人往熱乎乎地吃完它,

然後抹抹嘴開始一天的生活。

在回民姑娘分發糊辣湯的同時,

後廚的小夥兒開始了這一天最辛苦的工作——擀面。

上百斤麵粉,

要在早上11點之前擀完並切成麵條,

這算是個不小的體力活兒。

十一後的西安在寒流的影響下格外☆禁☆陰冷,

而在後廚擀面的夥計,

卻僅穿著打底衛衣,

額頭隨著手中的動作冒出一層薄薄的細汗。

擀面看起來簡單,

但也需要足夠的經驗才能做好。

麵粉和清水的比例、揉制的力道、麵條的粗細程度等,

都會影響到麵條的口感,

而穆薩面擀了十幾年面的夥計就深蘊此道。

麵粉分次放入適當的清水後揉成光滑的面塊,

隨後在1米長的擀麵杖的配合下,

變成薄厚均勻的一整片。

擀面的同時還要不停地灑落幹麵粉,

以免面塊黏連,

而為了讓麵粉撒得更加均勻,

還會用紗布包裹幹麵粉來灑。

最後夥計手起刀落,

切成麵條並抖落掉多餘的幹麵粉,

擺在不銹鋼鐵盤中等待下鍋。

清晨10點多,

上班族剛到公司進入工作狀態時,

這裡的準備工作就已經進入了尾聲。

夥計已經陸續將切好的麵條擺放整齊,

姑娘開始清洗裝糊辣湯的大盆,

並把白瓷碗整齊地擺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而另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則架起油鍋,

則將早已準備好的食材放入鍋中翻炒。

胡蘿蔔、土豆、腐竹、豆干、青菜等食材,

填滿了一整個大鍋,

需要用小鐵鏟才能將其翻動。

早上11點左右,

這裡迎來了吃面的第一波顧客。

這時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完成,

擀面的壯實夥計從後廚來到視窗,

開始調製碗底的調料。

各色佐料被他熟練地挑入碗中,

然後擺放在桌上等待麵條“臨幸”。

煮面的姑娘早已立在了沸水鍋前,

隨手一抓就是一碗6兩左右的麵條,

放入沸騰的開水中滾幾下就變得雪白晶瑩,

煮熟後撈出放進佐料打底的碗中。

隨後站在窗口的夥計順手將面碗端起,

放入素臊子和紅油辣椒。

如果有人要了肉臊子面,

還會在此基礎上加兩大勺鹵得噴香的牛肉。

滿滿一碗麵條冒著熱氣端上桌,

攪動的同時就能聞到香氣撲面而來,

唇齒間不爭氣地開始分泌口水。

麵條配著臊子入口,

先能感受到臊子的噴香,

嚼幾口後手擀面的口感就凸顯了出來,

爽滑筋道又有著十足的彈性,

“呲溜”口面再喝口麵湯,

原湯化原食,

這樣一頓飯花費不過十幾塊,

卻能夠吃得無比滿足。

而在店裡忙的熱火朝天的同時,

外賣訂餐電話也開始不斷響起。

炒臊子的小夥子又擔負起了外賣小哥的使命,

接電話、記錄訂單、送餐一氣呵成,

往往才送完一個訂單回到店門口,

手上就又被塞入了幾老碗面,

於是只好腳不沾地地騎著摩托,

不停奔走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

就是這樣一個只有5張桌子的小麵館,

一天卻能賣出300多碗面,

一般下午3點左右,

麵條和臊子就能一併沽清。

來這裡吃面的大多都是老顧客,

在等面的過程中,

還會和夥計拉拉家常,

而夥計也能記得許多熟客的口味偏好。

還有許多早已不這裡居住的人,

會專程坐車來這裡,

只為吃上這一口記憶中的味道。

大概就是因為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手工擀面,

所以這裡才會成為那麼多人記憶中的味道。

這樣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

在當事人眼中只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但細細品來卻值得敬佩。

日子就這樣揉進面裡,

被來往的人群吞下肚,

樸實無華卻充滿感動。

而這樣看似毫不起眼的小館子,

在西安還有很多,

這也許就是老西安的市井韻味所在。

穆薩面地址:城牆內大車家巷旺軍烤肉往南50米

人均:12元

營業時間:早上糊辣湯,中午11點左右開始賣面,3點左右賣完關門

都會影響到麵條的口感,

而穆薩面擀了十幾年面的夥計就深蘊此道。

麵粉分次放入適當的清水後揉成光滑的面塊,

隨後在1米長的擀麵杖的配合下,

變成薄厚均勻的一整片。

擀面的同時還要不停地灑落幹麵粉,

以免面塊黏連,

而為了讓麵粉撒得更加均勻,

還會用紗布包裹幹麵粉來灑。

最後夥計手起刀落,

切成麵條並抖落掉多餘的幹麵粉,

擺在不銹鋼鐵盤中等待下鍋。

清晨10點多,

上班族剛到公司進入工作狀態時,

這裡的準備工作就已經進入了尾聲。

夥計已經陸續將切好的麵條擺放整齊,

姑娘開始清洗裝糊辣湯的大盆,

並把白瓷碗整齊地擺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而另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則架起油鍋,

則將早已準備好的食材放入鍋中翻炒。

胡蘿蔔、土豆、腐竹、豆干、青菜等食材,

填滿了一整個大鍋,

需要用小鐵鏟才能將其翻動。

早上11點左右,

這裡迎來了吃面的第一波顧客。

這時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完成,

擀面的壯實夥計從後廚來到視窗,

開始調製碗底的調料。

各色佐料被他熟練地挑入碗中,

然後擺放在桌上等待麵條“臨幸”。

煮面的姑娘早已立在了沸水鍋前,

隨手一抓就是一碗6兩左右的麵條,

放入沸騰的開水中滾幾下就變得雪白晶瑩,

煮熟後撈出放進佐料打底的碗中。

隨後站在窗口的夥計順手將面碗端起,

放入素臊子和紅油辣椒。

如果有人要了肉臊子面,

還會在此基礎上加兩大勺鹵得噴香的牛肉。

滿滿一碗麵條冒著熱氣端上桌,

攪動的同時就能聞到香氣撲面而來,

唇齒間不爭氣地開始分泌口水。

麵條配著臊子入口,

先能感受到臊子的噴香,

嚼幾口後手擀面的口感就凸顯了出來,

爽滑筋道又有著十足的彈性,

“呲溜”口面再喝口麵湯,

原湯化原食,

這樣一頓飯花費不過十幾塊,

卻能夠吃得無比滿足。

而在店裡忙的熱火朝天的同時,

外賣訂餐電話也開始不斷響起。

炒臊子的小夥子又擔負起了外賣小哥的使命,

接電話、記錄訂單、送餐一氣呵成,

往往才送完一個訂單回到店門口,

手上就又被塞入了幾老碗面,

於是只好腳不沾地地騎著摩托,

不停奔走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

就是這樣一個只有5張桌子的小麵館,

一天卻能賣出300多碗面,

一般下午3點左右,

麵條和臊子就能一併沽清。

來這裡吃面的大多都是老顧客,

在等面的過程中,

還會和夥計拉拉家常,

而夥計也能記得許多熟客的口味偏好。

還有許多早已不這裡居住的人,

會專程坐車來這裡,

只為吃上這一口記憶中的味道。

大概就是因為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手工擀面,

所以這裡才會成為那麼多人記憶中的味道。

這樣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

在當事人眼中只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但細細品來卻值得敬佩。

日子就這樣揉進面裡,

被來往的人群吞下肚,

樸實無華卻充滿感動。

而這樣看似毫不起眼的小館子,

在西安還有很多,

這也許就是老西安的市井韻味所在。

穆薩面地址:城牆內大車家巷旺軍烤肉往南50米

人均:12元

營業時間:早上糊辣湯,中午11點左右開始賣面,3點左右賣完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