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目不識丁,靠買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後卻有萬人送行贊他清廉

買官賣官,向來是官場一大讓人憎惡的現象。花多少錢買官,再收刮多少民脂民膏掙回來,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的受害者,還是出在老百姓身上。因此,民間對於捐錢買官之流,

向來沒有什麼好感。然而,清朝有一人卻打破了常人的認知,此人不僅靠捐錢買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後還有數萬平民自發為其送行,贊他清廉。這個人就是清朝雍正年間著名封疆大吏——李衛。

李衛出生於康熙二十六年,家中就這麼一個男丁,因此對他期望頗高。

但是,“承擔”著光宗耀祖重任的李衛卻偏偏從下就不愛念書。所以,靠科舉照耀門楣,對於長大後的李衛來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好歹家裡還算殷實,康熙五十六年,李衛通過捐錢,獲得了一個朝廷的員外郎職位,沒有實權,只是一個五品“閑差”。

一、會理財,主鹽務起家

雍正元年,李衛“賦閑”的官宦生涯開始發生變化:他被雍正任命為“雲南鹽驛道”,掌管雲南官鹽。

在一年的鹽官生涯中,

李衛表現出了他卓越的整理財務的能力:在其任職期間,整個雲南的鹽務發展前所未有的“通暢”,收入穩步增長。

雍正二年,李衛升任雲南省布政使,仍兼管雲南全省鹽務。李衛翻查舊賬壞賬、杜絕貪污浪費之象。整個雲南官場風氣,

竟然在他的帶領下,得到了很大改善。

此後,李衛又轉任浙江巡撫,並且兼任兩淮鹽政使,緝查私鹽,抓獲多個販賣私鹽團夥,使得整個江南官鹽市場恢復正常的銷售秩序。

二、善斷案,為貧民請命

雍正年間,江南地區盜賊橫行,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脅。雖然地方官員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官場有人向匪徒通風報信,每次幾乎都是無功而返。

後來李衛親自接管此類案件。此時的李衛早已看出其中端倪,知道單單剿匪並不能取得成效。於是他通過明察暗訪,收集盜匪和官場人員的往來證據,最終將盜賊和不法官員一網打盡。

李衛查辦此案得力,連雍正帝也對其贊許有嘉。

三、政績卓越,入清廷核心決策層

由於在地方上政績卓越,雍正帝隨後將李衛調至京城任兵部尚書。後來母親去世,李衛回鄉守孝三年。複出後的李衛有接管了刑部尚書之職。之後又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主管京城地區所有軍政事物。

四、對百姓清廉,死後萬人送行

西元1735年10月,雍正皇帝去世,其四子愛新覺羅·弘曆繼位,年號乾隆。這乾隆皇帝執政期間,李衛任繼續受到重用,對於李衛不停彈劾朝廷貪污腐敗分子的奏摺,乾隆帝也是鼎力支持。

乾隆三年,李衛因病去世,時年51歲,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當時李衛出殯安葬的時候,京城有數萬老百姓為他送行,人們都感謝這位清官為人民所作的一切。

縱觀李衛的一生,舞文弄墨的才華沒有,但卻有為民請命和與貪污腐敗分子抗衡的決心。靠捐錢買來的五品小官,李衛憑藉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努力,終完成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也因此永遠活在老百姓心中。

所謂“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老貓”。活在百姓心中不難,只需“為民請命”四字而已。

其四子愛新覺羅·弘曆繼位,年號乾隆。這乾隆皇帝執政期間,李衛任繼續受到重用,對於李衛不停彈劾朝廷貪污腐敗分子的奏摺,乾隆帝也是鼎力支持。

乾隆三年,李衛因病去世,時年51歲,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當時李衛出殯安葬的時候,京城有數萬老百姓為他送行,人們都感謝這位清官為人民所作的一切。

縱觀李衛的一生,舞文弄墨的才華沒有,但卻有為民請命和與貪污腐敗分子抗衡的決心。靠捐錢買來的五品小官,李衛憑藉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努力,終完成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也因此永遠活在老百姓心中。

所謂“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老貓”。活在百姓心中不難,只需“為民請命”四字而已。