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做農資你被賒銷搞的頭大,是因為你沒有為學習技術熬過夜

腦子裡有一個東西盤繞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搞清楚怎麼說比較合適,直到看到下面這張圖,豁然開朗:

這是劉潤公司做的,是做給生產企業的。不知道大家能夠看明白不?

這張圖告訴我們,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產品上,把產品做的越好,勢能就越大,走的就越遠;而行銷和所謂的管道都只不過是輔助的,錦上添花,可以讓你走的更遠,做的更大;但是,脫離了產品的行銷和管道終究沒有辦法走很遠,做很大。

所以,劉潤說那些做業務整天陪吃陪喝陪到受不了的企業,

都是因為自己產品的“勢能”不夠,所以你那麼累都不一定可以把市場做好,別人就算賣你一些也都是人情貨,而不是真正的需要。

不知道有多少企業能夠明白這些東西?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產品不行行銷湊,行銷不行管道湊,管道也不行了忽悠團湊。

好了,不聊企業的事情。我們來聊聊零售的事兒。

我們大家都知道,零售商之所以存在的一個很大職能就是技術指導,

不管是農業種植技術還是產品的應用技術,總的概括起來就是通過我們的技術帶著農戶種好地。技術就是我們零售商的產品。

是的,你掌握的技術才是你的產品,而不是你櫃檯上擺放的那些東西,如果你不懂這個你會一直感覺很累沒有方向的,因為你把產品都搞錯了。

而“技術”這個產品的最重要的應用場景就是在地裡。所以,如果你沒有熬夜去學習過技術,

沒有經常去地裡應用技術,那你想做好這個生意並不容易。

我們很多人抓不住這個本質,生意不好了就天天想著是不是換個花樣搞點促銷,或者想著怎麼宣傳一下;這就屬於典型的:技術不到位,行銷來湊;行銷不夠了找忽悠團來湊。

失去了“技術”這個產品的勢能,你生意怎麼可能做的長久呢?

所以,我想明白了那句話應該怎麼說:

“技術”是一切的基礎,

當你把技術做到足夠好的時候,行銷只是錦上添花;而沒有技術天天就琢磨怎麼去搞行銷,你的生意必然做不長久。

要學技術就得讓自己靜下心來,你花費時間打磨你自己的技術,假以時日,技術一定會回報你更大更穩定的市場。而如果不打磨自己的技術,只想著通過人情或者行銷去開拓市場,你也就只能做那麼大了,再大,大不上去了。

我們必須得記住,我們的產品一定是我們自己的“技術”而不是貨架上擺放的那些個產品,

那些產品誰都有。

做農資不懂技術,沒有技術不是啥胡鬧是啥?你說?

同時,做農資還要選擇正規產品,比如鄭州湯姆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葉碩葉麵肥、沖施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