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出海記|華為研發首破百億美元 外媒:將取代三星與蘋果PK

2016年,西班牙巴賽隆納,第六屆世界智慧城市大會,人們參觀華為公司展臺。

今天的研發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如此巨額的投資,有必要嗎?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組資料,2016財年,蘋果公司營收2170億美元,研發費用100億美元;三星營收1810億美元,研發費用140億美元;谷歌營收883億美元,研發費用120億美元;微軟營收853.2億美元,研發費用119億美元;英特爾營收594億美元,研發費用121億美元……

在全球高科技企業中,領頭羊都捨得花錢投入研發,研發投入超過100億美元的華為不是獨一份。

卓越的公司,都對研發重兵投入,“密集投入”是具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優秀企業的引擎。僅靠模式創新,不重視核心技術,在股市上可以表現優秀,但很難成為真正的“巨無霸”。

當然,要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高科技企業,需要的就是國際化的科研人才。2016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45%,除了秦淮河燈影裡的南研所、都江堰邊上的成研所、八百里秦川的西研所等國內研究所外,

華為在海外還建有莫斯科數學研究所、法國美學研究所、倫敦光網路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通過全球15個研究院/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華為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創新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的進步。截至2016年12月31日,華為加入了360多個標準組織/產業聯盟/開源社區,擔任300多個重要職位,在IEEE-SA、BBF、ETSI、TM Forum、WFA、WWRF、OpenStack、Linaro、OPNFV和CCSA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成員。2016年提交提案超過6000篇,累計提交提案49000餘篇。

在智慧財產權層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2015年,華為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甚至超過高通,為全球最多。截至2016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2519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57632件,累計申請外國專利39613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

任正非曾言,“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慧社會,其深度和廣度我們還想像不到”,而攻入“無人區”的華為則將迎難而上、堅持創新,

以戰略耐性和巨大投入追求重大創新,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據記者瞭解,2016年,華為創新研究計畫(HIRP)資助超過200個創新研究專案,通過資助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的研究,探索理論突破對ICT行業技術發展的重大創新。與全球數學家,包括菲爾茲、沃爾夫獎獲得者,開展從研究基礎數學理論到解決重大工程問題等方面的深入探討和合作,大力投入影像處理、資料採擷、網路優化等相關領域。

與全球物理學家,包括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及其團隊在內的眾多學者合作,在下一代新型存儲系統和介質的關鍵技術領域,一起推動新存儲介質原理、器件建模仿真和新記憶體介面協定應用等在學術界的技術進步,並在系統軟硬體層面實現了新介質應用成本和壽命的突破,提升了華為在下一代新型存儲系統領域的技術地位。

“華為持續戰略投入,把今天的投入轉化成明天的核心競爭力。”徐直軍表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慧社會,華為將繼續做多聯接,撐大管道,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梅西成為華為全球品牌大使。(新華社)

把今天的投入轉化成明天的核心競爭力。”徐直軍表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慧社會,華為將繼續做多聯接,撐大管道,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梅西成為華為全球品牌大使。(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