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析德國僕從國—羅馬尼亞,進攻蘇聯兵力超軸心國義大利總兵力

眾所周知,二戰交戰的雙方是軸心國與同盟國,通常,我們所認為的軸心三國有德國、義大利以及日本。其餘的大多都被稱為德國的僕從國。但是,有一個東歐國家,儘管被稱為德國的僕從國,

但是在參與對蘇作戰的行動中,出動的兵力甚至超過了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的總兵力。它就是羅馬尼亞!

1940年羅馬尼亞軍官安東尼斯庫走上了希特勒的道路。同年10月,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陣營,後來作為德軍的僕從軍,一同參與侵略蘇聯。

羅馬尼亞先後派遣22個師投入東線作戰,在兵力上遠勝過其他僕從國如匈牙利、保加利亞以及三國軸心之一的義大利。

羅馬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國土面積238391平方公里。 北部和東北部分別與烏克蘭和莫爾達瓦交界 ,值得一提的是。

羅馬尼亞於2004年加入北約。

而在二戰中,羅馬尼亞追隨德國,積極地參與了對蘇作戰。蘇德戰爭初期的奧德薩戰役就是以羅軍為主進行的一次攻堅戰,它是羅馬尼亞軍隊在東線發動的最強的一次進攻,同時這場戰爭也是除了德軍少有的由軸心國主要部隊拿下的城市。

1941年7月27日,希特勒授予安東尼斯庫元帥軍銜,並要求羅馬尼亞軍隊在德軍支援下攻佔蘇聯黑海港口城市奧德薩(烏克蘭境內),切斷蘇聯通過奧德薩從黑海向烏克蘭輸送兵力和物資的管道,同時也方便德軍抽出兵力進犯蘇聯腹地。

8月3日,羅軍第4集團軍在司令尼古拉伊·索皮卡中將指揮下橫渡德涅斯特河。羅軍計畫兵分兩路,左翼第3集群(轄羅軍第1、第3、第7步兵師和第2坦克團)負責正面強攻奧德薩,右翼第5集群(轄羅軍第15步兵師、第1裝甲師和第1騎兵旅)負責由奧德薩以南發起側攻。整個奧德薩戰役,羅軍總計投入兵力超過16萬。

但是蘇聯對此並沒有直接放棄,而是組建了奧德薩防區,以獨立濱海集團軍為主力,

並下轄黑海艦隊部分兵力,決定誓死保衛奧德薩,以此換取南方面軍的完整撤退。

整個奧德薩戰役雖然對於蘇德戰爭中常見的大會戰顯得很渺小,但同樣很悲壯。羅馬尼亞步騎兵甚至與蘇聯步兵展開了大規模的白刃戰。

從1941年8月8日至10月16日的奧德薩戰役最後以羅軍的勝利告終。德軍借此切斷了蘇軍從黑海通向烏克蘭的運輸線,並順利地控制了整個烏克蘭。羅馬尼亞軍隊在這次戰役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8.1萬人。蘇軍在奧德薩戰役中傷亡4.1萬。

儘管羅馬尼亞軍隊此次戰役屬於以多勝少,並且沒有任何值得稱讚的地方。但是相比于其它僕從國,羅馬尼亞顯然已經很給力了。不過在戰爭後期,面對蘇軍的強大反攻,負責保護德軍側翼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潰不成軍,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德軍的最終失利。

德軍借此切斷了蘇軍從黑海通向烏克蘭的運輸線,並順利地控制了整個烏克蘭。羅馬尼亞軍隊在這次戰役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8.1萬人。蘇軍在奧德薩戰役中傷亡4.1萬。

儘管羅馬尼亞軍隊此次戰役屬於以多勝少,並且沒有任何值得稱讚的地方。但是相比于其它僕從國,羅馬尼亞顯然已經很給力了。不過在戰爭後期,面對蘇軍的強大反攻,負責保護德軍側翼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潰不成軍,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德軍的最終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