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新塑造“愛國詩人”《詩酒太白》演繹別樣詩仙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余如波)今年,我省啟動“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對歷史名人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唐代詩人李白入選首批名單。10月17日晚,作為“復興路上頌黨恩——四川省十月演展季”系列活動之一,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專案川劇《詩酒太白》在蓉上演,呈現了一個別樣的李白形象。

《詩酒太白》故事講述大唐天寶初年,李白抱著“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來到長安。他醉草《答蕃書》,彰顯大唐天威,

希圖報效朝廷。不料朝中群小高力士、李林甫、張洎互相勾結,李白陽剛豪放的性格和他的詩歌引起權貴不安,在遭遇宮廷的冷遇和權貴汙陷後鬱鬱不得志。感到失望的李白告別了長安宮廷,奔向理想的詩酒世界。

編劇之一王慧清透露,

40多年前入職江油川劇團時,自己就開始嘗試傳承李白文化,2000年終於完成長篇小說《李白》。結識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四川藝術學院院長陳智林後,兩人一拍即合,將小說改編成《詩酒太白》劇本。“我們想要塑造的,是一個具有愛國精神的浪漫主義詩人形象,做到‘傳統裡見新意,繼承中有創新’。”

這樣的嘗試,在劇中俯拾皆是。《詩酒太白》選用《靜夜思》《將進酒》等6首李白名作,與劇情相互配合。

例如“月下獨酌”一場,李白借酒消愁,獨自吟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時,燈光、舞美對李白心理變化和發展進行渲染、烘托,使其詩意的豪情、蔑視權貴的憂患、不甘英才為奴才的痛苦等思緒集中爆發。為表現“醉酒”這一貫穿全劇的細節,導演任庭芳改編傳統川劇中的“醉步”,使其展現出一股文人式的儒雅、仙人式的飄逸。

演出中,該劇不僅運用純正的川劇音樂,綜合川劇5種聲腔的旋律元素,還融入唐代音樂的色彩。唐代名曲《霓裳羽衣曲》早已失傳,作曲李天鑫翻閱大量史書、古譜和資料,在吸收印度《婆羅門曲》基礎上進行創作和改編。在樂器配器上,《詩酒太白》運用琵琶、羯鼓、笛等節奏鮮明、表現力強的樂器,還原唐朝燕樂樂風。

陳智林表示,作為承載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代表中華民族“根”與“魂”的中國傳統文化,目前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詩酒太白》創排各環節中,共有84名川劇系、舞蹈系、音樂系、戲劇系等學生參與。“這些尚顯稚嫩的學生以‘師帶徒’的方式參與,目的就是讓學生產生對藝術的熱衷和自信,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